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699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123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1537篇
基础理论   452篇
污染及防治   254篇
评价与监测   25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1 毫秒
91.
92.
本文研究了磷酸纤维素树脂比色法测定水中痕量铬(Ⅵ)的各种实验条件.结果表明该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不需特殊仪器,测定铬(Ⅵ)含量在ppb 数量级试样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
火焰原子吸收法与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K+、Na+均具有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的特点.用两种方法测定考核样的 6 个样品,考核结果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94.
贵阳市区大气降水中有机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CS-90常规离子色谱结合RFC-30型淋洗液在线发生器,对贵阳市区大气降水中的小分子有机酸进行了系统研究。测得贵阳市降水中的有机酸主要以甲酸[质量分数为(0.2-4.5)×10-6]、乙酸[质量分数为(0.6-5.3)×10-6]、草酸[质量分数为(0.1-4.9)×10-6]为主,其次是乳酸和丙酮酸,及少量丙酸和甲烷磺酸;有机酸对降水自由酸平均贡献为23.2%,占总阴离子的1.4%;通过比较贵阳市区有机酸前后二十年的变化,得出现阶段可能至少有近1/2乙酸和3/4甲酸来源于人类的活动,这说明有机酸人为源是其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5.
综述了绿色化学在反应介质方面的研究进展。新型的有机合成反应介质主要包括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水溶剂及微波无溶剂技术。这些新型反应介质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挥发性有毒有害有机溶剂,同时还可提高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加速反应的进行,且有利于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及产品的分离。新型绿色化学反应介质是实现有机合成绿色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6.
利用银柱吸附海水中的Cl-离子,然后通过电导法离子色谱测定海水中的NO3-_N。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测定海水中的NO3-_N,分析方法简单,测试结果准确,同一样品多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2.0%,检测结果不受干扰,检出限为0.008mgL,是监控海水中NO3-_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
程开元 《环境教育》2006,(11):13-16
我国自然保护区经历了数量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功能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历程。五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健康发展,对保护国家战略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自然保护区这一话题,本刊记者对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司副司长朱广庆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8.
采用改性活性炭粉末对用纯净水加氟化钠配制而成的含氟水溶液进行动态电吸附去除实验.研究不同电压、电吸附时间,以及Cl-和SO2-4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并探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氟离子的吸附等温方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活性炭对氟离子去除与所施加的电位、吸附时间等因素有关,施加的电位越大,去除效果越好;随着吸附去除时间的延长,氟离子浓度下降趋缓;Cl-对氟离子去除影响很小,而SO2-4对氟离子去除有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
通过静态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实验,研究了温度、共存离子以及溶质的初始浓度对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探讨了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在As(V)初始浓度为10mg/L,pH为7的条件下,25℃时的吸附量0.41mg/g高于30℃时的吸附量0.31mg/g,As(V)在金红石TiO,上的吸附为放热过程。CaCl2和MgCl2的添加对As(V)在金红石TiO2表面吸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T=25℃,Ca2+或Mg2+浓度为10mmol/L时,As(V)吸附量分别为0.64和0.56mg/g,Ca2+比Mg2+对As(V)吸附促进作用强。As(V)在金红石TiO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ndlich方程,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0.
2016年5月6日—8日南京市经历了一次由沙尘影响的重污染过程,在此期间对南京城区的PM_(10)、PM_(2.5)和PM_(2.5)化学组分、消光系数、退偏振比等参数进行连续观测,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对此次过程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为典型的北方传输影响,传输方向为西北至东南,受其影响南京市空气质量一度达到重度污染;PM_(2.5)中Ca2+平均质量浓度达1.52μg/m3,高出沙尘过境后2.45倍;近地面至高空1.2 km范围内消光系数值约0.4 km~(-1),退偏振比值达0.4左右,沙尘造成近地面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均有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