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9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1422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85篇
环保管理   140篇
综合类   2812篇
基础理论   447篇
污染及防治   626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41.
氮磷等营养盐对尖刺拟菱形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Halse是我国沿海常见的赤潮生物。通过对采集和分离于珠江口大亚湾海域的尖刺拟菱形藻藻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氮、磷等营养盐限制下该藻生长增殖的关系和特征,以及氮磷比(c(N)/c(P))变化等对该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尖刺拟菱形藻对氮、磷的依赖性较强,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营养依赖型藻类。实验进一步发现,尖刺拟菱形藻的生长对氮、磷的需求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求有一定的比例范围,得出c(N)/c(P)在10~32范围内有相对较大的生长,而当c(N)/c(P)<5或c(N)/c(P)>100时,尖刺拟菱形藻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42.
肖辉林 《生态环境》2004,13(3):381-381
地球上约一半的光合作用是由浮游植物进行的。要了解它们的生长和丰度,我们需要知道它们的营养需求,特别是对有潜在限制作用的营养物质氮和磷的需求。海洋学家早就将浮游植物所要求的氮和磷的组成比例当成常数来对待,该常数即所谓的Redfield比,其数值为16∶1。但是什么决定浮游植物的氮∶磷质量分数的比例要求的呢?现在,将浮游植物生理和资源竞争考虑进去的数学模型表明,Redfield比从内在讲并没有什么最优化可言。相反,它是一个与具体物种有关的氮∶[(\301\327)(\326\312)]量分数比例的平均值,这些比例的值在8.2和]取决于生态条件。鉴于海…  相似文献   
943.
湖水中磷形态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蓉  吴重华 《环境化学》1994,13(2):146-151
本文采用化学分析将湖水中的磷划分为七种形态:总磷(TP)、总反应磷(TRP)。总溶解磷(TSP)、溶解反应磷(SRP)、溶解的水解性磷(SHP)、溶解的光解性磷(UVSRP)以及颗粒磷(PP)。为了确定生物有效磷,把湖水灭菌后再接入羊角月芽藻进行试验,研究了湖水中各种磷形态对羊角月芽藻最大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湖水中磷含量大于100μg/l时,藻的最大生长量与大多数磷形态有较好的相关性(n=1  相似文献   
944.
杭州城市及其边缘区湿地磷化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明奎  周翠 《生态环境》2005,14(3):301-304
对杭州城市及其边缘区湿地土壤的磷形态组成、固磷能力和释放潜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城市及边缘地区的湿地由于受人类影响的不同及所处环境的差异,性质已有很大的分异。城区的西湖、水塘和河流底泥中磷的积累、磷的饱和度和零吸附磷平衡浓度均明显高于城市边缘地区的湿地;湿地土壤中的磷主要呈不稳定、或亚稳定态,可提取态磷约占总磷的80%,62%的湿地土壤磷饱和度在25%以上。最大磷吸附量的大小主要与湿地中无定形氧化铁、铝含量有关。零吸附时磷的浓度(EPC)较高,在0.10~2.48mg·L-1之间,具有较强的释放潜力。半透膜渗析法测得的磷释放量与磷积累呈正相关,但当磷饱和度超过25%时,其磷释放量显著增加。研究表明杭州市及其边缘区湿地土壤磷已普遍达到较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磷净化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945.
水动力条件对湖泊水体磷素质量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环形水槽为研究手段,利用其可控的流速及可模拟的无限长,解决了前人未解决的湖泊水体水动力难以真实模拟的难题,模拟研究了不同流速对湖泊(太湖)水体中磷素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体流速的变化,湖泊水体中TP质量浓度的变化呈现3个阶段,即下降期、上升期和突增期。从物理化学和泥沙起动理论两方面,结合水流对悬浮物和沉积物的作用,分析了各阶段产生的原因。文章认为下降期的产生是因为在低流速下,一部分磷被悬浮物的絮凝沉淀带走所引起;上升期的产生则是因为流速上升扰动沉积物,使其达到少量动状态所引起;突增期的产生则是因为流速导致了沉积物普遍动而产生的。在研究范围内,溶解性磷质量浓度与水体流速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在低流速下,溶解性磷是TP的主要组成成分,其质量浓度的相对比例可高达87%。结合太湖的有关研究,文章认为这是水华现象产生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946.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几种不同农业施肥制度对红壤稻田土壤磷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移耕农业、施化学N肥和NK胆施肥制下,农田系统磷素亏缺量大,7年间达140mg/hm2以上,土壤有效磷降低;(2)有机农业和施化学P肥施肥制可促进农田系统磷素平衡,改善土壤供磷状况,提高稻株含磷量和磷累积量;(3)在有权无机结合施肥制下,农田系统土壤磷素盈余量大,7年间共达200mg/hm2以上,并可改善土壤磷组分,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947.
褐土中磷镉交互作用对磷镉有效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磷与镉在土壤-植物系统中交互作用机制,通过施用磷肥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磷镉交互作用对磷镉有效性影响。在供试褐土中磷、镉分别以不同处理培养90 d后,接近自然状态下对磷、镉进行吸附、解吸。结果表明:(1)在磷镉同时加入时,速效P的质量分数随着施Cd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在磷质量分数一定时,施镉降低了土壤中磷的有效性。(2)培养的含磷土壤对不同质量浓度镉吸附解吸时,褐土对镉的吸附量随着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此结果与(1)有一定的差异,可能的原因是向土壤中添加磷镉的顺序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48.
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BR反应器(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分别研究了乙酸盐及硝酸盐浓度变化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230mg/L时,乙酸盐浓度的变化对释磷、除磷速率等影响并不显著。在硝酸盐浓度<30mg/L时,硝酸盐浓度越高,缺氧段除磷速率也就越高。在C/P>23,C/N>5条件下,SBR系统对磷、氮去除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49.
中国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一些技术方法: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生物絮凝吸附强化一级处理;化学一生物联合絮凝强化一级处理。结合当前中国城市水污染控制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城市污水强化处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50.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及对氮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土壤、植物、微生物是其基本构成,因此,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综述了人工湿地在N、P去除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