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1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1426篇
安全科学   592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294篇
综合类   3196篇
基础理论   514篇
污染及防治   569篇
评价与监测   223篇
社会与环境   355篇
灾害及防治   10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本文依据包头市环保局提供的该市每日空气质量实况日均值,对该市2008-2012年空气质量变化,特别是Ⅲ级/轻微污染以上日的天气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 a(2008-2012)里,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包头市空气质量较好,Ⅰ级优天数逐年增多,Ⅲ级/轻微污染以上日逐年减少,本市Ⅲ级/轻微污染以上日的空气质量主要介于Ⅲ级/轻微污染与Ⅲ级/轻度污染之间;包头市Ⅲ级/轻微污染以上日的首要污染物年和季节变化较显著;强沙尘或沙尘暴天气是本市出现严重污染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因素。  相似文献   
152.
为了给超临界水氧化设备工业化应用提供指导思路,本文设计制作了一套连续化的超临界水氧化仿工业化装置(压力为24MPa,H2O2过氧量倍数为3倍),选取甲基红、靛红、苯磺酸、对氨基苯磺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2,4-二硝基苯肼6种芳香烃化合物进行了从亚临界过渡到超临界状态下的水氧化试验,并以总有机碳(TOC)为表征研究了6种化合物的去除效果,以幂指数方程描述了6种化合物从亚临界到超临界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6种有机物在亚临界至超临界点时间段内,反应物TOC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良好的线性下降趋势,且在亚临界状态下,足够的反应停留时间就能取得较好的TOC去除效果,而在超临界状态下,反应过程十分迅速,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也会取得较好的TOC去除效果,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在几分钟之内,TOC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还是较为明显;6种有机物的反应活化能介于26.2~54.341kJ/mol之间,表明不同结构化合物SCWO反应的温度升高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53.
根据2006-2010年深圳市8个环境监测点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和O3的监测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综合评价了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年来,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在逐步改善,各种污染物浓度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发现,盐田区和龙岗区监测点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差,而华侨城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2006-2010年大气环境环境质量在时空分布上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蛰.  相似文献   
154.
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方法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几个方面,对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4.3.1要素进行了关键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5.
双台子河流域综合水质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双台子河2011年枯、丰、平水期的22个水文监测断面数据,并借助主成份分析法,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和超标断面。分别采用综合标识指数、单因子、模糊评判、灰色关联四种评价法,选取DO、COD、NH3-N、TP、TN、BOD 6个评价因子,对河流水污染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以Bartlett球度检验,主成份因子负荷值较高的NH3-N、TP、BOD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91.97%,主要污染因子;超标断面的污染因子判别应考虑周边污染源的类型和河流上游的排放物浓度。模糊评判、灰色关联评价结果中均没有劣V类,两者的水质类别累积频率均在V类到达100%;考虑到单因子法在同一水质类别中不能判定多项因子共同对水体的综合影响,本文采用标识指数法为最佳评价方法。从枯、丰、平水期的劣V类和V类断面比重分析,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从劣V类和V类数量与分布来看,盘锦市辖区控制单元的污染程度,比大洼县和盘山县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156.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运维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新系统的软/硬件建设、已有系统的日常巡检、运行维护、故障排除、数据分析和报表等业务流程均需牵扯大量的人力资源,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工作日益变得繁琐和复杂。论文以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第三方运维管理服务模式为切入点,探讨建立高效运维管理制度的框架模式,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部门的运维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通过对通海地磁台2009年到2012年地磁记录日变化准确度标定及基线值数据的精度、稳定性和变化形态的分析,结合观测日所产出地磁总强度数据的F-P检验结果,研究基线值随地磁日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海台M15(FGE磁通门)磁力仪的ZB、GM4磁通门磁力仪的HB与地磁场的日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存在日变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8.
新型三维编织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存在较强的各向异性,而各个方向的性能数据积累不足,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方法尚不完善,为了发现新型三维编织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在冲压发动机喷管中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找到相应地解决措施,开展了这种复合材料应用于冲压发动机喷管的承压强度计算和承压实验研究。对承压实验中出现的低压破坏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低压破裂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分析结果表明:C/SiC喷管喉部密度较低,导致强度较低,承载能力下降,是首次强度验证实验过程中该局部破坏的原因;为提高喷管强度,需要通过其形状设计并控制沉积流场,保证其喉部的沉积密度达到1.9g/cm3以上。对改进后的喷管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满足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对喷管喉部和纵向密度的分布进行工业CT无损检测,确保喷管密度的分布均匀。   相似文献   
159.
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如N_2O)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小麦-玉米轮作体系N_2O排放通量,探究不施任何肥料(对照,CK)、单施氮磷钾化肥(NPK)、75%NPK+25%(有机氮M)(25%M)、50%NPK+50%M(50%M)、25%NPK+75%M(75%M)以及100%M,即不同有机氮替代比例对陕西关中塿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N_2O排放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N_2O排放通量在施肥、降雨或灌水后出现排放峰值.在小麦季各处理变化幅度为-1.33~144.2μg·(m~2·h)~(-1),其中NPK处理峰值最高.玉米季各处理变化幅度为88.2~1 800.1μg·(m~2·h)~(-1),50%M处理峰值最高.小麦/玉米一个轮作年不同处理N_2O排放总量为429.8~2 632.1 g·hm~(-2),且50%M25%MNPK75%M100%MCK.无论小麦、玉米还是一个轮作年总产量,施肥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小麦季,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增幅达26.1%~50.0%.玉米季,50%M和75%M处理产量与NPK相似,而25%M和100%M处理玉米产量显著低于NPK处理.小麦/玉米轮作总产量变幅为9 166~17 496 kg·hm~(-2),其中50%M和75%M处理显著高于NPK处理,25%M和100%M处理与NPK处理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塿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有机氮替代化肥氮75%最好,可以保证作物产量、实现N_2O减排.  相似文献   
160.
王晓玲  尹军  李术宽  韦新东  高尚 《环境科学》2011,32(11):3412-3418
基于ASM2d模型建立了稳定运行的MUCT工艺营养物质去除过程的动力学反应模型,比较各种COD、TN、NH 4+-N、TP的实测值和模拟值,以确定系统在低C/N条件下运行时的动力学和化学计量学参数.模拟结果表明,稳态模型中的动力学参数qPHA、KA、KPP、YPO3-4、μAUT和ηNO-3分别取值2.90 g.(g.d)-1、3.85 g.m-3、1.35 g.(g.d)-1、0.35、1.6和0.8.其他的动力学和化学计量学参数可采用IWA给出的默认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