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康维新 《青海环境》1998,8(4):145-14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各项事业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江泽民总书记1997年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2.
33.
回首2006年,人们惊喜地发现:与2005年同期相比,福建省火灾重要指数全面下降,死亡人数、伤亡人数和直接财产损失分别下降22%、10.2%和3.1%,全省未发生特大亡人火灾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连续保持了全省火灾形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34.
噪声主观反应模糊隶属函数的AHP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AHP)的原理,构造判断矩阵,针对不同的环境功能区域,定量计算各主观烦恼度表述等级的隶属度,求出了相应环境下的模糊隶属函数,并运用于噪声主观烦恼反应阈值的计算.实例计算表明,对不同环境建立不同的烦恼隶属函数,更符合人们对噪声主观反应所作表述的实际,计算得到的烦恼概率和噪声阈值更科学可信.  相似文献   
35.
为了应对无法消除的社区低频声环境影响,声掩蔽技术被用来提高区域声环境的主观感受。为此,该研究以自然声信号为掩蔽信号,通过主观评价试验分别探究了单独和混合自然声掩蔽对低频声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和影响因素。首先通过主观评价试验筛选出了具有良好掩蔽效果的流水声、鸟鸣声和树叶摩擦声,然后将流水-鸟鸣和流水-树叶摩擦声按不同的能量比例进行两两混合并进行了掩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等声压级下的混合掩蔽效果与自然声能量占比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即适当提高掩蔽效果更好的自然声信号能量比例,能够提高混合掩蔽的掩蔽效果。混合掩蔽声的等效连续响度与混合掩蔽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非声学因素研究表明,性别对掩蔽效果没有显著的影响,而耳机使用频率对掩蔽效果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利用2016—2021年清远市逐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相关气象资料,基于统计分析、主观天气分型方法和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归纳总结粤北代表城市清远市在不同细颗粒物(PM2.5 )污染天气分型下的气象要素特征及污染潜在源区特征,为大气污染精细化防控提供有效参考。结果表明:在日均风速<2m/s、日均相对湿度为75%~90%、日均气温为18~22℃时的无降水或微量降水天气下,清远市易出现PM2.5 污染。变性高压脊型、脊后槽前型、冷锋前型、弱冷高压脊型、高压底后部型、台风外围型是造成清远市PM2.5 污染的典型天气型,其中PM2.5 重度污染均出现在秋、冬季弱冷高压脊型控制下;变性高压脊型下出现PM2.5 轻度和中度污染的频率最高;脊后槽前型是清远市春季PM2.5 污染的主要天气型;冷锋前型、高压底后部型和台风外围型下的PM2.5 污染程度较轻。加剧清远市PM2.5 污染的主要气流轨迹为弱偏南气流和南北气流辐合,当弱偏南气流控制时,污染潜在源区主要位于清远市辖区及广州、佛山、东莞、江门等珠三角城市;当南北气流辐合时,潜在源区主要位于清远市南部、韶关及珠三角,南岭山脉阻挡作用削弱了偏北方向长距离输送的PM2.5 污染。  相似文献   
37.
为突破WBGT指标在热环境使用的局限性,准确评估人体热应力,利用人工环境舱使75名大学生在相对湿度40%,温度37℃、40℃、43℃,辐射强度0、1 kW/m^(2)、2 kW/m^(2)环境下进行重度强度劳动,实时监测生理和心理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及拟合曲线的方法,探究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和相关性,借助问卷调查在主观感觉层面进行补充。结果表明,皮肤温度受辐射因素变化最显著,且与口腔温度对耐受时长贡献率为1∶1.2,心率随时间变化的三次拟合曲线拟合度最高,R~2为0.949,最终基于不同TEQ和生理参数确定高温干热强辐射环境下新的人体耐受极限。在该环境下应加强防辐射措施;借助拟合曲线可预测心率,新耐受极限可为评估高温政策在该环境的适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防止疲劳驾驶以主观监测和客观检测为主,但其在可靠性、成本、检测方法上存在不足,为此,设计了一套基于DSP虹膜识别防止疲劳驾驶报警系统。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遵循实时性、准确性、简洁性及经济性的设计原则,以虹膜识别算法为依据,DSP微处理器控制技术为基础进行了开发,该报警系统可在不干扰驾驶员的情况下,识别驾驶员身份,记录驾驶时间,识别疲劳驾驶并报警。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结构简单,实现了模块化。虹膜识别模块、计时模块基本满足了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及国内目前已建立的一些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综合指数法、动态模式法和主观评价法等。并说明了这几种方法的使用特点和优点.展望了它们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在中国历史上,云南由于边远蛮荒,战乱、瘟疫不断,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省份,仅疫病就曾造成数以万计人的死亡。因此有了“蛮荒之地”、“瘴疠之区”、“瘟疫之乡”之说。旧时.内地有人被发配云南边疆,到那里就算不被杀死,只是疫病也会将人折磨死。云南的瘟疫,主要是恶性疟疾和鼠疫两种疾病,除此还有霍乱、麻风病等烈性传染病以及其它地方病,给当时人民生活带来极其悲惨的境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