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682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196篇
综合类   1360篇
基础理论   366篇
污染及防治   210篇
评价与监测   159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酸性条件下H+ - Cu2+在红壤表面反应的能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性条件下H -Cu2 在红壤表面反应动力学的能量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Cu2 的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两个阶段.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Cu2 的最大吸附量随酸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随温度的升高提前达到平衡.用双常数方程描述Cu2 在吸附点位能量分布的不均匀性,用扩散速率常数b计算,活化能(Eb*)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加,Cu2 扩散需要克服的能障变大;ΔH*值为正,温度升高可促进Cu2 的扩散;Δ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反应使体系的有序度增加.原液pH值为3.8和3.3时,流出液的pH值高于原液,这是由于土壤的缓冲作用、土壤表面质子化和硫酸根专性吸附释放的羟基中和;反应初期H 消耗是快反应过程,反应后期H 对矿物的溶蚀为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992.
胶州湾海洋微表层铜络合的容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了2004年胶州湾海水微表层和次表层金属铜离子的络合容量和条件稳定常数,系统地探讨了其分布规律及其与COD、DOC、TN和TP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胶州湾海水微表层铜络合容量有富集现象,平均值微表层为3.85×10-7mol·L-1,次表层为2.45×10-7mol·L-1,富集倍数1.56.条件稳定常数(lgK)微表层为7.21,次表层为7.21;且3月、9月微表层小于次表层,6月、12月微表层大于次表层.胶州湾铜络合容量东北部>西北部>南部>中部>湾口;且9月>6月>12月>3月.海水微表层和次表层铜络合容量与COD、DOC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与TN、TP存在较好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屠宰行业是总氮排放的重点行业,但由于缺乏监测,该行业的总氮排放量尚无法准确估算。通过对屠宰废水相关排放标准的国内外对比、行业总氮产排污状况以及水污染防治技术等的分析,预测了中国"十三五"期间屠宰行业的总氮排放量,并对屠宰行业的总氮减排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94.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s of three different fungicides to fungal phyllosphere communities on broad bean (Vicia faba, Fabaceae) and commo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Fabaceae) were analyzed. The fungicides included copper, sulfur, and azoxystrobin. The plants were sowed, grown, and treated under conditions occurring in conventional and organic farming. A culture-based approach was used to identify changes in the phyllosphere fungal community after the treatment. Different effects on species richness and growth index of the epiphytic and endophytic communities for common bean and broad bean could be shown. Treatments with sulfur showed the weakest effect, followed by those based on copper and the systemic azoxystrobin, which showed the strongest effect especially on endophytic communities. The epiphytic fungal community took five weeks to recover after treatment with azoxystrobin. However, the effect of azoxystrobin on the endophytic community lasted more than five weeks. Finally,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host leaves have a huge impact on the mode of action that the fungicides exert.  相似文献   
995.
将基尼系数这一福利经济学概念引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物负荷分配过程,综合考虑水循环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因素,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水平、水污染治理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角度出发,遴选出人均GDP、重污染行业总产值比重、人均水污染物产生强度、工业水污染物去除率、生活水污染物去除率、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国控劣Ⅴ类断面占比7项指标,以COD及NH_3-N负荷为控制因子,辅以贡献系数这一表征外部不公平性参数,构建了以基尼系数为度量标准的流域水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并据此制订了松花江流域33个控制单元基于公平性的水污染负荷分配方案。研究表明,2012年松花江流域基于7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值均大于0.4,超过了基尼系数合理警戒线,说明流域控制单元间COD及NH_3-N排放在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其中松花江干流和第二松花江流域是不公平性特征最为突出的两个流域。在Lingo模型优化分配得到的2020年流域各单元COD削减方案中,单元21的年削减量最大,为1.82万t/a,单元10的年均削减率最高,达8%;在相应NH_3-N削减方案中,单元21的年削减量及削减率均为最大,分别达到0.08万t/a及8%。  相似文献   
996.
以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活菌体为吸附剂探讨了接触时间、初始铜浓度、投菌量、葡萄糖用量、碱浓度等因素对木霉活菌体处理含铜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铜浓度100 mg/L,投菌量3 g/L,预处理碱浓度0.2mol/L的条件下,木霉活菌体吸附铜效果最佳,吸附量可达5.01 mg/g(湿).吸附Cu前后的拟康宁木霉菌降解四环素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前后木霉对有机物均有降解效果,吸附过程属活菌体吸附.TEM结果显示,木霉去除铜的机制为表面吸附/络合和胞内富集,FTIR揭示了羟基是活性菌体吸附的主要基团,XRD分析结果证实了羟基与铜结合并以水蓝铜矾[Cu4(SO4)(OH)6H2O]形式络合于菌种细胞壁上,Langmuir吸附等温线较好地拟合了活菌对铜离子的吸附,表明菌体对铜离子主要为均质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   
997.
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技术支撑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技术支撑平台以实现水环境数据信息化、支撑多元化、管理智能化为目标,集成水环境多元数据采集传输、融合共享及动态表征技术,突破高原湖泊流域多目标复杂环境综合管理决策控制技术,构建"数据中心-业务系统-信息发布"为主线的综合管理平台,其以水环境数据中心为支撑,以水环境信息系统与水环境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以水环境信息发布系统为共享交换媒介,为流域管理提供监控预警、总量控制、预测预报、项目评估及应急决策等技术服务,有效支撑滇池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998.
地下水浅埋区某加油站特征污染物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油站渗漏污染地下水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由于浅埋区加油站储罐与地下水密切接触,更加剧储罐的腐蚀。为揭示加油站渗漏的典型污染物石油烃(TPH)、苯系物(BTEX)、萘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该水文地质条件下的迁移变化,在浅埋区某加油站开展了平、枯、丰水期的地下水监测工作。在水平分布上,TPH、BTEX、萘基本相似,均在加油岛附近形成高浓度区,而MTBE则更易随地下水流动而迁移,呈现出不同的污染晕。在垂直分布上,地下水的水位变动是污染物浓度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在使用单元调查评估法对中国农业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的基础上,结合SBM模型、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指数,对1995-2013年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考察农业生产污染对农业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考虑污染因素的农业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略了农业生产污染造成的损失,导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被高估近一倍;2投入冗余和污染过度是农业生产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且后者对其影响更为明显;3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其促进作用有限;4考虑污染成本与否会对各地经济增长绩效评价产生较大影响,忽略污染因素可能导致政策偏误。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纳污能力控制的省区初始排污权ITSP配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区初始排污权配置具有多阶段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特征。面向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约束,根据省区初始排污权配置的基本假设,引入区间数和随机数来描述不确定性信息,以因省区初始排污权配置产生的经济效益为第1个阶段,以因承担减排责任而可能产生的治污损失为第2个阶段,设计实现流域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函数,并以配置结果能够体现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发展连续性为约束条件,构建基于纳污能力控制的省区初始排污权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ITSP)配置模型,分水污染物类别确定不同减排情形下的省区初始排污权配置方案。在三种减排情形下,2020年太湖流域各省区的初始排污权配置结果表明:1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COD初始排污权配置区间量没有明显变化,其NH3-N和TP初始排污权配置区间量总体呈上升或递增趋势;2太湖流域各省区因初始排污权的配置产生的总体经济效益最优区间数分别为[335.35,399.75]亿元、[336.63,401.11]亿元和[339.08,402.74]亿元,最优区间数的下限值、上限值及期望值总体呈上升或递增趋势。分类确定不同减排情形下的配置方案,并提出方案实施的政策建议,为排污权配置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