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276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387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81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峰  王晗  薛惠锋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1):5079-5091
通过构建RAM-SFA-RAM三阶段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测度模型,对其不同层面的效率值进行多维测度与比较分析,并利用空间Tobit模型对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驱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效率测度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与统计噪音是效率值计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全国样本的效率值在2000~2017年期间总体变化趋势是以持续上升为主,但距离理想发展状态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阶段上可划分为“稳增期”、“振落期”和“提速期”;区域层面的检验中,东部效率具有较为显著的领先优势,而中部和东北部效率差异性相对较小,其变化曲线存在明显的“交互性”现象,西部则整体效率偏低;主要经济带的检验中,京津冀地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整体上要高于泛珠三角和泛长三角地区.驱动机制检验表明,基于全国样本维度的水资源禀赋、企业技术创新、用水结构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城镇化率表现为负向抑制效应;在区域样本检验中,各影响要素在不同区域之间所呈现出的作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但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水平等应引起重视,不同区域需要依据其实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2.
《沿海环境》2002,(6):42-42
刚刚过去的一百年,借助科技的发展, 人类是大大进步了。同时,人类也因对自然的无情掠夺而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走过了100年,人类发现自己遭遇到了威胁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有资料表明,由于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气温上升了0.6℃。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它会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此外,气候变暖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  相似文献   
103.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总量控制工作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以来通过对核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新污染物的产生、企业排污权的转移与交易、对新建项目的污染总量核定等一系列措施的有效管理,确立了该制度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4.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分解方法消解土壤样品,并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土壤中、锌、铅、镉、镍、总铬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节省试剂,准确可靠等特点:实际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完全能满足环境土壤样品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5.
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区土壤有机碳氮的变异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应用地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半方差分析)对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区0~10 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45 g·kg-1和1.02 g·kg-1,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0.23和0.21,反映出该植被区土壤肥力较为贫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随机因素的变异占总空间异质性变异的比率分别为44.7%和49.9%,变异尺度分别为210.9 m和200.1 m,随机因素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采样尺度<10 m的范围之内.在该研究区域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均表现出空间自相关因素大于随机因素的变异格局;在空间结构的变异上,由土壤内在属性如土壤矿物质、地形等空间自相关因素和人为因素如放牧及工程施工等对土壤表层的践踏引起的随机因素共同起作用,影响程度呈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解植物对水体岸边过渡带土壤氮素去除作用的差异和机理,以及为构建生态岸堤带、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太湖地区常见且适合岸带生长的两类木本植物——乔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香樟(Cinnamonum campora)和灌木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构骨冬青(Ilex cornuta)、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模拟不同氮素水平土壤,研究土壤氮素水平对两类木本植物叶绿素质量比、叶绿素荧光反应、叶片总氮质量比、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反映植物对氮素利用的差异,并比较不同植物对土壤中氮素去除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火棘、构骨冬青、大叶黄杨、扶芳藤、迎春、香樟、马尾松的叶绿素质量比、叶片总氮质量比、NRA在3个氮素水平下均增大,且高氮质量比处理最大;广玉兰的上述指标在中氮质量比下增量最大,低氮质量比下增量较小,而高氮质量比下叶绿素质量比和NRA下降。其中对土壤中氮素去除效果最优的灌木是火棘,乔木是香樟。在乔、灌两种类型植物比较中,灌木对土壤中氮素的利用及去除作用明显优于乔木,显现了较强的氮素污染土壤修复能力。因此,在构建具有生态净化作用的岸带、利用植物修复岸带氮素污染的土壤时,灌木应成为优势型。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全隧道方案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疏通中国干线交通网战略布局中的咽喉工程,因工程规模浩大,其环境影响广泛而深远.简要回顾了工程建设方案的筛选进程及“深埋式全隧道”方案的环境优势;建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协作型”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以合作和协调克服各方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初步探讨了工程前期调研的主要内容;识别分析了通道工程对近岸海域、出入口城市的主要环境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案相比,深埋式全隧道方案对自然人文景观、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的影响是最小的,并提出了消除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为通道工程的立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十三五”我国绿色发展的途径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佐军 《环境保护》2016,(11):19-23
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型,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既包含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三低",也包括高效率、高效益、高循环或高碳汇"三高",其核心是提高单位消耗和排放的生产率。通过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控环境污染排放、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绿色低碳社会等措施,增加GDP,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发展。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阐述了实现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十三五"时期的绿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9.
将牡蛎(Crassostrea gigas)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氯化三丁基锡(TBTCI),96 h后取样,测定牡蛎组织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血细胞的吞噬作用.结果表明,随着TBTCI浓度的增加AKP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SOD的活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TBTCI对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具有...  相似文献   
110.
剖析通用电气Plan(政策/目标)-Do(运营体系)-Check&Act(检查改进)的EHS管理体系框架;通过综合指数法分析各环境、健康和安全绩效指标近年的变化趋势以及采取的管理措施;分析总结GE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绩效持续改进的机制与工具:(1)全球统一的EHS管理和运营体系;(2)自上而下的EHS培训与自下而上的沟通;(3)数字化的EHS管理工具;(4)严格的EHS审计保证机制;(5)强烈的企业公民责任意识和EHS文化,为国内企业建立和完善EHS管理和运营体系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