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525篇
安全科学   256篇
废物处理   122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1063篇
基础理论   203篇
污染及防治   305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我国存在大量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由于它们在运行之前没有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污措施,垃圾渗滤液下渗导致当地地下水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中的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由于其运行成本低、能长期有效运行、不影响生态环境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以湖北省石首市某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批次试验,探索了PRB单一反应介质类型、反应温度、单一反应介质投加量、复合反应介质配比对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并通过SEM、XRD、FT-IR对不同反应介质的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3种单一反应介质即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包裹微球、生物炭和聚合氯化铝(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改性膨润土对污染地下水中六价铬、氨氮、COD、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9.96%、98.97%、88.58%、99.20%;在研究区地下水温度变化范围内,温度对单一反应介质去除污染物性能的影响不大;单一反应介质投加量对六价铬、氨氮和总磷最终去除率的影响不大,仅对COD的去除效果有影响,反应时间为120 h时1 g/100 mL的单一反应介质投加量下污染地下水中CO...  相似文献   
992.
中东地区某油田主力开发层系为中高孔中低渗的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该油田储量丰富,但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基质酸化是储层增产的主要手段。酸液能否有效地溶蚀储层基质矿物、改善储层的渗流通道是决定酸化作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储层酸蚀微观特征进行研究,描述酸蚀前后储层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的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CT扫描等实验分析手段对储层碳酸盐岩酸蚀前后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酸蚀前后矿物形态、酸岩反应、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为该油田储层酸化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阻抑动力学测定痕量砷(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国树  杨红生 《环境化学》1997,16(5):478-482
在硫酸介质中,痕量As(Ⅲ)能阻抑溴酸钾、镍化钾和锆试剂之间的褪色反应,研究了阻抑褪色反应的最佳佳实验条件,建立了测定初量As(Ⅲ)的方法,本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3.6×10^-5μg·ml^-1,测定范围为0.0-1.0μg·25ml^-1,用于测定工业废水中的As(Ⅲ),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陈莉娥 《四川环境》2007,26(3):25-27
该文在对合成洗涤剂废水进行混凝反应实验基础上,针对影响因素影响力大小的不同问题,使用主分量分析方法。对输入输出权矩阵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各影响因素影响力大小顺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跟传统经验吻合较好,更重要的是对影响因子赋权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对混凝反应的理论分析于实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5.
聚合硫酸铁生产工艺是一项被实践证明具有明显的环境与经济双重效益的专利项目。然而,却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当班工人一死二伤和部分设施及厂房被损的严重后果。通过对这起事故较为全面的分析,认为,专利项目特别是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在实施和验收评审过程中,有关人员要认真贯彻“三同时”,真正负起各处在安全责任,绝不能只重推广而忽视安全。  相似文献   
996.
以置于多孔陶瓷膜中的CuBr2受热分解所释放的Br2为氧化剂,利用膜催化装置对Hg0氧化效率进行研究,并设计反应-就地检测一体化装置,避免下游气体管壁效应对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MnO x/α-Al2O3催化膜对CuBr2分解所产生Br2的释放有较好的"缓释"作用.Hg0和Br2在催化膜表面的吸附和反应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机制描述.Hg0氧化效率随Br2浓度增大而升高,但在达到一定浓度后,Hg0和Br2的吸附速率及两者在催化膜表面的反应速率成为限速因素.473~573 K时Hg0氧化效率变化较稳定.烟气中SO2对Hg0氧化有一定抑制作用,NO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唐顺  杨宏伟  王小 《环境科学》2014,35(3):972-978
氯乙酸是地表水与饮用水中一种常见的微量氯代有机污染,具有致癌性,浓度较高时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为了更经济地去除水体中的氯乙酸,研究了铸铁废料去除氯乙酸的可行性,讨论了铁类型、预处理方法,振荡方式以及溶解氧等条件对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传质过程比铁类型与酸处理对氯乙酸还原速率的影响更大.铸铁无氧去除三氯乙酸(TCAA)的主要产物为二氯乙酸(DCAA)而有氧存在时为一氯乙酸(MCAA).在纵向翻转下铸铁对氯乙酸的去除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TCAA、DCAA与MCAA的无氧速率常数分别为0.46 h-1、0.03 h-1与0,有氧速率常数依次为1.24 h-1、0.79 h-1与0.28 h-1.不同氧含量环境中铸铁对氯乙酸的去除机制不同,无氧时为连续氢解,有氧时可能包括连续氢解与直接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8.
非水溶性介体厌氧生物催化技术是目前环境领域研究热点,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将5种醌基化合物接枝在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大分子载体上.以1,4-萘醌为例,分别从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来研究其对载体接枝1,4-萘醌体系的影响,其中最佳的反应温度为78℃,最佳的反应物摩尔比为1,4-萘醌∶氯甲基聚苯乙烯=2∶1.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醌基基团成功地接枝在了大分子骨架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上.制备的5种醌基材料作为非水溶性氧化还原介体能催化提高生物反硝化速率和偶氮染料脱色,同时在偶氮染料的生物降解中表现了良好的循环使用性.此研究开拓了醌基功能材料的制备新路径和介体催化技术新方向.  相似文献   
999.
水传病原微生物是腹泻等肠胃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发展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控制和减少该类微生物的传播风险十分重要.因此,本文研究了PCR反应结合不修饰的纳米金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显色检测方法的最佳盐浓度、探针含量、PCR反应条件等,并从纳米金制备、病原菌种类、检测特异性等方面进行考核,确定了最优检测条件为:10μL PCR扩增产物混合20 pmol探针,95℃反应5 min,55.5℃反应3 min后,40℃杂交10 min;此时,先后加入90μL实验用纳米金和一定浓度的PBS溶液,室温观察颜色变化.结果发现,纳米金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或近于无色为阳性结果,对应的吸光度值迁移出530 nm,以此可达到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三种有机酸对磷酸钙法回收模拟养猪场污水中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CP)结晶法回收模拟养猪场污水中的磷,考察了不同pH值条件下,3种有机酸(柠檬酸、丁二酸和乙酸)对模拟污水中磷去除率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结晶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P结晶反应的最佳pH值约为9.5.在相同pH值条件下,柠檬酸对CP结晶反应中磷的去除效率和速率均有显著影响,高浓度柠檬酸能够完全抑制CP结晶反应,导致磷的去除率小于5%.相比之下,丁二酸和乙酸对磷的去除效率和速率影响不明显.3种有机酸对CP结晶产物的形状没有明显影响,所得产物均呈不定形的块状,但产物体积大小会随有机酸浓度升高而明显减小.不同浓度丁二酸和乙酸存在条件下均能得到羟基磷酸钙(Hydroxylapatite,HAP)晶体,但柠檬酸的存在会影响所得产物晶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