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上海LNG接收站工程为例,首先分析火(核)电厂、LNG接收站排放温(冷)排水、余氯水和取水机械卷载效应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通过排水水团降温过程与余氯水团消散过程分析,探讨消减负面影响的工程环保措施和设计原理.结果表明,冷排水水团在扩散中,首先完成升温过程,此时水中余氯成分尚在,可以在取水口附近水域建立余氯屏障,减少对工...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法处理含盐染料废水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电化学法处理含盐染料废水的可行性及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电化学法对废水的色度和COD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电解过程中余氯的产生对色度和COD的去除有决定性作用.实验确定的高浓度含盐废水电化学处理条件为:电流密度0.017A/cm2,电压10.3V,平均电导率12.35ms/cm,电解60min,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99.8%.电解过程无难以继续反应的中间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目前给水管网中常用的3种塑料管材,未增塑聚氯乙烯(uPVC),聚乙烯(PE)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在输配水过程中有机物的释放规律.通过静态管段实验模拟给水管网中不同输配水状态,选取总有机碳(TOC)为综合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塑料管材中有机物随时间的迁移释放特性,并分析了管材有机物释放对管网水中余氯消耗的影响.随着管材输配水次数的增加,uPVC管释放至水中的TOC浓度和TOC释放速率分别在0.03mg/L和0.04μg/(d?cm2)以下,而PE管和PPR管在输配水过程中TOC的释放浓度和释放速率在初期最大[PE: 0.19mg/L,0.25μg/(d?cm2);PPR:0.07mg/L,0.09μg/(d?cm2)],且后期递减并趋于平稳[PE:0.03~0.08mg/L,0.05~0.10μg/(d?cm2);PPR:0.01~0.03mg/L, 0.01~0.04μg/(d?cm2)].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不同管材释放的有机物浓度持续升高.不同管材有机物的释放能力排序为:PE>PPR>uPVC.各管材的有机物释放特性直接影响管网水的余氯消耗特性,且管材的有机物释放量越多,管网水的余氯消耗越快.PE管的使用易引起水体有机污染问题.本研究明确了3种常用塑料管材的有机物释放规律,将进一步为与塑料管材安全性能评价相关的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模拟配水管网中管材和余氯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环状生物膜挂片反应器(BAR)模拟实际管网,研究了有氯、无氯2种原水情况下,镀锌钢、铸铁、不锈钢、PE、UPVC5种管材上细菌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最大细菌数,镀锌钢>铸铁>UPVC>不锈钢>PE;在无氯原水的试验中,达到单位面积最大细菌数所需天数,镀锌钢>(铸铁、不锈钢)>UPVC,PE管上细菌没有较大增加.加氯可控制镀锌钢、PE、UPVC上细菌的生长速度,此外,3种金属管材会发生锈蚀,引起水浊度、色度上升;PE是防止微生物在管壁生长最理想的管材;不锈钢则是值得选择的金属材料.  相似文献   
15.
某市给水管网中铁释放现象影响因素与控制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针对某市管网水中铁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管垢向管网水中释放出的铁是管网水中铁超标的主要原因.研究中发现铸铁管和镀锌钢管中管垢的主要化学组分为铁.在给水管网中,管网水的溶解氧和余氯浓度低时,对应的管网水中铁释放现象严重,其原因是还原条件使管垢表面的致密钝化层被破坏,造成二价铁的大量释放.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给水管网中铁释放和“红水”现象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机械卷载和余氯对渔业资源损失量评估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火(核)电厂、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排放余氯水和取水机械卷载效应均对渔业资源带来影响.本文以LNG接收站工程为例,依据2004年5、8、11月和2005年5月评价水域渔业调查资料,采用渔业资源尾数密度(包括鱼卵、仔鱼生长形成的部分)、受影响的面积和鱼类商品体重的乘积作为计算模式,评估机械卷载和余氯对渔业资源的损失量.结果表明,LNG接收站余氯和机械卷载引起的渔业资源损失量为176.0t/a.本文所采用的评估方法,有助于解决海洋工程影响渔业资源数量评估的实践问题,对渔业资源物损评价标准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消毒法处理回用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电化学方法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消毒的可行性,采用人工配水,在近似城市污水厂二沉池出水含菌量与含盐量的水质下,研究不同的运行条件下的杀菌效果。为电化学方法应用于中水回用消毒环节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氯离子废水COD的吸收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法基于可定量测定K2Cr2O7和Cl-的反应产物Cl2这一原理,在用吸收装置吸收Cl2后,用碘量法测定余氯,从而消除氯离子的干扰.本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9.
污水处理后的余氯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新  郭建军 《环境保护》1991,(11):17-17,7
氯能大规模控制病原微生物而具有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因此,氯化法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消毒方法而被广泛应用于医院污水处理。同时,液氯和次氯酸盐作为强氧化剂也较多地用于含氰、酚等工业废水处理。氯化法处理后的外排污水每升含有数毫克至数百毫克的余氯。这样高的余氯含量对渔业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美国规定对饲养鳟鱼的水体,总余氯不得超过0.002mg/L,对其他水生生物(如鱼类、贝类等)不得超过0.01mg/L。近几年因消毒后的医院污水直接排入渔塘、水库、湖泊造成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余氯在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再生水中的衰减规律,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差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余氯衰减过程的有机物变化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表明,再生水中的余氯衰减迅速,加氯前0.5 h内的氯消耗占8 h内氯消耗的50%以上.混凝出水水样的余氯衰减速率大于超滤出水和臭氧出水.加氯后,混凝出水和超滤出水的紫外-可见吸收差光谱在230 nm和280 nm附近出现特征峰,表明余氯衰减过程中,水中具有不饱和键和生色团的物质被破坏.臭氧出水在波长230 nm附近出现特征峰.加氯使再生水的荧光强度减弱,混凝出水中腐殖质类物质荧光强度的降低程度大于超滤出水和臭氧出水,表明该类物质可能是影响余氯衰减速率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