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4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662篇
安全科学   241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287篇
综合类   2199篇
基础理论   374篇
污染及防治   443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工业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稳定化修复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企业的搬迁遗留了很多污染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是主要的污染物。主要介绍了我国东部地区某金属加工厂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工艺、修复后土壤的养护、二次污染防治和工程项目验收等。工程的成功实施表明异位稳定化技术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是有效的,可为其他同类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2.
螯合剂-油菜联合修复对镉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螯合剂-芥菜型油菜修复镉污染土壤中,不同浓度的3种螯合剂EDTA、EDDS和草酸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螯合剂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总Cd去除率,其中EDTA的效果最好,最佳浓度为3 mmol/kg,此时土壤总的Cd去除率高达74.57%。EDTA诱导下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显著提高,低浓度EDDS和草酸处理,蔗糖酶活性明显提高,但浓度较高时降到与对照组相当的水平;EDDS和草酸的施用对脲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3种螯合剂诱导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受到轻微抑制,但变化不显著。仅在施加EDTA的土壤中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总Cd含量显著负相关,其他处理中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与土壤总Cd含量的相关性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3.
土壤有机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农业的发展改变了自然界的原有状况,为追求高产而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有机物污染日趋严重。此外,工业生产、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畜禽养殖及居民生活等也产生了大量有机污染物,使土壤有机物污染进一步加剧,土壤有机物污染的修复日益迫切。土壤污染修复是指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吸收、降解、转移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包括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以及生物修复技术3种方式。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技术因其安全、无二次污染及修复成本低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污染物修复主体的不同,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其联合修复技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土壤污染生物修复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最具应用和发展前景的生物修复环保技术。文章重点阐述了国内外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原理、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优缺点,并对污染土壤的动物修复技术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可为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在土壤之中,铅物质特有的溶解度并不大,很难快速迁移,滞留时段偏长。铅不可被降解,污染周边环境,它带有潜伏的特性。溶解了铅的这种土壤,变更了固有的酶活性、微生物特性等,污染区段水体。为此,有必要辨识铅污染关联的若干疑难,在这种根基上,摸索最为适宜的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995.
我国目前土地修复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工作的过程和修复的技术方法以及修复的制度都需要不断的予以完善。本文在简要介绍当前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工艺流程和修复技术,以及加强污染场地监管、明确修复责任主体、完善场地污染修复审批等制度建设,旨在更好地推动污染场地和修复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6.
低分子量有机酸是一种带有一个或多个羧基功能团的低分子量碳氢氧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尤其是根际土壤中,且其在植物-土壤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尤其是对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此特点,有机酸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因此,本文介绍了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机酸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以期推动今后在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97.
多氯联苯是一种分布范围广、自然降解时间长的氯代有机污染物,如何对受多氯联苯污染的土壤进行有效的修复,这一直以来都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国内外土壤环境技术领域的研究中,主要是化学修复、物理工程修复、生物修复等技术,其中生物修复是相对较好的方式,本文主要介绍生物修复中的植物修复,了解植物修复的概念、过程、效果等,并对今后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发展趋势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8.
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石油对土壤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石油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出现,研究石油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究石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等相关问题,供技术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9.
山东LNG接收站在投产前夕发生LNG管道泄漏,针对管线泄漏制定了四套方案,并从作业安全性、修复质量、修复速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在泄漏部位增加1吋法兰短管,焊接完成后法兰封堵的方案进行泄漏处理,顺利完成修复并按时投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的铅污染生物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许多城市、农田土壤和水体中铅(Pb)污染十分严重,严重危害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本研究以摇瓶批量实验研究了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诱导碳酸钙共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缩写为MICP)修复Pb污染的技术.分析了pH、pb2+和Ca2+浓度对细菌生长及去除Pb的影响.实验表明P.stutzeri可耐受较高浓度的Pb,在初始Pb浓度为0.01~0.5 mmol/L下,Pb去除率在97%以上.大部分Pb以微生物诱导形成碳酸钙时共沉淀去除.MICP技术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Pb污染的修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