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5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174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808篇
综合类   1659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104篇
灾害及防治   6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上杭紫金山金矿废水废渣的处理及生态环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树明  袁东星 《福建环境》2001,18(2):21-22,34
金矿的开采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废矿石,氰化法提金则产生大量含氰废水,如果未能妥善处理,将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周边生态环境。该文对上杭紫金山金矿的生产工艺、废水废渣处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2.
“南水北调”对宿迁市饮用水源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十五”期间重点项目之一,其东线从扬州取长江水借京杭大运河水道将水调至华北平原,弥补京、津、唐地区及河北、山东两省用水缺口。l 宿迁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酉北部、骆马湖与洪泽湖畔,京杭大运河横穿市区而过。 宿迁市的生活饮用水取自京杭大运河,取水口在运河宿迁闸断面附近,具体位置见图1。“九五”期间宿迁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I-1999)》中Ⅱ类水质的要求。2 宿迁市工业布局概况 宿迁市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沿京杭大运河分布,江…  相似文献   
83.
84.
通过对抚顺市“九五”期间重点工业企业用水、排水状况及废水排放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的剖析,针对污水排放程度大的特点,提出了水环境治理对策,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5.
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环境信访工作中,如何体现三个代表思想,结合王作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6.
王刚  解贺林 《环境保护》2007,380(9B):16-18
广东省环保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呈现出市场整体需求大,技术储备和企业实力较强的良性发展态势,已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把环保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绿色广东”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予以扶持,加快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7.
李心亮 《环境保护》2006,(4A):81-84
川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成果,是四川经济发展、工业战线的一个缩影,是当前经济发展下一个很好的典型。”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在视察川威后充分肯定川威的发展。近年来,作为四川生产型第四强的川威集团,为实现“打造百年川威,铸就著名企业”这一美好愿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废尘“四大闭路循环”,创建的节约、友好型企业形象,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营造的良好和谐环境,均为世人瞩目,“川威现象”和“川威精神”更为世人称颂。循环经济铸就了今日的“川威”,更孕育了未来的“川威”。  相似文献   
88.
可利用垃圾是唐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2005年5月30日发布的《关于规范可利用垃圾处理行为的通告》(第14号)中的专用语,是指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后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仍具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整编“游购”人员是《通告》中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9.
董文茂 《环境》2006,(7):18-21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没有完成,这一结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除受工业化快速发展影响外,我国现行的环保政策也是一大要因。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也在呼吁构建环境保护新机制,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督促企业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或服务价格,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社会成本企业化。  相似文献   
90.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23(1):11-11
2006年12月21日,国务院召开发展循环经济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纽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要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