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2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后,众多学者对战略环评开展的障碍和瓶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大都集中在战略环评的理论分析等内部制约因素上,有关战略环评开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则鲜有涉及。本研究从战略环评的制度建设(法律、体制和机制)入手,分析战略环评的发展中的法律、组织管理、部门利益和实施机制(责任、监督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并对今后战略环评在法律、体制、机制方面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2.
概述了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内涵、目的、意义等内容,并以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战略环境评价为例,阐述了公众参与在该项目中的作用,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3.
公众参与有效性是衡量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内容、对象、方式、时机、实施主体、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初步建立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方法与体系,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144.
为寻求一种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新途径,在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基础上,对江苏产业结构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江苏产业结构中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行业仍占有较大比重。按照循环经济的原理,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在“稳定一产,优化二产,壮大三产”的同时,各产业内部要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废物利用型行业。工业主要是实现生态化转型,对不同行业分别给予鼓励、控制或限制;农业主要是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产业纵横链接化;服务业主要是围绕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推进产业的环保化。  相似文献   
145.
环境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环境信息化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环境信息化建设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适应新时期环境规划要求。《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战略构想》对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建设现状和顶层设计做了简要介绍,对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化建设在“十三五”时期的建设任务和在环境规划中起到的作用提出一些观点和意见,并阐述了环境信息化如何在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6.
Despite their lack of decision-making power, planners frequently prevail in advancing strong sustainability agendas. A review of leadership and planning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they employ collaborative practice. Using an ethnographic methodology that draws from the stories and actions of six planners with sustainability mandates, supplemented with a survey of their staff and colleague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how they do it. Findings suggest that despite variety in their organisational contexts, the planners relied on strong visions and on forging and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to set and implement sustainability mandates. The planners deployed participative and collaborative values selectively in support of their mandates.  相似文献   
147.
《组织行为杂志》2017,38(3):415-438
Combining the macro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HR) management with applied psychology's micro approaches, this paper helps to differentiate the effects of HR practices on individual‐level outcomes by introducing two distinct HR practice bundles. We draw on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o hypothesize (i) main effects of both growth‐enhancing and maintenance‐enhancing bundles on affectiv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in‐role behavior and (ii) moderating effects of age and maintenance‐enhancing practices on work outcomes, such that increasing employee age attenuate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HR practices. The results of a multilevel study comprising 600 employees and their direct supervisors in 64 business unit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zed main effects on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ge and maintenance‐enhancing practices on work outcomes. We discuss the results,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8.
阐述了在农业开发中实施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environmentalassessment,SEA)的必要性。根据农业开发SEA的介入时机,将其划分为预测性SEA、监控性SEA和回顾性SEA3种类型。初步探讨了农业开发SEA的基本内容,即评价对象、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集和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农业开发SEA的基本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49.
针对石油石化企业HSSE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企业实际情况,采用系统方法设计提出了石油石化企业HSSE管理体系运行模式。从企业整体角度,运用战略思维提出HSSE管理体系运行的推进模型和方法,从战略、组织、能力、信息、流程、绩效6个方面,提出HSSE管理体系运行要求。通过创新HSSE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和推进方法,企业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整合有限资源实现HS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从而提升企业HSSE绩效。  相似文献   
150.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土壤环境形势,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刻不容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有效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的关键环节,是明确落实各方责任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公众土壤环境保护意识的现实需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环节,明确责任划分,处理好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加快建立以土壤污染防治法为统领、以国家政策标准为导向、以部门规章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中国特色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奠定生态环境安全基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