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294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446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为了提高高压静电分选Ag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的效率,寻求可产生较佳分选效率的电压、转速、极间距和电晕线角度。采用自制的线辊式静电分选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Ag与PET的分选效率。结果表明:将Ag与PET从二者混合物中有效分选出来的电压为25~30k V、转速为60~75 r/min、极间距为60~70 mm、电晕极角度为50~60°;当电压为30 k V、转速为75 r/min、电晕极距离为70 mm和电晕极角度为60°时,Ag的分选效率达到了最大值为99.60%,PET的分选效率也达到了最大值为99.98%,为线辊式静电分选机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水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属于尼泊金酯类物质,是一种典型的新兴环境污染物.本研究通过制得不同热解温度(300、500和700℃)下的小麦秸秆生物炭(分别表示为BC300、BC500、BC700),对水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进行间歇吸附.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升高会导致生物炭表面疏水性增强,且引起零电荷点从8.37升至9.42.溶液初始p H值由8升至12时,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去除率显著递减;此外,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强会导致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去除率的下降.生物炭吸附水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其中,最大吸附容量排序为:BC700BC500BC300.同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为吸热自发过程.此外,经过4轮再生吸附,生物炭吸附容量仍可达到最初的90%,其中,BC700展示出最高的吸附效率(92.76%).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设计一种带有隔离垫片的电偶腐蚀模型,进行隔离效果的检测。方法选择管路密封垫片、无纺布和密封胶泥等三种材料作为隔离垫片,进行电偶电流、电偶电压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的监测。结果密封胶泥的电偶电流最小,电化学阻抗一直较高;无纺布容易被溶液润湿,电偶电流最大,但它的干态绝缘电阻最高。结论所设计的电偶腐蚀模型具有可行性,不同电化学方法的结果相对应,保证了结果的可信程度。材料的隔离效果与介质的润湿程度相关,与其干态绝缘电阻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94.
马青华 《装备环境工程》2017,14(10):105-109
对复合电位电偶腐蚀控制技术的原理及技术特点进行介绍,阐述了该项发明的用途,并通过消除和减缓电偶腐蚀的两个应用实例,说明了其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该技术是一项针对异种金属之间电偶腐蚀的防腐蚀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电偶阴极上连接复合阳极使其极化形成复合电位,降低电偶阴极的电位,从而减小或消除其与电偶阳极的电位差,来实现对电偶腐蚀的控制,解决了其他防腐蚀技术难以解决的因耐蚀金属材料应用引起的电偶腐蚀问题。该技术有别于阴极保护思路,针对电位差这一电偶腐蚀源进行腐蚀控制,丰富了电化学保护方法内容。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为异种金属之间电偶腐蚀控制提供了解决措施,也为材料电化学匹配提供了一种等电位平衡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95.
环境噪音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除了传统的听力损伤和生理评价标准之外,它对人群的心理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补充传统评价模型在心理学方面评价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分析的评价模型,计算篮球赛体育馆内环境噪音对人群影响的评价指标,以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为基础,把环境噪音对人群影响的定性评价转变为定量评价,用来表达环境噪音对人群影响的不确定性;以人群对篮球赛体育场馆内环境噪音的主观感觉和环境噪音的强弱、环境噪音频率以及环境噪音随时间的变化为基础,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评价指标综合矩阵,并采用模糊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通过三部分实验测试,证明所提模型能够准确评价篮球赛体育场馆内环境噪音对人群心理烦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96.
核电厂流出物的受控排放是确保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全面掌握中国核电厂在运压水堆、重水堆核电机组的实际排放水平,以加拿大、法国等国外核电厂流出物排放情况为参照,对标分析中国核电厂的环境排放现状,为核电厂流出物排放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对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重水堆核电机组放射性流出物的平均归一化排放量低于加拿大重水堆的排放水平.中国压水堆液态流出物中氚的归一化排放量略超过法国外,其余排放水平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介绍的海上孤岛电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是一种基于运筹学的最优非线性规划问题,在满足孤岛电网各节点正常功率平衡及各种安全约束的条件下,求以网损、电压偏差和发电费用为目标函数的最优潮流分配,最优潮流问题把海上电网的经济调度、质量控制和安全运行协调起来,对海上孤岛电网的规划和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对氨基苯磺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艳青  张劲松  周集体  王竞 《环境科学》2009,30(4):1193-1198
对大连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进行长期驯化,筛选得到好氧条件下以对氨基苯磺酸(4-aminobenzenesulphonate,4-ABS)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株W1.根据菌株W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Pannonibacter菌属.通过考察生长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该菌株降解4-ABS的优化条件为:接种量10%、 30℃、 pH 7、摇床转速150 r/min,并且在有外加碳源的情况下仍保持较高的4-ABS降解活性.在4-ABS的降解过程中,4-ABS自身含有的氨基和磺酸基会以NH+4和SO2-4的形式释放到水体中,但浓度仅为理论释放量的77.6%和91.5%,推测原因是部分释放的NH+4和SO2-4被菌株W1作为氮源和硫源利用;菌株W1可以耐受2 500 mg/L的4-ABS,且在32 h内实现90%的降解率;4-ABS降解率为94.7%时,可以实现84.4%的TOC去除率,且没有检测到其它芳香化合物生成,表明菌株W1可以实现4-ABS的彻底矿化.  相似文献   
999.
粉煤灰催化H2O2氧化水中对硝基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煤灰做催化剂,研究了在常温常压下对H2O2氧化对硝基酚(PNP)的催化性能.在分析粉煤灰理化性质的基础上,考察了粉煤灰种类,不同预处理方法以及粉煤灰投加量、pH、反应时间、H2O2浓度等因素对PNP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大,未燃炭含量高的粉煤灰催化效果好;经过350℃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其催化性能;在pH=2,反应时间为60 min, H2O2起始浓度为200 mg/L, 粉煤灰投加量为60 g/L的条件下,热处理粉煤灰对PNP的去除率为62.38%.其中,粉煤灰的比表面积、未燃炭以及活性金属氧化物均是影响其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在催化氧化对硝基苯酚过程中,吸附占有重要作用,为总去除率的65.97%.粉煤灰可以重复使用,随使用次数增加,粉煤灰催化性能提高.第2次、第3次对PNP的去除率分别为82.47%和98.72%,之后的9次实验中去除率均保持在99%左右,在使用12次后催化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色纤碱减量废水中对苯二甲酸的回收精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酸析法从带色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TA)过程,并且通过废水预处理进行TA的简单精制。结果表明,这种处理方法不但能大幅度降低碱减量废水的COD值,而且可以获得高纯度对苯二甲酸。另外,文章还对回收得到的对苯二甲酸的用途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