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二恶英类物质的生物检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的食品卫生、环境安全和公共健康正受到二恶英污染的威胁。国内虽已建成或在建少数HRGC-HRMS二恶英检测实验室,但其检测能力十分有限。笔者介绍二恶英类化合物生物检测方法,对各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探讨CALUX法,与HRGC-HRMS及其他生物法相比,认为CALUX法更适于对大批量样品二恶英含量的快速定量筛选,对于二恶英污染调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对我国开展二恶英类分析检测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为完善二恶英类物质检测分析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2.
生活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飞灰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被我国列为危险废物,处置方式以固化填埋为主。但由于安全填埋容量有限、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资源化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其合理处置和监管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焚烧存隐忧1896年,德国人在汉堡建设了世界第一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直到现在,焚烧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垃圾处  相似文献   
113.
二恶英具有"三致"毒性,是一种迄今为止发现过的最具致癌潜力的物质,即使在浓度很低的环境中人体也会发生诸多病变,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早已将其列入人类一级致癌物。对于钢铁行业,其主要产生于烧结和电炉炼钢两大生产工序;结合二恶英的性质及产生机理,对烧结、电炉炼钢、高炉炼铁等生产工序二恶英的产生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4.
《世界环境》2012,(3):7-7
1999年5月底,比利时国内发生了一起"鸡污染事件" —肉鸡饲养场的鸡饲料被污染导致肉鸡体内致癌物二恶英(Dioxin)含量超标.当时,全国约400个农场肉鸡被喂食了受二恶英污染的饲料.后来经统计,受影响农场竟多达1000个."鸡污染事件"还牵连了猪肉、牛肉、牛奶等数以百计的食品,一时间,一场食品安全危机在比利时甚至在全球上演,事件的影响范围之广,成为继英国疯牛病危机之后欧洲最大的一起食品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115.
孔丝纺  刘惠  曾辉  刘阳生 《环境工程》2012,(Z2):249-254,279
垃圾焚烧是二恶英产生的主要来源。介绍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类污染物质的产生条件和形成机制,分析和探讨了二恶英类物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未来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污染物控制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6.
为研究间接热解吸工艺设备的工程化应用条件,分析热解吸技术对污染土壤中PAHs的去除率及热解烟气的达标状况,针对工程应用中的不同热解条件,考察其对PAHs的实际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在处理温度为350℃、处理时间为40 min时,PAHs去除率R(T)>90%,继续延长停留时间对PAHs的去除率改变不大。2)修复前污染土壤中16种PAHs含量在1~5 mg/kg,经间接热解吸工艺处理后土壤中PAHs去除率超过90%,部分接近100%;3)热解吸设备处理土壤后,产生的烟气中苯并[a]芘(含量水平,δ)的最大值仅为141×10-6mg/m3,实际工程中热解烟气中检测出少量二恶英,其浓度可达到GB 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探讨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可能给水库带来的非点源污染,本研究测定了入库河流潮河下游周边土壤中12种类二恶英多氯联苯(DL-PCBs)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ΣDL-PCBs的总含量水平为0.0039~0.0365 ng·g-1,其中PCB-118,115,77为12种DL-PCBs的主要成分,PCB-81,114,157均低于检出限。草地、林地和果园中ΣDL-PCBs的含量高于玉米地,表明研究区的DL-PCBs主要受大气沉降和河流沉积物的影响,受当地人类活动影响不大。与其他研究相比,采样区域的PCBs含量总体处于偏低水平,毒性当量处于中等水平。而毒性当量因子(TEF)较高的PCB-126与PCB-169,可能会对人类和生物产生危害,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8.
草浆漂白过程中二恶英类生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辉  包志成 《环境化学》1999,18(6):526-531
本文以氯苯,氯酚,二苯并二恶英和二苯并呋喃为PCDD/FS前生体,模拟工业草浆漂白条件,探讨了次氯酸盐和氯气漂白苇浆过程中二恶英类的生成机制,研究表明,在苇浆中加入二恶英类前生体加DBD/F,其氯化产物与在木浆中有所区别。在实验条件下,二恶英类的生成量分别为;15μgPCDDDs.mg^-1DBD,1.5μgPCDFs.mg^-1DBF。  相似文献   
119.
陈明元 《环境工程》2005,23(6):53-55
随着我国医疗废物处理的各项法规、条例等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彻底实现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对处理工艺及主要设备的合理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就中原某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工程设计工艺及热分解炉的选择特点做出了较明确的阐述,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二恶英的毒性及环境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二恶英的结构、理化性质、毒性和环境来源.二恶英是由2个或1个氧原子联接2个被氯取代的苯环组成的三环芳香族亲脂性固体有机化合物,非常稳定,难以自然降解,是目前发现的无意识合成的副产品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界和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其来源可分为工业来源和非工业来源,工业来源包括有机氯化学品的生产与纸浆氯气漂白过程、固体废物焚烧、热电以及金属生产等,非工业来源包括汽油,家庭固体燃料(木材和煤)以及木制品和家庭废物等的不完全燃烧、光化学反应和生化反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