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186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71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从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方面分析了成都市1990-1997年间协调度的变化趋势,评估了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类型,得出了成都市属于总体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用协调度中的发展协调度方法对晋冀鲁豫接壤区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及调控进行了研究。在经济快速增长(GNP>8%)的前提下,用2个权重相等的子系统,即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Sp和发展经济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值Tp所组成的协调度综合评价值Zp的计算值判断了该区域的“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为基本不协调状态,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有所恶化。从2个子系统的单项指标分析了生态环境有所恶化的原因并用环境经济学中的环境管理规划的基本原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讨论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03.
天然水颗粒电动电位的化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表面络合化学和双电层物理理论建立天然水颗粒电动电位(即ζ电位)与颐粒表面固有的化学性质及天然水化学条件之间的定量关系。在不同化学条件下,对均匀胶体颗粒(包括聚苯乙烯Latex颗粒和α-Fe_2O_3颗粒)进行电泳测定来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颗粒表面ζ电位与颗粒表面离子化官能团(—COOH或—OH)的化学性质、天然水pH值和专属吸附的阴阳离子(Ca~(2+)和PO_4~(3-))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首先建立塔里木河上、中、下游各用水户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确定了上、中、下游各用水户的优先次序;在此基础上,用分解协调法建立起以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为目标的水资源优化分配两层模型,计算出2000年塔里木河沿岸地区在不同年型下的水资源优化分配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助于今后塔里木河沿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05.
滇池流域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滇池水质污染与流域水资源紧缺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人口机械增长过快,沿岸开发过度,面山水土流失严重和水资源未能优化配置等问题,应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等方面着手,监管,科研,生态恢复并重,逐步解决滇池流域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6.
镧对微囊藻的生长效应及被富集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稀土元素La3 对微囊藻生长效应及其被微囊藻富集的动力学过程 .结果表明 :当La3 的添加浓度小于 2mg·l- 1 时 ,对微囊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当La3 的添加浓度大于 2mg·l- 1 时 ,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 .La3 在微囊藻中富集的动力学过程可用表面配位模型表征  相似文献   
107.
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擎宇  杨山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8):1581-1592
以城市群为主体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空间优化的本质旨在促进城市群内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案例,在测度2001-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城镇化协调水平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分析和识别城镇化协调关系及其空间结构和内在演变机理。结果表明:(1)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城镇化协调水平提高,城市群内部的高协调城市逐渐显现出以上海为核心的“Z型”分布态势,低协调城市则稳定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后的范围;(2)根据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关联强度划分长三角城市群的凝聚子群,凝聚子群的加权平均中心度和联系密度增大后,上海极化效应更加明显;(3)从城镇化协调关系的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识别城市群空间结构,长三角城市群从在空间距离影响下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圈层”结构,变形为在时间距离影响下的“核心—边缘”结构;(4)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三者协调水平的变化影响着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相较人口与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对城镇化协调关系的加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协调视角剖析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并提出优化政策,有助于中国现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条件下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和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8.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是污水处理过程的延续和必然要求.截至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污泥产量接近2 000×104 t/a,大量污泥没有得到妥善处置,严重制约着“长江水质根本好转”目标的实现.厌氧消化与好氧发酵是两种主流的污泥生物处理技术,都已有广泛的应用案例,但是也存在运营不畅的现象.为识别长江大保护中污泥生物处理项目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的污泥产率及性质,梳理了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及适用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污泥产量约占全国污泥产量的40%,污泥产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污泥有机质含量低于55%,pH为中性、总养分含量超过5.0%、重金属含量存在超过GB 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标准限值的风险;高级厌氧消化、协同厌氧消化和高含固厌氧消化等技术的发展破解了由于长江经济带污泥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而导致的污泥厌氧消化稳定性低的问题,降低了污泥厌氧消化工程的成本;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重金属钝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由于长江经济带污泥重金属含量过高而导致的污泥发酵产物出路不畅的问题.研究显示,污泥生物处理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合适的规划,污泥生物处理技术可与其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高效耦合,具有广泛应用于长江大保护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小试生物滤池,分别考察了铁和锰离子原位过滤氧化产物吸附去除水中微量磷酸根的特性,并结合SEM/EDS/BET/Zeta电位等分析手段解析了二者对磷酸根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铁或锰离子在滤层内氧化的同时,其氧化产物均对磷酸根具有吸附作用;进水铁或锰的去除量与磷酸根的吸附量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其吸附关系分别为106.28μg·mg-1和77.98μg·mg-1.SEM/EDS/BET的分析结果表明,富铁氧化物和富锰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分别为96 m2·g-1和67 m2·g-1,前者主要以小颗粒形态在滤层空隙间积累,而后者则以层状或片状形式披覆于滤料表面;反冲洗过程不影响锰氧化过程对磷酸根的吸附,而对铁氧化除磷过程具有促进作用.Zeta等电点和阴离子竞争吸附结果表明,富铁和富锰氧化物吸附磷酸根后,Zeta等电点p H均降低,二者对磷酸根的吸附过程以内层配合吸附作用为主,且氯离子、硫酸根、硝酸根离子对磷酸根的竞争吸附作用影响较弱,属于特异性吸附.  相似文献   
110.
基于2015年大连市初中学校教育统计数据,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插值分析法,从市域内校际间对大连市初中师资力量与教育成效耦合协调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师资力量高低分离、抱团分布,教育成效呈现核心高、边缘低的格局。②师资力量与教育成效的耦合度总体水平较高,以高水平耦合为主,空间上基本覆盖整个大连市。③协调度上,勉强协调与初级协调为主,空间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趋势,其中勉强协调占大部分。④学校类型具体划分为6种协调类型,呈核心—外围的圈层分布模式,其中核心城区为师资高成效高的中级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