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347篇
综合类   856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5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又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责无旁贷。在中国发展低碳排放经济和低碳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全国社会的普遍关注。2007全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表了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的报告结果,指出了气候变暖是事实,人的活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62.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使得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低碳经济的提出成为了目前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策略,而发展中国家在进行低碳技术引进时常常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本文从"公地悲剧"角度解析气候变暖的经济学根源,从"反公地悲剧"角度揭示低碳技术转让过程中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为借口制造技术壁垒的经济学缘由。  相似文献   
63.
文章结合当前国内外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发展形势,指明了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路线以及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4.
<正>低碳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唯一选择。低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现代化实践的必然选择。推进低碳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推进低碳发展,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低碳发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5.
随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不平衡,整体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困难,为有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低碳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地区距离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尚有较大差距.由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其低碳经济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低碳发展策略选择,以有效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66.
以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淀粉聚己内酯(PCL,polycaprolactone)共混物(SPCL5),研究了其浸出性能及吸水性能,并在序批试验中研究了其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特性。结果表明,SPCL5颗粒前3 d浸出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后逐渐降至1.31 mgL。SPCL5颗粒吸水率在1 d左右达到饱和,约为30.97%。SPCL5可作为固体碳源用于去除低碳氮比(CN)水中的硝酸盐。以活性污泥接种时,SPCL5颗粒在1 d后就有显著的脱氮效果。驯化结束后,SPCL5颗粒的平均反硝化速率(以N计)为0.020 8 mg(g·h)。剪切力是影响反硝化速率的重要因素,转速从70 rmin提高至140 rmin时,平均反硝化速率提升近1倍,达到0.040 3 mg(g·h)。进水NO3-N浓度为15~50 mgL时对反硝化速率无显著影响,反硝化为零级反应。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利用后的共混物中淀粉和PCL均发生了降解。  相似文献   
67.
以人工配制高氨氮低碳氮比(C/N)废水为进水,采用膜生物工艺,通过控制亚硝化池内温度为28~30℃,溶解氧浓度为0.5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pH为7.8~8.0,进水氨氮浓度为200 mg/L、CODCr为40 mg/L,在亚硝化池中成功实现了C/N为1∶5条件下废水的亚硝化。经过14 d的运行时间,污泥龄控制在100 d,在膜生物反应器(MBR反应器)中得到了稳定的亚硝酸盐氮积累。将氨氮浓度分别提高至400和800 mg/L的情况下,其亚硝化菌的耐受浓度负荷冲击能力均较强。  相似文献   
68.
利用UAFB反应器富集培养了厌氧氨氧化细菌,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厌氧氨氧化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RT对厌氧氨氧化系统影响较大,当HRT为4 h时,系统出水NH4+-N、NO2--N去除率降至65%~60%,出水浓度则分别为15 mg/L、20 mg/L,表明过短HRT会导致含氮污染物去除不完全;HRT为6 h时,系统中NH4+-N去除率均在95%以上,出水NH4+-N≈1 mg/L。系统中NO2--N去除率均在92%以上,出水NO2--N≤5 mg/L;当HRT继续延长至10 h,去除效果无明显变化,出水NH4+-N≈1 mg/L,NO2--N≤5 mg/L,NO3--N平均5.6 mg/L。因此,在该研究中HRT为6 h效果最佳,总氮容积去除负荷为0.57 kg/(m3·d),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器氨氮去除量、亚硝态氮去除量和硝态氮生成量之比为1∶1.19∶0.39。  相似文献   
69.
以上海市某商务区为例,分别计算并比较区域型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楼宇型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以及江水源热泵系统等不同规模、不同配置下的能源系统规划产生的节能、环保、经济等效益,探索低碳城区能源系统的顶层设计思路及方法,同时为决策服务。结论如下:区域型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节能减排效益最明显,预计1年可节约标煤量约14 916 t,同时可减少CO2排放40 325 t,减少NOx排放约241 t,减少SO2排放约394 t,减少烟尘排放约165 t,但此类型能源站的投资也最大,约为11.9亿元,投资回收期为12.9a,同时还存在现实政策瓶颈可能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发挥。建议结合地块开发逐步建设并形成"中心站+卫星站"的区域型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以实现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70.
针对碳氮比小于7的污水,其碳源不能满足硝化与反硝化的要求这一问题,通过改变SBR工艺的运行方式、调解工艺参数等技术手段,使其能够达标处理此类工业废水,并通过某淀粉厂的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采用改良的SBR工艺可以对低碳高氮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