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23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771篇
基础理论   189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NOx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控制的污染物,燃煤工业锅炉是其重要来源。为了研究燃煤工业锅炉NOx的形成与释放规律,在实验室模拟了不同煤种的燃烧过程。采用原煤/焦炭燃烧法分别研究挥发分氮和焦炭氮生成NOx的反应,探讨燃料型NOx的形成与释放规律,并解释试验模拟条件下燃煤NOx产污系数和现场实测值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中烟煤、无烟煤、煤焦的NO转化率平均值分别为25.77%,22.17%和11.98%,产污系数平均值分别为4.31,5.08和2.00kg/t,高于现场实测结果核算值。燃煤工业锅炉NOx以燃料型为主,燃料型NOx的形成和释放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反应过程,由挥发分氮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焦炭氮的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煤种、温度、空气流量、粒径、氧含量等因素对4种反应各自影响及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62.
采用批式发酵法对厌氧产氢菌株Bacteria.P利用葡萄糖发酵,在底物浓度、初始pH值、接种比例等不同培养条件下的产氢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专性厌氧菌P是一种高效产氢的菌株,在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 g/L、初始pH为6.0、接种比例为1∶20时,发酵气体总产量和细胞干重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85 mL和0.836 g/L。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阜阳污水处理厂近几年来污泥产量与进水水质之间的关系,对自2007年1月份以来的产泥量与进水水质的基础数据进行了整理.并通过建立各个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图表来分析产泥量与进水水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提出一种应用于相变蓄冷冷却系统的盘管式蓄冰装置,实验研究了不同翅密度的蓄器在不同制冷剂温度下的释冷特性。结果表明:蓄冷器在释冷过程中,蓄冷盘管轴向温差大,且换热量随时间有明显的初始阶段和稳定阶段。对于固定翅密度的蓄冷器,制冷剂入口温度对换热影响较大,入口温度越高,初始阶段和稳定阶段的换热量均较高。对于固定的制冷剂入口温度,蓄冷器的释冷特性受翅密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5.
多环芳烃是我国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需要优先控制的首位有机污染物,喹啉是典型的含氮杂环芳烃,具有较大的毒性、致畸性和潜在的致癌作用。该研究利用填料型MFC对单一喹啉为燃料的产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经过6个月利用喹啉和葡萄糖作混合燃料的驯化,MFC中的阳极群落发生了改变,可以利用单一喹啉进行产电,以200 mg/L喹啉为燃料时的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2.7 W/m3。在没有外加葡萄糖可能带来的协同共代谢作用下,利用单一喹啉做燃料时,对喹啉在MFC中的降解途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喹啉为燃料时,MFC可以在不利用有机物本身作为电子受体的作用下,通过外电路的电子传递完成电子从阳极到阴极的传递而达到相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毒性有机物BPA与普通小球藻的相互影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不同浓度双酚A(BPA)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及普通小球藻生长过程对BPA的去除效能.研究表明,低浓度BPA(0~20 mg·L-1)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BPA(20~50 mg·L-1)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与BPA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低剂量BPA(<20 mg·L-1)对叶绿素含量并无明显的影响,高剂量BPA(>20 mg·L-1)造成叶绿素含量降低.在BPA初始浓度2~50 mg·L-1的范围内,普通小球藻对其都有一定的去除效能,单位普通小球藻对BPA去除速率与其初始浓度呈正相关关系.BPA投加量为50 mg·L-1时,BPA去除速率最大,且最大速率出现于延滞期与对数期之间.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纳米Fe0粒子对产乙烯脱卤菌群脱氯性能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纳米Fe0粒子与产乙烯脱卤菌群联合脱氯,并通过气相色谱、PCR-DGGE和TEM等技术手段进行相关表征.结果表明:当纳米Fe0粒子浓度为0~0.50 g·L-1时,体系的脱氯速率提高较小,低于40%,且菌种数量无明显变化;当其浓度为0.50~1.00 g·L-1时,体系的脱氯速率由0.31μmol·h-1提高到0.77μmol·h-1,体系的脱氯速率提高了60%,部分DGGE条带消失,多样性减少.TEM结果显示,产乙烯脱卤拟球菌在与纳米Fe0粒子接触部位有轻度破损,但细胞没有破裂.纳米Fe0粒子浓度较高时对产乙烯脱卤菌群的脱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会使产乙烯脱卤菌群物种多样性减少.  相似文献   
68.
高效聚磷菌Alcaligenes sp. ED-12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除磷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经典的微生物筛选方法,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高岐村某排污口淤泥中分离出1株高效聚磷菌,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了菌株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产碱杆菌,将其命名为Alcaligenes sp.ZGED-12.理化因素实验显示,在以乙酸钠为碳源、NH4Cl为氮源,当C/N为3∶1,pH为8.0,温度和摇床转速分别为35℃和100 r·min-1时,该菌株的生长状态最好,对磷的去除能力也最强,最高除磷率可达80%.此外,该菌株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磷,当磷浓度超过45 mg·L-1时会产生抑制效应.同时,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盐(SA)制备了聚磷微生物固定化小球,并考察了菌球对氮磷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氮磷的去除包括固定化材料的吸附作用及微生物的生长利用和/或贮存,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了明显的改观。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以来,印制电路板行业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生产电路板的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污染,这些污染源将会影响到环境。为此在印制电路板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污染进行清洁化的生产,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加快印制电路板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对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的环节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一些在印制电路板生产中的清洁生产技术,希望给相关的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0.
本文通过分析装饰电镀工艺的流程和产污特点,进而分析了此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提出了几点清洁生产方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