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6,26(4):290-290
汽车催化转化器已使用了30年,极大地减少了全球范围的空气污染。但是,催化转化器中的少量金属成分已在空气、土壤、植物及水体沉积物中被检出。现在,通过“城市烟雾中的催化剂金属”课题研究发现,在美国波士顿的繁华路口,从催化转化器排出的金属浓度已有很大增加。瑞典Chalmers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空气过滤器捕集含有金属的微米级颗粒物,并采用诱导偶联等离子体质谱仪对试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2.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甲醛排放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一台加装独立的甲醇供给系统的自然吸气柴油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模式(DMCC)进行台架试验.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技术,全面研究并总结了甲醛在不同的发动机工况如转速、负荷、排气温度(改变柴油氧化催化转化器DOC位置)和不同甲醇替代率的情况下的排放规律以及甲醛和未燃碳氢(HC)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DMCC模式下的甲醛排放主要受到负荷、甲醇替代率、排气温度3方面的共同影响.在中等负荷排温在240~380℃之间时,DOC促进甲醛的生成;在高负荷排温在400℃以上时,DOC减少甲醛排放.在同样工况下将DOC位置移近排气歧管对减少甲醛排放有显著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当排气温度超过400℃,DOC后的甲醛排放体积分数降低到(10~15)×10-6左右,与燃用纯柴油的甲醛浓度相近.另外,未燃碳氢和甲醛的转化效率的规律有一定的关联.当排温高于320℃以后,尽管HC迅速下降到比原机还低的水平,但甲醛排放浓度却比较高.当排气温度超过380℃并将DOC位置移近排气歧管,此时,HC与甲醛的排放将同步减少直至接近零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33.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ixing ratios of methanol/gasoline blends and new 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 on regulated and unregulated emissions, especially VOC and carbonyl compound emissions we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34.
在一台直列4缸增压中冷电控单体泵柴油机的进气道上增加甲醇喷射装置,实现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燃烧(DMDF)模式.利用废气分析仪对其主要气体排放进行测量,研究在排气管上加装的柴油颗粒氧化催化转化器结构参数对尾气催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OC长度越长,对碳烟、THC、和未燃甲醇的转化效果越好,甲醇替代率为30%、POC长度为100 mm时,对碳烟、CO、THC和未燃甲醇的平均净化效率分别为15.00%、91.61%、75.56%、66.96%,长度增加至200 mm后,上述效率明显提高,分别提高到30.37%、99.29%、67.55%、95.44%;POC孔密度增加,POC对碳烟、CO及未燃甲醇的转化效率有小幅增加,甲醇替代率为30%时,孔密度从200目增加到300目,对碳烟、CO和未燃甲醇的催化效率分别从19.61%、94.66%、86.07%提高到23.06%、97.44%和88.56%;POC结构参数的改变对NO_x的转化效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5.
《中国环保产业》2000,(5):18-19
本文介绍了我国摩托车工业及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对解决摩托车排放严重超标提出了技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
车用乙醇汽油和无铅汽油对电喷汽车排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春杰  王玮  汤大钢  崔平 《环境科学》2004,25(4):113-116
分别对电喷车长时间燃用乙醇汽油、无铅汽油前后的喷油器流量进行了测试,并采用轻型汽车整车排放测试系统对燃用不同油时的主要污染排放物HC、CO和NOx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无铅汽油相比,乙醇汽油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排放的CO和HC(均约10%)及经过三元催化转化器作用后HC、CO和NOx的排放,燃用无铅汽油时整车在装有三元催化转化器下的排放达到或接近欧洲1号排放标准,换用乙醇汽油后,CO降低较明显,达30%左右,HC和NOx分别降低约18%、10%,此时排放在欧洲1号排放标准之上或接近欧洲2号排放标准;乙醇汽油还具有优于无铅汽油的其它性能,如对喷油器有轻微的清净作用,发动机排放的CO和HC恶化趋势较慢,延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7.
以某电控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为试验样机,在外特性以及最大转矩转速和额定转速两个不同转速的负荷特性下,对比研究了重型柴油机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耦合颗粒氧化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后处理装置前后的动力经济性和常规气态物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加装DOC+POC装置后,排气温度基本在后处理装置的工作温度范围里,随着转速增大,排气背压迅速增大;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化不大,扭矩降幅在2%以内,燃油消耗率上升幅度也在2%左右;而CO和THC体积排放量有大幅下降,NOx也有小幅下降,分别平均下降98%、94%和3%,CO2排放有小幅的增加,平均增幅为4.3%。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摩托车排气净化催化转化器的研究情况 ,包括催化剂的研制及转化器的结构设计 ,经过实验室模拟尾气活性评价、转鼓台架检测、实车试验 ,证明所研制的催化转化器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实用性。同时讨论了催化转化器与二冲程、四冲程摩托车匹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本文分析了废气污染防治行业今后的热点产品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目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0.
甲醇燃料车醛酮类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对甲醇车的醛酮类污染物进行了定量定性研究.结果发现,瞬态时,安装三元转化器后燃烧汽油和甲醇车辆的总醛酮排放量转化效率分别为22.53%和48.95%.燃烧甲醇时,排放的主要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丙酮,占总排放的97.18%,占燃烧汽油时排放的39.07%.未装三元催化器时,甲醇车的醛酮排放量高于汽油车,有三元催化器时甲醇车的醛酮排放量低于汽油车排放.稳态工况时,安装和未装三元催化器的甲醇车,在60 km/h工况下醛酮类污染物排放量最高,甲醛的平均转化效率最高,为88.50%.无论装载三元催化器与否,甲醇车的甲醛排放量均高于同工况的汽油车,在60、90和120 km/h 3个工况下,甲醇车的甲醛排放量分别比汽油车高332.94%3、74.47%和357.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