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21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95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沈阳市生活垃圾排放现状及产生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婉侠  耿涌  薛冰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9):105-110,13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作为中国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正面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的现状.文章通过对沈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现状的分析,发现2002年后沈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清运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成分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52.
淠河灌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等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淠河灌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状况,选取Cr6+、As、Cd、Pb、Mn、Cu、Zn、Fe、F、NH+4-N等10项污染因子作为健康风险指标,运用三角模糊集理论和α-截集技术,确立置信度为0.8,得到各污染指标的健康风险区间值;同时建立模糊化特征的风险等级判别标准和判别方法.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水质总健康风险值为4,风险等级为Ⅳ级(一般).3种化学致癌物Cr6+、As、Cd合计风险区间值介于5.586×10-5~9.365×10-5之间,风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Cr6+AsCd,浓度在空间上变化不大,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但均未超过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1.0×10-4;Cr6+风险区间值较大,风险等级较高,应将Cr6+作为首要的健康风险管理控制指标.其余7种非致癌化学有毒物没有风险,不存在负面效应,非致癌健康风险明显低于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53.
我国高校在防灾减灾类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灾害学的学科地位较低、防灾减灾类学科及专业设置不灵活、学校管理制度及其相关条例的约束等。从我国学位管理制度谈起,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专业设置与交叉学科发展情况,探讨我国防灾减灾领域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对防灾减灾人才培养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我国学位管理制度的改革,确保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二是对灾害科学的研究走向系统化、社会化,发展国内高等学校防灾减灾类专业本科教育;三是防灾减灾类专业课程设置从横向和纵向上都要体现综合和交叉的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54.
Insect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conservation attention are often overlooked because of a lack of data.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assess population growth, decline, and maximum range i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acquire for rare and cryptic species. Many of these difficulties can be overcome with the use of life table analyses and heat energy accumulation models common in agriculture. The wekiu bug (Nysius wekiuicola), endemic to the summit of one volcanic mountain in Hawaii, is a rare insect living in an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lpine stone desert, where field‐based population assessments would be inefficient or potentially detrimental to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We conducte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ith the insects by manipulating rearing temperatures of laboratory colonies and made detailed observations of habitat conditions to develop life tables representing population growth parameters and environmental models for wekiu bug phenology and demographic change. Wekiu bugs developed at temperatures only found in its environment on sunny days and required the thermal buffer found on cinder cones for growth and population increase. Wekiu bugs required approximately 3.5 months to complete one generation. The bug developed optimally from 26 to 30 °C, temperatures that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air temperature attains in its elevational range. The developmental temperature range of the species confirmed a physiological reason why the wekiu bug is only found on cinder cones. This physiology information can help guide population monitoring and inform habitat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The wekiu bug was a candidate for listing under the U.S. Endangered Species Act, and the developmental parameters we quantifie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pecies would not be listed as endangered or threatened. The use of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experiments, life table analyses, and degree day modeling can directly inform otherwise unobservable habitat needs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ly rare insects. Aplicación de Análisis Demográfico de Desarrollo Agrícola para la Conservación del Insecto Weiku Alpino Hawaiano  相似文献   
55.
自然灾害灾情划分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振凯  毛国敏 《灾害学》1994,9(2):84-87
本文阐述了灾情分析中的两个基本方面,即损失的规模和损失的深度,提出了灾级和灾度的概念,对于影响灾级和灾度的主要指标也进行了分析。并就时间和空间变化对灾级划分界线的影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6.
泥石流入汇的危险性判别指标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对比单沟和区域泥石流危险性的评估方法 ,提出了利用影响度、危险度和危害度 3项指标判别汇流区泥石流入汇危险性的设想 ,分析了泥石流入汇可能引起堵江的影响因子。作为尝试 ,给出了判别指标的计算公式 ,经实例验证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可作为规划设计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7.
中国山区沟谷泥石流危险度的定量判定法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刘希林  唐川 《灾害学》1993,8(2):1-7
本文根据专家系统调查,确定了一次泥石流冲出物最大方量和泥石流暴发频率作为判定泥石流危险度的主要危险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优选出10项判定泥石流危险度的次要危险因子,并根据关联序确定了它们的权重。在各危险因子等级划分的基础上,得出了泥石流危险度的定量计算公式。通过实例检验,证明该判定方法具有60%以上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58.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损伤程度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火灾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使得人们不能准确地确定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程度,给评估和加固修复带来很大困难。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关联分析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梁的3种影响因素,并确定了各因素间的主次关系,为高温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估及修复加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可拓法评估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量化煤矿瓦斯爆炸的可能性,并为防治瓦斯爆炸提供量化指标,借鉴可拓学原理,对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进行预评估。首先,详细阐述可拓学评估原理;接着,为了验证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可拓评估的可行性,结合某一煤矿实例,比选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的评价指标,并确定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的分类标准,构建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评估的经典域、节域和物元;然后,为了避免确定指标权重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提出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指标权重;最后,计算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的关联函数值和关联度,确定瓦斯爆炸易发性的等级及其变量特征值。经计算,煤矿爆炸易发性的可拓评估结果为"很小"等级。同时,为了验证可拓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将其与模糊评估进行比较,两者所得评估结果相一致。从而表明:将可拓学应用于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评估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0.
影响安全生产状况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为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安全生产状况之间的关系,首先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安全生产状况的规律性作了分析研究。然后选取了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7个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分析了各指标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程度,得出该时期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的影响其次,科技和教育经费的投入指标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度较小的结论,并深入分析探讨了其内在原因。提出了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