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36篇
综合类   372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95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论环境移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环境恶化,部分区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人口迁移类型-环境移民。环境移民是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本文对环境移民的概念,要素和实持作了初步探讨,并艰广西移民的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2.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从4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最本质的创新是改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和谐关系,中国将人口科学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是跨世纪的国略。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揭示了人口、环境与发展变得和谐的现实可能性;判断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高低,可由5个基本要素衡量,其社会应具备5个特征,以朝着更加均衡、和谐、互补的方向进化;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矛盾是持续圈与行为圈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3.
东营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属黄河人海口的三角洲地区,城区面积69km^2,辖区人口约54万。东营市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  相似文献   
124.
长周期视角探究人口流动网络规律、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对于认识人口流动与区域均衡发展之间的逻辑关联、促进地区间经济和人口均衡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基于1990年以来的全国人口普查和1%抽样调查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91—2020年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网络演变特征进行多期比较和态势研究,利用QAP分析方法识别人口流动网络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长周期视角下,人口流动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省际人口流动网络“迁出地-迁入地”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流动路径。网络格局已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高度集聚转变为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与人口分散回流至中西部地区并存的趋势。(2)省际人口流动网络结构正在经历“由疏到密”“由单向流动为主转变为双向流动为主”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空间对称的人口流动网络结构。(3)省际经济差距奠定了网络节点地位与权力的初始分布格局,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人口流动网络的发展走势。短期内,省际人口流动网络的中心度等级不会产生根本改变。(4)人口流动网络的形成与演变归因于省际差距、时空社会网络以及地理距离等多种因素。人口流动网络在时空社会网络的作用下持续发展,省际差距形成的人口流...  相似文献   
1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继续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但城市环境质量却不容乐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集、机动车数量增加、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等都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统计数据显示,至201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环保专家表示,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6.
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是中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目前,居民食品消费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同时也是制约“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根据199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碳足迹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年均达到23.26亿t,占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0.51%。(2)近30年来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持续高于农村居民,但近10年来差异逐渐缩小;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主要来自动物类食品,尤其是水产品、猪肉与牛肉,2015年以来动物类食品消费碳足迹逐渐超过植物类食品成为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已全面进入动物类产品主导的时代。(3)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动物类食品消费量均有所上升,但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猪牛羊肉消费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禽肉及蛋奶制品消费比例均大幅上升,说明目前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4)蔬菜及干鲜瓜果消费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27.
柴俊勇 《劳动保护》2014,(12):28-30
<正>上海是一个拥有6 787 km2面积和2 400万常驻人口的特大型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规模的扩张和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公共安全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上海轨道交通路程达到538km,拥有330座车站,全线列车规模达3 500辆,地铁客运最高峰值938万人,12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有近2万栋,水、电、气、油等地下管网设施长达10万多km。此外,随着轨道交  相似文献   
128.
法国国土面积55万多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780万。约有250万个企业,其中大多数是10人以下的小企业,每年因工死亡人数为7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129.
<正>"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2012年4月,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13年是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根据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已在2012年出现,这将对  相似文献   
130.
正印度与中国比邻而居,自古互通商贸文化。目前同为新兴国家,世界人口大国,亚洲格局的重要一员。然而,印度却拥有与中国不一样的文化。古老的恒河水养育出悠久的印度文明,也给印度蒙上一层云雾似的神秘面纱。这个谜一样的国度,让人产生无数的疑问,吸引着满怀好奇的人们前来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