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5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1658篇
安全科学   508篇
废物处理   152篇
环保管理   331篇
综合类   3894篇
基础理论   545篇
污染及防治   857篇
评价与监测   276篇
社会与环境   265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焦化水NH_3-N、COD降解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大陆 《环境工程》1993,11(3):6-11
本文系鞍钢环保研究所、鞍钢化工厂和鞍山焦耐设计院的中试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作为鉴定材料之一于1991年通过部级鉴定。本文主要报道了应用A—A/O脱氮流程处理焦化污水氨氮、COD降解技术,处理指标均优于常规的活性污泥法。该技术对焦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特别是原有生物脱酚装置的改造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UV/TiO_2/H_2O_2法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降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冬梅 《环境工程》2003,21(4):23-24
用UV TiO2 H2 O2 法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降解的实验表明 ,当TiO2 、H2 O2 的投加量分别为 2 0g与 1% ,反应时间为3h时 ,CODCr、Oil、Ar OH、NH3 N、S2 -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 73 %、83 %、86%、5 0 %、10 0 %。此处理工艺具有除臭、除色、快速高效、不产生污泥等优势。实验过程探索了TiO2 、H2 O2 的用量对各污染物降解率的影响 ,并设计了有实用意义的反应器  相似文献   
103.
垃圾渗滤液的混疑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复合混凝剂(90%PAC 10%PAM)及试剂A(一种壳聚糖)等4种混凝剂在不同pH及不同投加量的情况下.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及试剂A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PACPAM。在pH值5.5和8时。复合混凝剂投加量为400mg/L时。COD的去除率分别为38.63%和37.84%:试剂A在pH为8.投加量为100mg/L时。对COD的去除率达到39.85%。  相似文献   
104.
GIS/ES技术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探讨了GIS/ES技术应用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的可行性及途径,指出利用GIS/ES技术建立的事故应急管理系统有效地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智能化管理和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05.
臭氧——生物活性炭饮用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水处理工艺在松花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在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同时对加氯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360多种常见化学物质的CODcr,CODmn,BOD5,TOD和TOC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邦 《环境科技》1989,9(2):91-108,37,105,106
  相似文献   
107.
108.
阳离子型聚合物对低温低浊水的絮凝效果与形态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絮凝-深床直接过滤工艺,以西安市曲江水厂低温低浊水质为原水(水温低于10 ℃,初始浊度低于10NTU),投加阳离子型聚合物(简称CP)作主混凝剂或助凝剂,借助分形数学理论与图像分析技术,对滤料粒径、原水浊度、原水温度、药剂种类、聚合物分子量及投加量、混合强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不同药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作用机理、絮凝形态学特征以及絮体结构的分形特性.结果表明,①当温度低于4 ℃、初始浊度小于4NTU时,不宜单独采用Al2(SO4)3或PAC作为絮凝剂;当温度为4~10 ℃、初始浊度小于10NTU时,如果只投加Al2(SO4)3或PAC作为絮凝剂,宜用细砂滤料过滤;低温低浊条件下,无机混凝剂形成的絮体粒径小、结构松散脆弱、有效质量密度低、沉速慢,但表征絮体分形特性的分维值较高.②CP作絮凝剂能显著改善低温低浊水的絮凝效果与过滤性能,但混合强度需增大,宜用粗砂滤料过滤;③单独用CP作絮凝剂时,宜投加分子量较低的弱阳性聚合物或投加低剂量较高分子量的强阳性聚合物;CP用作助凝剂时,能显著减少主混凝剂用量,但宜投加强阳性聚合物或增加弱阳性聚合物的剂量.④CP兼备电性中和与吸附架桥絮凝作用,能形成粒径较大、吸附性能与过滤性能良好的网状絮体构型,其有效质量密度高,产生的污泥量少,污泥沉降速度快,脱水效果好,但分维值低.⑤各种水处理药剂的处理效果为:Al2(SO4)3(或PAC) CP>CP>PAC>Al2(SO4)3,这种差别由絮体的形态学特性与构型特征各异引起.  相似文献   
109.
张超  张玲凤 《环境科技》2006,19(Z2):163-164
对智能仪表的使用和维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指出使用智能仪表的优点及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并对仪表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0.
德国MERCK公司制造的COD测定仪器在我国环保行业、科研院所的水质监测工作中应用广泛,但配套试剂价格昂贵,限制了该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了高量程(100~1500mg/L)和低量程(25~100mg/L)COD替代试剂的开发方案。通过实验,确定了两个量程下COD替代试剂中K2Cr2O7、H2SO4-Ag2SO4、HgSO4的浓度和投加量以及测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量程和低量程范围内,使用COD替代试剂的测试结果与MERCK公司配套试剂的测试结果比较相符,反应时间也可缩短至3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