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346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ORBAL氧化沟在炼油污水处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石炼污水处理场采用ORBAL氧化沟做为二级生化处理设施的成功经验,并对ORBAL氧化沟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二沉池的运行机理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分析了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危害机理,给出了几种振动源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有关因素对振动危害的影响,及施工中应采取的相应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23.
长炼第二污水处理场氧化沟工艺运行小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臭伯尔氧化沟池容大,停留时间长,运行稳定,对氧化沟污泥培养及开工运行进行了小结,并结合运行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4.
以西宁市东川北侧北山寺—中庄间泥石流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为基础,以流域面积、沟谷长度等11项因素为背景参数,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泥石流沟进行判别与危险程度评价.其计算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对监测和整治泥石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26.
郑武 《劳动保护》2006,(3):82-83
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的燃煤主要采用自备专用车运输,为此设置了卸煤沟。卸煤沟上有2股作业线,每股卸车线有效长度为650m,作业线长度为167m。一期工程设2个常备煤场,单个煤场面积约为171m×46m,堆高为12m,单个常备煤场存煤量为4万t,2个煤场可贮煤8万t左右。输煤系统采用AB路双系列布置,煤沟至煤仓共5段皮带,4级转运站,各级皮带落差7~25m不等。1.粉尘治理前系统状况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输煤系统在设计施工时,由于国内对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办法正在探索之中,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虽考虑到粉尘治理问题,但设备选型不合适,无法达…  相似文献   
27.
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子洲径流站和离石王家沟试验站的径流场观测资料为基础,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中高含沙水流特征与地貌因素及重力侵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坡面的地貌垂直结构和由此所决定的侵蚀作用垂直分异,对坡面高含沙水流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高含沙水流形成于峁坡下部和沟坡,并在各级沟道中进一步发展。坡度对高含沙水流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如果侵蚀过程以溅蚀、面蚀、细沟侵蚀为主,不发生切沟及显著的重力侵蚀,则存在着一个坡度临界值,大于此值后,含沙量反而减小。重力侵蚀对坡沟系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强烈的重力侵蚀的参与,高含沙水流的沙峰滞后于洪峰,落水阶段的含沙量常常大于同流量下涨水阶段的含沙量。  相似文献   
28.
《环境教育》2004,(11):79-79
二、三年前《四川日报》和《中国技术市场报》分别从“绿野腾蛟龙”、“奥运冠军唐琳故乡腾起一条龙”报道了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崛起于青山绿野间的黄荆沟水泥厂.经过10余年拼搏,荣获省工业经济效益与500强企业殊荣。“黄荆”牌水泥被评为“知名商标”,厂长曾祥忠也被评为市劳动模范的事迹。  相似文献   
29.
四川汶川茶园沟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2003年8月9日四川汶川县茶园沟泥石流造成了1人死亡,10人失踪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泥石流是由于短历时高强度的大雨激发而形成的.泥石流最大流速为10.8m/s,泥石流洪峰流量为999m3/s,冲出物方量约为5万m3.茶园沟流域内松散固体物质的密度为2.18 g/cm3,含水量为10.7%,空隙率为28%,塑性界限和流性界限分别为18.8%和32.5%,一遇大雨或较长时间的降雨就极易形成泥石流.茶园沟属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中度危险的泥石流也造成了严重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这主要是由于受灾对象,即易损性的特性所决定的.茶园沟泥石流的防灾减灾措施,一是要实行封山育林,停止开矿弃渣;二是要提高公路桥梁的防洪标准,合理布局水利水电设施.  相似文献   
30.
对地质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受灾体价值和受灾体价值损失率为基础开展评价,并提出6类直接经济损失评价因子与计算方法;对间接经济评价提出7类评价因子和计算方法。对历史上云南省大关县黄葛沟泥石流灾害开展了实例研究,得出一次地质灾害的经济损失值较为严重,为后续的减灾防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