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92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昆明盆地城市化的孔隙水水质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2、2004年昆明市两期Landsat5 TM遥感影象数据的处理,结合区内连续的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对昆明盆地城市化的孔隙水水质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昆明市城区建成面积在1992的基础上扩大了两倍多,城市化的发展影响到孔隙水化学场的空间格局和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孔隙水矿化度在年际变化上呈现出稳步增加,缓慢下降以及日趋稳定3种类型。空间上,孔隙水水质响应与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城市扩展的外围成为地下水恶化和污染物转移的主要区域,盆地东部的金马镇附近,孔隙水矿化度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 500~600mg/L,上升至2000年的600~800mg/L,成为水质恶化较快的区域;滇池北端的草海周边区域,由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力度的加强,地下水矿化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往南六甲-龙马一带的湖滨农业种植区,污染在持续,地下水矿化度不断升高。随着城市的向外扩张,主城中心地下水化学场日趋稳定,多年来地下水矿化度保持在600~730mg/L左右。城市化进程对地下水环境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因此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才是城市的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2.
青海共和盆地降尘观测与137Cs测定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严平  董光荣 《环境科学》2001,22(2):64-68
通过对1998~1999年共和盆地的降尘观测和尘样的137Cs分析,测定了降尘速率及其月分配;对尘源进行了137Cs示踪,并从理论上估算出降尘产生的137Cs再分配,对沉积速率的计算模型进行了讨论.作为采用137Cs法研究沙尘暴降尘的一次尝试,这些初步结果对沙尘暴测定及其强度评估等方面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为探明盐湖盆地土壤重金属铬(Cr)、汞(Hg)、砷(As)的分布特征及在其理化因素影响下呈现的分异规律,以内蒙吉兰泰盐湖盆地为研究区,采集土壤表层、50 cm、100 cm等不同土层深度150个样本,对Cr、Hg、As和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测试,以地统计学解析不同剖面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及分布规律,运用多元统计和冗余分析法解释土壤中各土层重金属与土壤pH、TDS、TN、θ、土壤分形维数D等理化指标的赋存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r、Hg、As含量分别介于2.90-63.5、0.002-0.602、0.02-21.8 mg·kg-1之间,变幅较大;Cr、Hg、As的内蒙古地区背景值均在各层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存在Cr、Hg、As的超标点或局部超标区域;各层土壤的Cr、Hg、As含量均在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范围之内;各土层Cr、Hg和100 cm处As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母质、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是土壤Cr、Hg、As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As在表层、50 cm层属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空间变异是自然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协同作用驱动所致;各层土壤理...  相似文献   
54.
55.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陆地最低的山间盆地,也是新疆水资源量最少的地区之一。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引起的环境变化,是关系到该区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开发模式及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6.
南坑石膏矿床位于赣中南泰和县吉泰盆地,是目前在赣中南早禾凹陷中发现的唯一石膏矿床.层状含膏层赋存於上白垩统周田组中.按其分布分为东、西二个矿段,东矿段(8-22线)和西矿段(7-0线),矿化总面积为29 km^2.初步分析表明,矿床严格受地层、构造古地理环境、古气候等因素控制.以往对矿床地质评价工作程度较低,今后需重新评价,以扩大矿床规模.矿区外围的泰和凹陷、早禾凹陷和桐坪凹陷,成矿地质条件与南坑石膏矿床类似,而且在泰和凹陷已发现石膏矿层,是外围找矿最有利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57.
浅析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断层构造及其控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间滑动断层构造产出于胶莱拉分盆地边部莱阳组砾岩与下伏下元古界荆山群变质岩系的不整合面上 ,是胶莱盆地东北缘蓬家夼和发云夼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化的主要部位。层间滑动断层是在中生代白垩纪期间中国东部古板块和郯庐断裂构造活动造成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下 ,在胶莱走滑拉分盆地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在层间滑动断层由张性应力环境向挤压应力环境过渡过程中 ,源于地壳深部的金矿成矿流体 ,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工业金矿体 ,金矿化主要发生在构造角砾岩及碎裂岩的胶结物内 ,金矿化类型和强度具有明显的对称性。层间滑动断层以其产出于特定的部位、产状、成因及控矿机制的不同与其它伸展作用形成的断裂构造相区别。  相似文献   
58.
海拉尔盆地乌9井煤含水热模拟生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丽 《地球与环境》2003,31(2):100-104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 9井煤进行含水热模拟实验 ,结果反映出煤在早期阶段产气率较小 ,且以生成非烃气为主 ,35 0℃后产气率明显增大 ,随模拟温度的增加烃类气体的组分碳同位素序列由正碳序列变为同位素序列倒转 ,说明了温度对天然气的组分碳同位素序列有影响。热模拟煤中可溶有机质表现出低饱和烃和高非烃、沥青质的特点 ,色谱上具有较高的Pr/Ph。煤具有两次生油高峰 :即未熟 低熟油生油高峰 ,对应Ro =0 5 % ,产油率为 0 .85 % ;第二次生油高峰Ro为 0 .85 % ,产油率 0 .93%。煤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决定了煤的生油特征。  相似文献   
59.
本文讨论了川西前陆盆地气田区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地层水K+ +Na+ 、Ca2 + 、Mg2 + 、Br-与Cl-离子、矿物 (胶结物和充填物 )碳氧同位素和水的氢氧同位素成分组成以及相互关系。气田区上三叠统流体来源以地层海陆相沉积物质为主 ,并与渗流水混合 ,形成“下部流体”。有气藏的侏罗系内流体 (称“上部流体”)与“下部流体”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相近 ,且具有同一演化趋势 ,表明它来源于下部流体并与侏罗系层内的渗流水发生过混合作用。本文提出该气田流体具跨层流动、二次混合演化特征 ,认为大规模的流体对流混合促进了上三叠统内天然气的运移聚积 ,在三叠系内有利构造圈闭中形成原生或残留气藏并向上运移 ,在侏罗系内有利圈闭中形成“次生”气藏。  相似文献   
60.
周佩儒 《环境科技》1990,3(4):30-32
运用地质,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按含水层系统集合体的水文地质构造为单元,把江苏省10.26万km~2土地,划分成若干个地下水含水盆地,现仅就其中徐州地下水盆地中主要供水含水岩组水质污染状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