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312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芳纶1414是重要的高性能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且在个体防护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光老化作用下力学性能下降非常明显,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本文从耐光性研究、耐光性能评价方法、耐光防护三个方面综述了芳纶1414在光辐射下的稳定性和安全化研究进展。耐光性研究方面,国内外对于芳纶1414在光辐射下的损伤机理的解释,尚难达成一致;耐光性能评价方法方面,现有的评价方法不能直观地反映出光老化作用对织物实际性能的影响情况,从防弹性能的保留率角度对其耐光性能进行评价是未来研究的方向;耐光防护方面,溶胶-凝胶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织物抗光老化整理方法,但该法也仅限于对芳纶织物表面处理,对里层纤维的紫外防护有限,如何提高芳纶织物整体抗紫外性能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随着国家对VOCs排放控制越来越严格,各油田逐步加大对VOCs的治理力度。长庆油田针对集输系统,VOCs产生源多,成分复杂,排放无规律,在治理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上的诸多问题,文章对第三输油处生产工艺进行了梳理,采用LDAR等技术对输油工艺开展系统核查,明确VOCs无组织主要产生部位;对治理技术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选择适合长庆油田第三输油处集输过程的VOCs治理方案,并加以应用,同时对新建及原有工艺流程VOCs控制措施提出整改建议,为VOCs治理奠定技术基础,对长庆油田VOCs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3.
104.
为探讨互花米草入侵对广西北部湾光滩的生态影响,于2012年7月—2013年9月对北海市青山头地区的互花米草群丛和光滩2种生境分别连续进行5次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采样,分析不同采样时间和生境下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生物量、总栖息密度、群落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等群落特征. 结果表明:①该区域内大型底栖动物共15种,隶属于4门5纲11科,其中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占互花米草群丛大型底栖动物个体总数的86.7%,为绝对优势物种;短指和尚蟹(Mictyris brevidactylus)为光滩的优势物种. ②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结果显示,互花米草入侵光滩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量显著增加,并且互花米草群丛中中国绿螂个体数量的剧增也显著增加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总栖息密度,而采样时间对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生物量和总栖息密度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生境和采样时间均未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产生显著影响. ③非度量多维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群丛与光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群落相似度较高,但与2012年10月相比,2013年9月互花米草和光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度降低,因此可能随着互花米草入侵时间的增加,其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5.
正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Inc.(NYSE股市代号:VSH)宣布,发布采用小尺寸3.85mm x3.85mm x 2.24mm顶视SMD封装的新款850nm红外发射器---VSMY98545,扩大其光电子产品组合。VSMY98545基于SurfLight?表面发射器芯片技术,集成镜片,具有高驱动电流、高发光强度和高光功率,同时具有低热阻。VSMY98545使用42milx 42mil发射器芯片,结到管脚的热阻为10K/W,驱动电流高达1A,脉冲电流可达  相似文献   
106.
谭文慧  李婷  江芳  陈欢  刘景亮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2):3099-3105
分别采用光沉积法和浸渍法制备了载钯石墨相氮化碳催化剂(Pd/g-C3N4-PD和Pd/g-C3N4-IMP),并对其进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Zeta电位的表征.结果表明,不同载钯量Pd/g-C3N4-PD的等电点均在pH 2.3左右;Pd/g-C3N4-PD表面Pd粒子分散均匀,且Pd粒径小于Pd/g-C3N4-IMP.分别将Pd/g-C3N4-PD和Pd/g-C3N4-IMP用于2,4-二氯酚的催化加氢脱氯研究,Pd/g-C3N4-PD的催化脱氯效果明显优于Pd/g-C3N4-IMP.低pH值利于2,4-二氯酚的催化加氢脱氯过程,但不利于保持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光质及内源激素对黄瓜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并向设施栽培育苗过程中光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谱能量分布,以白光为对照(CK),研究红、蓝、黄、绿4种单色光质下黄瓜幼苗叶片和下胚轴中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可能通过调节内源激素的分布来影响黄瓜幼苗的光形态建成.红光和蓝光通过影响IAA的极性运输,影响真叶的生长进程,其中红光显著促进了IAA的极性运输,叶片中IAA含量仅20μg g-1,而下胚轴中IAA含量却高达120μg g-1;黄光处理下叶片中GA3含量高(约为对照的2倍),抑制叶片脱黄化,并引起叶片卷曲.各单色光质下黄瓜幼苗下胚轴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伸长,说明光对幼苗下胚轴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各种光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黄、绿光处理下胚轴中GA3含量显著升高,ABA含量显著降低,下胚轴显著伸长;红光引起下胚轴中GA3和ABA含量显著升高,但下胚轴长度增加不明显,黄瓜幼苗下胚轴的伸长可能与光质调节GA3和ABA的相对水平密切相关.综上所述,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影响显著,从而引起了幼苗形态特征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8.
不同类型竹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物质积累的基础,其光合特性是高光效竹种选育的重要生理指标。为了更好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竹种资源,确定不同类型竹种的光合性能,掌握其合成有机同化物的能力是必须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通过对不同地下茎类型的6个竹种光合参数和光响应的测定分析,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竹种存在差异的生理基础,以期对不同类型竹种的选育和经营管理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显著,大木竹Bambusa wenchouensis(Wen)Q.H.Dai的净光合速率最高,Pn值平均达到8.379μmol·m-2·s-1,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和雷竹P.praecox cv.prevernalis次之,斑苦竹Arundinaria oleosa和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最低,总体呈现丛生竹>散生竹>混生竹的趋势,1~2 a生竹净光合速率高于3~4 a生竹,但没有显著差异。气孔导度(Cond)、胞间C02浓度(Ci)、蒸腾速率(Tr)综合说明丛生竹的光合固碳能力最强,其中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关系最为紧密,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光响应曲线表明当光强刚开始增强时,各竹种间差异较小,但随着光强的继续增加,不同竹种出现很大的差异,其中绿竹Dendrocalamus.oldhami(Munro)Keng的潜在光合能力最高,远高于其他竹种,同样表现为丛生竹>散生竹>混生竹,进一步说明丛生竹种较强的光合固碳能力,从而为今后不同类型竹种,尤其是优良丛生竹种的筛选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9.
袁睿  谭克俊 《环境化学》2012,(6):885-889
在pH 6.8 Britton-Robinson(BR)缓冲介质中,镉(Ⅱ)与1,10-菲啰啉(Phen)作用后与全氟辛烷磺酸(PFOS)形成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信号显著增强.最大散射峰位于307.0 nm处,其增强散射信号强度与镉(Ⅱ)的浓度在6.0—342.5 n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镉(Ⅱ)含量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检出限(3!)为0.6 ng·mL-1,研究了反应产物的RL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该方法用于自来水和实验室废水样中镉(Ⅱ)的测定,RSD≤4.4%.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越来越受到大众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微塑料被报道在水体、土壤和大气中广泛分布,它们在环境中可能受到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而发生老化现象.目前大部分关于微塑料老化的研究都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同时,有关微塑料的老化研究主要采用离线技术进行表征,只能测定微塑料老化前后的结构变化,不能准确认识微塑料界面反应过程,因此,亟待开发微塑料老化过程的在线监测技术及研究其在非水相环境中的老化过程.研究污染物性质的目的 之一是为研究其环境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选择了聚氯乙烯(PVC)农业地膜在空气中老化后进入土壤的环境过程,搭建了单颗粒微塑料的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原位监测装置,从分子水平揭示了PVC微塑料的光化学转化过程,同时也探究了老化后PVC微塑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