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42篇
安全科学   213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644篇
基础理论   152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刊讯)根据近日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的公告,中国将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五个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这标志着中国的照明行业在政策促进下加速迈入"节能时代"。  相似文献   
152.
锑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有害微量元素,广泛的存在于环境中.煤炭的开采利用向环境中释放的锑成为煤矿区环境中锑的重要污染源.矿区承载了煤的开采堆放加工等诸多活动.然而锑在煤矿区的分布及其相关的环境效应至今报道较少.本文以安徽淮北芦岭矿区为研究对象.共收集38个表层土壤样和塌陷湖及周边水体水样.通过分析得出:锑在土样中的平均...  相似文献   
153.
高世荣  修瑞琴 《环境科学》1991,(6):32-33,11
采用大型溞为试验生物对氰渣、锑冶炼碱渣进行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氰渣、锑冶炼碱渣能够抑制大型溞的运动,并造成溞的大量死亡.所测得的半数运动受抑制浓度EC_(50)值,氰渣24h为7.5%,48h及96h分别为0.24%,锑冶炼碱渣96hEC_(50)值为98%.所测得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值,48及96h分别为0.43%及0.19%.  相似文献   
154.
本文提出了以固定混合器作为促进混合效果装置的快速混合法,并以E.Coli作为指示微生物、液氯作为消毒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均匀快速而剧烈的初始混合作用,可大大改善灭菌效果。在短至5秒的接触时间内即可达到99.99%以上的灭活效率。投氯量和接触时间对E.Coli灭活率的影响随混合程度的提高而减弱。与传统法相比,灭活率可提高100倍以上,投氯量可下降4—8倍,接触时间可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55.
腐植酸氯化过程中氯仿生成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用氯消毒饮用水过程中产生氯仿等致癌性副产物,进行了采用低分子量腐植酸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仿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次氯钠浓度,pH和温度一定的条件,氯仿产量随腐植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加,pH在7.3-9内,氯仿生成速度最快,pH大于9时,氯仿生成速率随pH的升高而下降,氯仿生成量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腐植酸氯化成氯仿的反应活化能国51.8KJ,因此设法降低原水中腐植酸含量量降低氯仿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6.
长江水体氯化过程中强致突变物前驱物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MX「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H)-呋喃酮」是饮用水液氯消毒中产生的一种具有强致突变性的副产物,利用一系列XAD吸附树脂和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将长江水中的溶解态有机物分离为溶解态腐殖酸类,憎水弱酸类,憎水碱类,憎水中性物类,亲水酸类,亲水碱类6种组分,分别对不同组分的有机物进行氯化处理,用GC/MS选择离子峰面积法测定产物中的MX。  相似文献   
157.
从免疫毒理学角度研究氯化三丁基锡(TBTCL)对小鼠免疫系统影响。进行了0.01~0.20μg/kgTBTCL腹腔注射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脾指数影响的实验,采用外周血液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奈酯酶(ANAE)检测法,并观察小鼠体重和脾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0.01~0.10μg/kgTBTCL增加T-淋巴细胞数、体重和脾重;脾指数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0.13~0.20μg/kgTBTCL作用5d,各指标则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说明不同剂量TBTCL对免疫系统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实验对临床免疫病症提供了创造新的诊断方法的可能性,但是TBTCL对免疫增加或抑制作用的分子机理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8.
厌氧环境中硫化亚铁(FeS)在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厌氧条件下FeS与锑(Sb)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了探究厌氧条件下FeS对三价锑(Sb(Ⅲ))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沉淀法制备的FeS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溶解性以及表面形貌。并通过条件实验,考察不同pH、初始FeS、反应时间等因素对FeS吸附Sb(Ⅲ)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描述;中性条件下Langmuir吸附模型对吸附过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饱和吸附量为380. 3 mg/g; Sb(Ⅲ)在酸性条件下的吸附可能与硫化矿物Sb2S3的析出密切相关,这可能是与FeS溶解产生H_2S反应的结果;而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FeS与Sb(Ⅲ)的反应主要与表面吸附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9.
活性炭(AC)与氯均为水处理过程中广泛使用的药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二者的接触不可避免,因此,深入研究AC对于氯化过程中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的影响对于饮用水安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了AC对于溶解性天然有机物(DOM)氯化过程中已知DBPs(包括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生成释放的影响,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技术检测分析其滤后水的未知氯化副产物及有机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DOM氯化过程中,AC存在时释放的THMs和HAAs浓度较低,但氯的衰减速率更快,这是由于AC本身的强还原性及其他氯代副产物生成导致的。进一步通过FTICR-MS分析未知氯代产物及DOM的变化发现,在2种条件下有163种相同的氯化产物,与不存在AC时对比,AC存在时生成了不同的氯化产物中有57种。此外,AC存在时CHOCl、CHONCl和CHONSCl分子式的数量减少,而CHOSCl分子式的数量增加,并且具有芳香结构的DOM更容易被转化。通过电子自旋共振谱仪(ESR)分析发现AC表面的持久性自由基激发次氯酸钠反应生成的氯自由基(Cl·)是导致氯化产物变化的主要原因。本...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