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8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702篇
安全科学   245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011篇
综合类   1714篇
基础理论   502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57篇
评价与监测   127篇
社会与环境   428篇
灾害及防治   15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1篇
  1975年   9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5 毫秒
81.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自然灾害往往给城市造成重大损失.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城市绿地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游乐场所等作用,同时还具有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的功能.从城市绿地的定义和分类人手,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通过介绍和分析日本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探讨了城市避灾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82.
ABSTRACT: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watershed geometric representation (i.e., plane and channel representation) o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simulations in a semiarid rangeland watershed. A process based, spatially distributed runoff erosion model (KINEROS2) was used to explore four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of a 4.4 ha experimental watershed. The most complex representation included all 96 channel elements identifiable in the field. The least complex representation contained only five channel elemen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oversimplified watershed representations greatly influence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simulations by inducing excessive infiltration on hillslopes and distorting runoff patterns and sediment fluxes.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decrease systematically with decreasing complexity in watershed representation. However, less complex representations had less impact on runoff and sediment‐yield simulations for small rainfall events.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 watershed representation can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modeling in semiarid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83.
政府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铁永波  唐川  周春花 《灾害学》2005,20(3):21-24
城市是人口、经济密集的地区,城市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抢险救灾必须快速果断,当城市发生灾害时,当地政府部门是抢险救灾的主力军,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成了救灾、减灾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文章探讨了政府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的组成及其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政府部门的灾害应急能力主要从应急反应、应急指挥、应急救援、应急信息的发布和应急避难五个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4.
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典型的上下游供应链长、协调关系多、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和风险程度高的项目.应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结合我国城市防灾设施建设项目的特点,分析了城市防灾设施建设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意义,提出了城市防灾设施建设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模式和特征,并针对我国城市防灾设施建设管理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城市防灾设施建设中政府、有关企业与社会机构等方面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5.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城市公共安全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孤立研究已渐露弊端.探讨了研究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融合模式,剖析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空间范围与应变管理空间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整合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以空间观构建城市应急管理机制的设想.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效服务范围和资源量,提出了城市各类防救灾设施的规划标准与建构模式,以建立城市救灾单元区域.  相似文献   
86.
通过采用相关年份有关城市方面的资料,从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体系和空间分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设施水平和城市经济效益5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我国三大地区城市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三大地区的特征和城市发展差异,指出今后要积极缩小三大地区间的城市发展差距,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7.
Effective watershed management requires an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pollutant loads from the associated point and nonpoint sources. The importance of wet weather flow (WWF) pollutant loads is well known, but in semi‐arid regions where urbanization is significant the pollutant load in dry weather flow (DWF) may also be important. This research compare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potential contaminants discharged in DWF and WWF from the Ballona Creek Watershed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Models to predict DWF and WWF loads of total suspended solids,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nitrate‐nitrogen, nitrite‐nitrogen, ammonia‐nitrogen,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from the Ballona Creek Watershed for six water years dating from 1991 to 1996 were developed. The contaminants studied were selected based on data availability and their potential importance in the degradation of Ballona Creek and Santa Monica Bay beneficial uses. Wet weather flow was found to contribute approximately 75 percent to 90 percent of the total annual flow volume discharged by the Ballona Creek Watershed. Pollutant loads are also predominantly due to WWF, but during the dry season, DWF is a more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Wet weather flow accounts for 67 to 98 percent of the annual load of the constituents studied. During the dry season, however, the portion attributable to DWF increases to greater than 40 percent for all constituents except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total suspended solids. When individual catchments within the watershed are considered, the DWF pollutant load from the largest catchment is similar to the WWF pollutant load in two other major catchments.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WWF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source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 on an annual basis, but management of the effects of the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 load should consider the seasonal importance of DWF.  相似文献   
88.
彭俊豪  施式亮  刘勇  王阳  曹建 《安全》2019,40(8):28-31
为了准确探究城乡接合部居民楼火灾事故致因机理,预防与控制城乡接合部日常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引发火灾事故的有效途径,建立信息面更全、实际性更强的火灾风险评估模型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手段。基于湖南省某地发生火灾事故的实际情况,根据事故树分析法,以城乡接合部居民楼火灾事故为顶事件构建事故树,计算得到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研究城乡接合部居民楼火灾事故的发生模式、致因因素及影响程度,为改善城乡接合部居民楼火灾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89.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泛长江三角洲2002~2012年市域面板数据,并借助面板SDM及空间效应分解方法,对区域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及其动力因子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都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当邻近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每提高1%,将促进本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增加约0.257%和0.312%;2区域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各动力因子的空间交互作用也较为明显。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交通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旅游服务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内旅游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也较显著。3保障性因子多为正向溢出,吸引性因子多为负向溢出。前者体现了动力因子的空间模仿效应,后者反映了空间竞争效应。保障性因子和吸引力因子的空间效应强度及作用路径差异推动着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90.
以揭示中国南方丘陵地区河谷城市的空间演变过程和特征为目的,以上饶市城区为例,在遥感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1988~2013年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变过程、特征及驱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3年的25 a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形态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时间序列上,不论扩展幅度还是扩展速度,2001~2013年间的值均高于1988~2001年间的值,前后两个时段的扩展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空间格局上,上饶市城区以老城区的中心广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先后经历了放射性扩展、组团式分散扩展两个阶段,同时呈现出明显的方向分异性,西南和西为其主要扩展方向,而其东南方向的扩展速度最为缓慢。自然环境中的地貌对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的扩展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政策规划等因素成为城市用地扩张与时空演化的外在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