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4篇
  免费   813篇
  国内免费   1394篇
安全科学   2487篇
废物处理   513篇
环保管理   1282篇
综合类   7188篇
基础理论   641篇
污染及防治   1136篇
评价与监测   827篇
社会与环境   248篇
灾害及防治   349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982篇
  2013年   663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601篇
  2003年   685篇
  2002年   507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255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化学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对有机废水治理中的各种化学氧化技术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红枫湖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沉积学原理,采用Lars Hakanson指数法对红枫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其潜在生态危害性较轻。  相似文献   
103.
非点源污染     
Alm  AL 汪达 《环保科技情报》1993,(4):12-12,20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绿色制造评价系统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绿色制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制造评价是保证工业产品制造“绿色程度”的关键技术.本文论述了绿色制造及其评价系统和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价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7.
改进的高密度污泥法是一种处理含有大量锌和氰化物的高炉废水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铁加入高炉废水中以分解锌——氰化物络合物,用高密度污泥法使锌呈氢氧化锌,氰化物呈亚铁氰化物沉淀析出。试验室结果表明,对于含锌达70mg/L,含氰化物达30mg/L的高炉废水,加入可溶性铁可使可溶锌浓度降低到0.3mg/L以下,总氰化物浓度降低到2.0mg/L以下。浓缩池浓浆的污泥密度可达到10~25%(含固体),从而使处理费用降至最少。  相似文献   
108.
ICP—AES方法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且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干扰少等优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样品的测定。对于工业污水的测定,只需对水样作简单处理(或不处理),即可同时直接测定多种元素。我们利用国产仪器,以ICP—AES技术直接测定了电镀废水中Cr、Cd、Pb、Zn、Cu和Ni 6种元素。实验结果表明,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基本满足电镀废水测定的要求。实验部分一、仪器与试剂(一)仪器与参数1.ICP—D型高频等离子体发生器频率:31+4MHz,最大输出功率:3.5kw,阳极电流:0.85A,阳极电压:3800V,栅极  相似文献   
109.
等速电泳是利用电化学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新技术。1985年.J.Vacik报道了井水和废水中 Cl~-、NO_3~-、SO_4~(2-)的测定。J.C.Reijenga报道了重水中金属离子的测定。本文对前导电介质、尾随电介质、仪器参数等方面作了探  相似文献   
110.
在以苛化法制烧碱的制碱企业,每年要产生大量的碱泥。文中从碱泥性质入手,介绍了利用碱泥生产内墙涂料的有关碱泥预处理、化学配方及涂料性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利用碱泥生产内墙涂料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性能好等优点,为碱泥的处理、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