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73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在浙东沿海大片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的永嘉县枫林镇附近、地层时代原定为上侏罗统茶湾组(J3c)或下白垩统馆头组(K1g)的一套沉积地层中,首次发现较为丰富的、曾产于中国某些地区新元古界和俄罗斯陆台与西伯利亚陆台上里菲及文德系中的微古植物化石。据此.该地层时代应属于新元古代。从而为研究浙东沿海基底构造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窗口。  相似文献   
72.
73.
细粒酒精模型冰的特征长度和变形模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描述了细粒酒精模型冰特征长放和变形模量的测试理论基础和方法,给出了实际测量结果并该对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简述了试验过程中发生蠕变的事实并给出最佳试验的砝码质量和试验国外还给出了特征长度,变形模量与冰密度和未冻液体含量的试验关系。  相似文献   
74.
有冰海区中的溢油行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冰海区中的溢油事故直接污染海洋环境。本文介绍了国外对溢油在有冰海区中行为的研究。研究表明,与温水中有很大的不同在于,结冰海区溢油行为与冰的密集度、冰厚及冰的类型等有关。本文学介绍了国内第一个为海洋管理服务的渤海有冰海区溢油行为数值计算模拟。  相似文献   
75.
过去地层划分,偏重年代地层顺序,强调时、空、岩的统一.由于化石的不断发现或年代解释的变化,对孤峰组的划分命名就常有变动且争论不休.在"八五"期间,江苏开展了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经这一地层清理发现,孤峰组不仅限于苏皖及广西来宾地区,而且在华南各省几乎均有分布并含多种矿产资源.尤其在华南地块北缘-自宁镇山脉,巢湖经黄石、武昌至四川旺苍、广元一带更为发育.它自东向西由老变新,即由茅口早期变至茅口晚期.孤峰组是一明显的穿时岩石地层单位,其与茅口组灰岩段还呈翘翘板式的沉积.  相似文献   
76.
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铁、金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格局明显受特定的层位、岩性、岩相和古地理环境控制.矿床主要赋存于上石炭统黄龙组、下二叠栖霞组、下、中三叠统大冶群和东马鞍山组.而以上石炭统和下、中三叠统为最主要.主矿体都于碎屑岩相向联酸盐岩相或碳酸盐岩相向碎屑岩相的过度部位.上石炭统的矿床多数在碳酸盐浅滩相与泻湖相和浅水盆地相交接处.下、中三叠统的矿床主要分布于浅滩相与泻湖和泻湖相与交接部位.区内晚石炭世威宁期和早、中三叠世奥伦尼期(鄂东南地区)及安尼锡期(苏皖区)广泛形成的白云岩及蒸发岩沉积.与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定位关系密切.特别是膏盐层对燕中期岩浆热液的演化与成矿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根据岩性地层对比原理,本文提出一个测井剖面定量地层对比模式。该模式由三部份组成:1.利用“多变量最优分段方法”将两对比测井剖面的地层进行分段处理;2.利用“爬山法”计算分属不同测井剖面的任意两段地层之间的相似性指标;3.根据相似性指标,利用“动态规划”方法确定地层对比结果。本文还利用上述模式进行了定量地层对比的实例研究,其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8.
德兴-黄山断裂带及其邻区的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兴-黄山断裂带以往都被认为是由伏川蛇绿岩套、赣东北蛇绿岩带组成的中元新古代蛇绿混杂岩带,代表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贴的北西界缝合线。近年来的地质调查表明,扬子和华夏两板块拼贴带大致介于宜丰-景德镇断裂、萍乡-广丰-江山断裂带之间,是一个多期碰撞造山带,称江南复合混杂岩带,而德兴-黄山断裂带则不具板块边界性质,仅是该混杂岩带内的一条分隔次级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总体呈NNE向展布,包括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一系列NNE向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伏川蛇绿岩和赣东北蛇绿岩走向上无法连接,分别代表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内不同拉分小洋盆的沉积-构造混杂产物。本文对断裂带及其邻区前震旦纪地层重新划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9.
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咸水湖,研究该区域冬季湖泊冻融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为预测未来气候对青海湖水情变化提供重要的见解。根据冰的亮度温度值高于水的亮度温度值这一差异,使用2001—2018年MODIS MOD02QKM数据产品和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分别提取了青海湖开始冻结、完成冻结、开始消融和完成消融四个时间点的数据,综合分析青海湖湖冰物候特征变化,并结合气象数据,得出湖冰物候变化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青海湖每年11月左右进入冰期,12月开始形成稳定的冰盖,次年3月或4月开始消融。湖冰覆盖时长和封冻期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整体上呈现出缩短的趋势,湖冰消融期整体上呈现出先缩短后增加的趋势;2001—2018年,平均首日冻结面积为8.15%,平均冻结速率为192.02 km2?d?1,开始冻结和完成冻结的日期略有延迟,开始消融和完成消融的日期已经大大提前;冬季温度越高,青海湖湖冰封冻时间越短,日照时数越长湖冰覆盖时长越短,对于湖冰消融期来说,降水量越多湖冰消融速度越慢,平均风速越大湖冰消融速度越快。初步认为,气温是湖冰冻融的主要因素,预测未来1—2 a青海湖冬季气温仍会呈现上升趋势,湖冰封冻时长也会出现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80.
江苏泗洪及周边地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沉积盆地演化及现今地形地貌的形成,主要受控于郯庐断裂带泗洪段多期构造活动。新近纪—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完整记录了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沉积基底起伏特征和沉积物堆积过程。文章以泗洪段SHJ02钻孔为例,在钻孔岩心特征分析及地层序列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古地理环境及构造演化特征。SHJ02钻孔孔深246.00 m,自上而下揭示的地层包括:第四系(埋深0~47.43 m)、新近系(埋深47.43~239.52 m)、晚白垩世红层(埋深239.52~242.70 m)及早白垩世火山岩(埋深>242.70 m)。该区晚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序列和沉积格架特征,揭示了郯庐断裂带泗洪段晚白垩世断陷沉积、古近纪隆升剥蚀、新近纪伸展环境下河-湖相沉积,以及第四纪晚期挤压背景下快速隆升的构造演化过程。新近纪—第四纪河道演化变迁、河-湖相频繁交替等沉积体系的快速转换是对郯庐断裂带泗洪段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