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生态文明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迈人工业社会以来,通过工业化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并积淀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但随工业文明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引发了世界性的生态危机。为了化解危机,使经济和社会得以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旧的文明模式进行扬弃,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以信息文明为手段把人类推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2.
杨新立 《绿叶》2011,(6):64-69
生态批评考察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审视人类文明。以征服和控制为本质特征的人类文明,把自然视作征服的对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类自身征服欲望而被异化,这就注定了现代文明的宿命。  相似文献   
13.
牛文元 《绿叶》2010,(12):22-25
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是21世纪人类文明登上新台阶的必然体现,也是发展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必然选择。中国未来30年仍将是高速增长的30年,充分认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对于制造业的创新和提升,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突破瓶颈的整体构想。推动绿色制造,维系发展质量,实现发展公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肆虐与征服     
丁学良 《环境导报》2003,(11):27-28
历史上最重要的传染病之大规模流行,都是人类文明进化带来的。它们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付出的非常惨重的代价,是对人类本身提出的严峻挑战。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方式的进步,人类不断征服疾病.并获得更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但细菌病毒也在进化。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我们要加速建设现代化的公共卫生系统,尽快建立应对可能突发的、有  相似文献   
15.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发表的报告书指出,从人类明开始8000年间世界自然林已有2/3消失。以气候、地形等为参数用计算机测算,8000年前森林面积为80.8亿公顷,现在只不过30.44亿公顷。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前言中指出“能源是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目前,全球市场能源消费继续增长,一次性能源越来越稀缺。为稳定能源供给,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将能源稳定作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来对待。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人类文明转型的高度,分析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探寻了再生资源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间的内在联系,剖析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典型特征,并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再生资源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开展思想文化工作,需要回答什么是人、什么是最美的人、如何培养最美的人、如何认识人的现实环境等问题。当前社会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变化对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挑战,提示我们要对"人"的问题加强研究。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人的升华、人类幸福和实现幸福途径的思想,就是把握住了引导人类进步的方向和阶梯。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明的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地球生物经历了五次大灭绝:第一次生物大灭绝的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第二次生物大灭绝的时间为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第三次生物大灭绝的时间为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的时间为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  相似文献   
20.
李再勇 《环境保护》2013,41(2):21-23
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历经了农业文明一工业文明一生态文明的重大转型.伴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既成为文明进步的象征,又成为影响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从全球来看,城市占据世界2%的土地面积,却消耗75%的能源、60%的水资源和排放80%的温室气体.如何实现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在新一轮社会转型期面临的重大课题.贵阳和泛珠三角省会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践行者,需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尽快实现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生态强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