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传统水质监测方法耗时且费力,而基于高光谱的水质监测技术可实现对水质的快速、直观、原位监测。以扬州古运河三湾段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成像仪与水质走航监测船相配合,采用空地协同模式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对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IMn)4个水质参数进行定量反演研究。结果表明:该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91%~97%;拟合效果依次为NH3-N>IMn>TN>TP;各指标反演误差绝对值为0.2%~4%。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城市河道水质分布情况,适用于城市水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72.
基于Bayes误差修正的我国能源消费需求组合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能源需求系统的复杂性,为了更科学地分析相关经济因素的变化对我国能源需求的影响效应,本文首先利用通径分析法分析了能源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能源需求的直接与间接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全国总人口、能源消耗结构是决定能源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增长为能源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能源消费结构为能源需求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考虑了多重共线性和预测有效性问题,分别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LS)及趋势外推的单一预测模型,然后基于最优组合预测理论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LS)——趋势外推组合预测模型。最后,利用Bayes计理论得到了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和组合预测的区间估计。结果表明,利用预测误差的Bayes估计来修正组合预测的结果,将得到更为精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73.
无磷洗涤剂的发展与其标准修改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瑾 《化工环保》2004,24(Z1):464-466
通过对几种无磷洗涤助剂的性能及无磷洗衣粉标准的分析,提出只有提高无磷助洗剂的性能才能提高无磷洗衣粉的洗涤、去污性能,而现行的无磷洗衣粉标准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4.
SBR工艺出水浓度受进水浓度(COD、NH3-N)及曝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多层相关性。尝试从统计学角度用偏线性最小二乘法对SBR系统进行描述性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SBR系统进行解释性描述。在对SBR工艺工况进行充分的观察和认识,对其要素内在联系进行辨识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SBR出水浓度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75.
通过同源重组成功地敲除了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DLL-E4菌株的偏三苯酚1,2-双加氧酶基因(pnpC).pnpC插入失活菌株DLL-△pnpCl失去了降解对硝基苯酚(PNP)和对苯二酚(HQ)的能力,而pnpC敲除菌株DLL-△pnpC恢复了利用PNP和HQ的能力,但是降解速率降低.在不同硫酸铵分级梯度下PNP和邻苯二酚分别诱导的DLL-E4和DLL-△pnpC粗酶液对邻苯二酚的降解活性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恶臭假单胞菌DLL-E4中除pnpC参与PNP降解代谢过程外,还存在另一个双加氧酶替代了敲除的pnpC的功能,使得DLL-△pnpC代谢PNP的过程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76.
张柳柳  刘睿  郑达燕  郑财贵  张静 《环境科学》2023,44(10):5511-5523
土地利用可向河流直接输送陆源有机质直接影响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丰度,也可通过增强河流营养负荷间接加强DOM的本地生产.研究基于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技术研究雨季(7月)芙蓉江河流DOM组分特征和空间分布,并采用相关分析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辨析和量化多尺度下土地利用对DOM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对DOM的直接影响普遍强于间接影响.不同DOM组分对水体营养状况和土地利用的响应各异,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更易受水体营养状况影响,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则对土地利用更为敏感.土地利用对DOC和CDOM的直接影响强度随空间尺度略有波动,但总影响强度无明显的空间尺度差异,对FDOM的直接影响强度在河段500 m缓冲区尺度最大,且随尺度增大而降低.旱地、城镇用地、其它建设用地、斑块密度(PD)、边缘密度(ED)和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为增加河流DOM丰度的典型土地利用指标,水田、灌木林、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合度指数(AI)为有效减少DOM丰度的典型土地利用指标.总氮(TN)、硝态氮(NO3--N)和溶解性总磷(DTP)与土地利用和DOM密切相关,即氮、磷元素在"土地利用-河流DOM"中有着重要的"中介"作用.FDOM可作为衡量近河段土地利用直接向河流输入陆源有机质强弱的指示参数.  相似文献   
77.
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表面接枝超支化聚合物聚乙烯亚胺(HPEI),并通过环氧丙醇与氨基的开环反应在PVDF膜表面形成高密度的多羟基结构,实现PVDF膜的亲水改性.实验对膜的表面亲水性、抗粘附性能和抗污染性能进行表征,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膜与污染物探针之间的粘附力以进一步探究改性膜的抗污染机理.实验结果显示,改性后,PVDF膜的接触角从85°减小至42°,润湿时间从20s缩短至10s,表面亲水性显著提高;在静态吸附实验中,改性膜表面粘附的蛋白质和多糖数量明显减少;在动态污染实验中,改性膜的水通量恢复率(FRR)较高,不可逆通量下降率(IFR)较低,说明其较强的抗污染性能.AFM界面粘附力的测试结果表明污染物探针与改性膜面的粘附力较弱,进一步证实改性膜表面丰富的亲水基团以及超支化结构的位阻效应可以有效改善PVDF膜的抗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78.
王国新 《林业劳动安全》2013,26(1):38-39,46
针对焊接带磁性的油管时,磁偏吹对焊接质量的不良影响,根据磁偏吹产生的机理、原因及危害,结合实际工作环境和条件,提出了解决方法,经现场实践,较好地保证了管道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在适量铍试剂Ⅲ存在下,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TPPS4)与Zn(Ⅱ)、Cu(Ⅱ)、Fe(Ⅲ)、Cu(Ⅱ)、Pd(Ⅱ)的共同显色条件,提出了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计算程序测定上述5组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总结了国内外常用在用汽油车的排气检测方法,以工况解析的方式分析了常用在用汽油车的检测工况,提出了以偏差率来评定检测工况的相关性,并得出了TüV-A、IM240与型式认证相关性较高,IM195与GB18352.3-2005全工况的相关性较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