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16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1.
The government of Indonesia, which presides over 10% of the world's tropical forests, has set ambitious targets to cut its high deforestation rates through an REDD+ scheme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This will require strong law enforcement to succeed. Yet, strategies that have accomplished this are rare and, along with past failures, tend not to be documented. We evaluated a multistakeholder approach that seeks to tackle illegal logging in the carbon‐rich province of Aceh, Sumatra. From 2008 to 2009, Fauna & Flora International established and supported a community‐based informant network for the 738,000 ha Ulu Masen ecosystem. The network reported 190 forest offenses to local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which responded with 86 field operations that confiscated illicit vehicles, equipment, and timber, and arrested 138 illegal logging suspects. From 45 cases subsequently monitored, 64.4% proceeded to court, from which 90.0% of defendants received a prison sentence or a verbal warning for a first offense. Spatial analyses of illegal logging and timber storage incidents predicted that illegal activities would be more effectively deterred by law enforcement operations that targeted the storage sites. Although numerous clusters of incidents were identified, they were still widespread reflecting the ubiquity of illegal activities. The multistakeholder results were promising, but illegal logging still persisted at apparently similar levels at the project's end, indicating that efforts need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Nevertheless, several actions contributed to the law enforcement achievements: strong political will; strong stakeholder support; and funding that could be promptly accessed. These factors are highlighted as prerequisites for achieving Indonesia's ambitious REDD+ goals. Rompiendo el Círculo Vicioso de la Tala Ilegal en Indonesia  相似文献   
612.
浑河流域贮存污泥成分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浑河流域贮存污泥堆积量逐年增加,对环境产生潜在而长期的威胁.为了实现贮存污泥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开展了贮存污泥成分特征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分析.本研究分析了基本理化性质[含水率、pH、挥发性有机物(VS)、总碱度]、营养元素指标(TC、TN、C/N、TK、TP)、微生物组成、重金属含量及形态等指标.结果表明VS及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含水率规律性不明显;pH稳定在7左右;细菌在微生物中占绝对优势,约占90%,厌氧微生物含量增加;Cu、Zn、Cr、Ni、Pb、Cd、As、Hg等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并未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重金属形态主要以残渣态等稳定态存在;Cu的含量超过GB 4284-1984中Cu的最高限值,因此贮存污泥农用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613.
黄柏河流域梯级水库沉积物磷形态特征及磷释放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刘佳  雷丹  李琼  王亮  张平  肖尚斌 《环境科学》2018,39(4):1608-1615
为揭示黄柏河流域饮用水源水库的磷负荷特征,采用SMT分级方法对流域内3座梯级水库(玄庙观、天福庙、西北口水库)的沉积物磷形态特征及垂向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初步估算了沉积物-水界面正磷酸盐释放通量以及各形态磷含量对磷释放的影响.结果发现,沉积物总磷(TP)含量从流域上游至下游水库呈现递减趋势,平均值分别为(8070.0±2251.4)、(2681.2±1709.8)和(2656.6±1599.7)mg·kg-1,均处于高度污染水平.3座水库中各个采样点磷形态之间的含量主要表现为:HCl-P > OP > NaOH-P.根据Fick第一定律,计算得到流域内3座梯级水库均表现为上覆水正磷酸盐的源,正磷酸盐释放通量从流域上游到下游水库呈现递减趋势,范围为0.0179~0.1825 mg·(m2·d)-1.正磷酸盐释放通量与表层水体DO和叶绿素呈现正相关,与HCl-P,OP和TP同样表现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14.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交通隧道施工期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针对岩溶地区隧道的施工特点建立了隧道施工期对水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研究了施工中含污废水排放对地表水体污染以及地下水疏排给隧道周边水资源流失两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指标数量随施工进展与现场情况变化进行增减,以满足施工期不断变化情况对水环境影响大小的准确评估;该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木桶理论"的原理,明确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影响最严重环节,有助于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15.
新环保法的实施为基层环保部门赋予了更多执法手段.但由于外部不利因素与自身能力的不足等原因,使得当前基层环保执法面临诸多困境,不仅阻碍了新环保法的有效落实,而且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遏止当前环境恶化趋势的执法需求.在分析基层环保执法面临的各种困境基础上,提出切实提高环保执法水平的对策措施,适应新时代执法要求,稳步推动环保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16.
基于景观空间方法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宝清  李玲  蒋树芳 《地球与环境》2005,33(Z1):581-587
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是地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一个特定的区域而言,空间格局表现为大尺度上的线性变化与小尺度上的非线性变化特点。运用3S技术获取石漠化空间数据库,为分析石漠化的空间格局提供了直观的空间表达;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空间方法,对广西石漠化的景观格局进行了探讨,为石漠化的其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17.
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进展与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中国在环境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指出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律体系。分析了当前环境法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十五”期间全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及措施。强调要通过加强前期调研,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依法严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环境犯罪;并通过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18.
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走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除了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种环境保护法外,还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习惯,发挥其独到的作用.环境习惯与环境法相比,在产生的原因、作用方式、实施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同时具有多样性、特殊性、伦理性、自觉性的特点.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环境习惯在环境法制建设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环境习惯的独特作用对现实环境保护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19.
刑罚对保护环境及环境法的实施有重大意义,中国刑法在保护环境上存在软弱性。应从增设环境犯罪的新罪名、确立环境犯罪的犯罪构成,在刑法典中设立危害环境罪章节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刑法地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20.
论强化环境执法的监督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 《环境导报》1999,(4):8-10
我国环境执法的软弱同一直没有根本改变。对通过环境执法的监督来强化环境执法工作的途径进行探讨,如环境执法,执法检查,行政监察,司法监督、内部监督,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