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本文立足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实践,分析了双重市场激励型规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02—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双重市场激励型规制均显著地促进了工业绿色转型,但是费用型规制的促进效应存在递减特征。②异质性检验表明,费用型规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均GDP较高省份以及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省份的工业绿色转型促进效应更为明显。③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提高末端治理技术是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渠道。④研究还发现,费用型规制对高能耗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粉尘排放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投资型规制对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的抑制效应更明显。⑤随着工业绿色转型程度的不断提升,双重市场激励型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边际效应先后呈现“ L”形骤降特征。因此不断优化与创新环境规制手段,才是持续推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02.
以福州市西三环快速路某路段为实验靶区,利用微型环境检测仪采集路边细颗粒物(PM2.5)、亚微米颗粒物(PM1.0)和黑碳(BC)的空间分布样本,解析其在道路绿化带前后(绿化带前是指干道和辅道外边缘线位置,其他位置均视为绿化带后)的变化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1)颗粒物浓度随着采样点远离干道而整体趋于递减,呈现BC>PM2.5>PM1.0的衰减率变化特征,且植被稠密的路边环境对应更大的颗粒物浓度降幅。(2)夏季绿化带后的颗粒物浓度降幅高于冬季,冬季绿化带后部分采样点的PM1.0和PM2.5浓度甚至有所抬升。在植被茂密的路边环境下,风自干道吹向绿化带情景的路边空气质量介于风自绿化带吹向干道情景和风平行于干道情景之间。(3)BC对交通变化的敏感性高于PM2.5和PM1.0,植被茂密的绿化带后的颗粒物浓度降幅会因交通强度的上升而增大。风自干道吹向绿化带时,绿化带对颗粒物的调节作用会随交通源强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403.
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是理解中亚构造格局变化的主要机制。随着其远程效应的北移,位于中亚腹地的准噶尔盆地在周边山脉抬升的影响下,南北缘发生构造活动。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将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概括如下:古新世,因基底断裂复活,盆地北部开始发生逆冲推覆活动;渐新世末期,博格达山脉恢复隆升,古牧地背斜发生构造变形;中新世以来,盆地南缘逐渐形成了三排构造带;上新世末期—更新世以来,北部基底断裂活动,南缘西段和东段分别形成浅层背斜和断裂。目前,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传播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需要更多的地质证据来证实它在不同阶段的传播方式以及使盆地发生构造变形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