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31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51.
航空遥感影像上震害解译的结构模型与几何特征的获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丹  丁军 《灾害学》1997,12(1):1-6
首先给出了基于航空遥感影像的震害分类方案及各种震害在遥感图像上的主要特征,提出了一种震害解译的结构模型。然后讨论了震害的几何测度指标,并研究了震害几何特征的获取,最后对遥感影像震害解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2.
阮兵  李兴华  谢岩  王威  李垚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7):2811-2817
切割器是PM_(2.5)采样器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有助于评估PM_(2.5)采样器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因此,本研究选取两种应用广泛的BGI公司和URG公司生产的PM_(2.5)旋风切割器,分别采用多分散气溶胶和单分散气溶胶标定装置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装置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BGI和URG切割器的切割粒径D50为(2.5±0.2)μm,能够满足环境空气PM_(2.5)采样要求(HJ 93-2013);BGI切割器的捕集效率几何标准偏差δg为1.2±0.1,满足要求;而URG切割器的δg超出规定范围.同时,本研究获得了切割器采样流量Q与D50的关系式,可通过该关系式改变切割器的Q获得所需的D50;为使BGI切割器的D50在规定的范围内,其流量偏差需限定在设计流量(即16.7 L·min-1)的-1.0%~16.7%之间,而URG切割器的流量偏差需限定在设计流量的-1.3%~16.2%之间.其次,获得了切割器流动雷诺数Ref与无量纲切割粒径D50/DC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可在保持设计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切割器的出口管尺寸,得到所需的D50.最后,获得了切割器Q与压力损失△P的关系式,采用5种模型对两种切割器的无量纲阻力系数KL进行模拟计算,并与测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CasalMartinez模型、Coker模型和Demir模型更适用于BGI旋风切割器的△P预测,而ShepherdLapple模型和CasalMartinez模型更适用于URG旋风切割器的△P预测.  相似文献   
353.
阮兵  李兴华  谢岩  王威  李垚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5):1797-1803
为对PM_1切割器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估,本文设计搭建了两套PM_1切割器性能测试系统.结果发现,多分散气溶胶测试系统发生的气溶胶稳定、均匀,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单分散气溶胶测试系统发生的气溶胶稳定,单分散性良好.采用上述两套系统对5种PM1旋风切割器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两套系统测试结果基本一致,5种旋风切割器的切割粒径D50均在(1.0±0.1)μm之间,sharp-cut和Stairmand两类结构设计的切割器几何标准偏差σg分别在1.2±0.1和1.4±0.1之间.  相似文献   
354.
李军  王京丽  屈坤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8):3322-3331
基于2016~2017年冬季乌鲁木齐市城区PM2.5和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变量分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RH)、PM2.5浓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冬季能见度日变化呈单峰形分布,中午13:00前后和夜晚20:00前后能见度分别达到最高和最低.相对湿度增加、PM2.5污染加重都会造成冬季大气能见度明显降低,但低能见度天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PM2.5污染.在RH < 90%时PM2.5累积及其吸湿增长对能见度变化起控制作用,特别是70%£RH < 90%时,PM2.5浓度对大气能见度影响最大.RH390%时相对湿度成为决定因素.在PM2.5污染逐渐加重的过程中,相对湿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在减弱.能见度增加与PM2.5浓度降低之间存在非线性响应.在PM2.5污染由严重减轻至中度污染级别过程中,能见度改善并不明显.只有把PM2.5浓度控制在115μg/m3以下(轻度污染或优良级别),PM2.5浓度降低,能见度才开始出现显著提高.但冬季要达到较高能见度水平(8km),PM2.5浓度需要继续严控至39μg/m3以下.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5.
对安全系统运行机制的探讨——安全系统本征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通过对安全系统本质属性的再认识,提出了安全系统具有客观性、本征性、目的性、环境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论证安全系统是开放的、动态系统,非线性系统,远离原始态的系统;阐述安全系统如何从原始态自组织转变到耗散结构,从而提出安全系统是以耗散结构形式存在的,同时通过对安全系统流入负熵流和排出正熵流,使得安全系统的剩余熵减少。安全系统以稳定态为中心,通过在非线性区的扰动造成安全系统质的变化,分析了安全系统耗散结构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56.
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斜截面承载力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斜截面承载力,从理论上定量分析存在着较多困难,但数值模拟分析是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笔者对33根尺寸、配筋相同,叠合参数及混凝土强度不同的无腹筋叠合梁和1根整浇对比梁用ABAQUS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且分析了叠合参数以及混凝土强度对叠合梁斜截面承载力的影响,给出了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该分析结果表明,叠合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是整浇梁的1.00~1.14倍。所获分析结果对于促进叠合梁斜截面理论的深入研究、指导叠合梁在工程中的合理设计以及类似的数值模拟分析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7.
飞机驾驶舱人机几何适配性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驾驶舱人机几何适配性评价对于保障人机效能的充分发挥和飞行安全至关重要。针对一些评价指标制定了相关标准和规范,但未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指标体系。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改进德尔菲法建立飞机驾驶舱人机几何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现有相关标准、规范和技术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定出38个评价指标。针对确定的指标,聘请了飞过多种型号飞机的23名现役有经验飞行员作为专家咨询人员进行了两轮咨询,在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的基础上,筛选出了21个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飞机驾驶舱人机几何适配性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也可为航空工程部门的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8.
海洋冰情预测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非线性时序预测模型的精度,利用自相关技术分析了海洋冰情时序的延迟特性,据此确定了RBF网络的输入、输出向量,给出了MATLAB环境下海洋冰情预测的高精度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仿真函数和图形结果的输出方法,建立了海洋冰情预测的高精度RBF网络模型.使用27年的海洋冰情实测资料进行了网络的训练和检验,并将之用于预测,各训练样本的误差为0.0,预测值的精度高于门限自回归模型预测的精度.实例分析表明,所构建的RBF网络模型能充分利用预报因子的信息和神经网络方法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模型稳定性好,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自然灾害的非线性时序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359.
瓦斯爆炸事故的混沌特性及其控制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我国煤炭地下开采占全部产量的 96 % ,含瓦斯煤层多 ,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占矿井总数的4 4 % ,由瓦斯引发的爆炸事故的伤亡人数占全部矿井事故伤亡总数的 6 5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笔者在对瓦斯爆炸事故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应用混沌理论对瓦斯爆炸事故的风险以及控制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初步建立了瓦斯爆炸事故混沌特性分析模型 ,对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状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0.
劲柔索张拉穹顶抗火反应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劲柔索张拉穹顶结构抗火工程是以结构具有一定的抗火时间为标准 ,通过模拟预测实际火灾特性 ,采用有限元双重非线性方法进行结构的整体和局部抗火反应静力分析 ,求得直到倒塌时的结构抗火全过程响应 ,并确定结构的临界温度状态和整体结构的抗火时间极限 ,从而对其实际抗火能力有一个理性的了解和认识 ,为经济、科学的结构综合防火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