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70篇
综合类   691篇
基础理论   351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解成都市区降水中有机酸的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2011年3月至9月共采降水36次,用液相色谱法检测了降水中的无机阴离子及低分子有机酸,同时测定样品的pH、电导率。用SPSS软件统计得到:有机酸的含量占总阴离子量的20.19%,对自由酸度的平均贡献值分别为31.55%。相比安顺、贵阳等地,成都市区降水中单位有机酸的酸度贡献值较小,可能是降水中的大量碱性杂质削弱了有机酸对酸度的影响。甲、乙酸占有机酸含量的93.6%,表明最主要的低分子有机酸是乙酸、甲酸。相关分析显示有机酸与所有阴离子显著相关,表明有机酸来源较复杂,多样化。进一步分析得到:甲酸与乙酸的相关系数(0.900)和偏相关系数(0.822)都很高,表明甲酸与乙酸有相似的来源或者不同来源的相似源强;甲酸与NO^3-始终显著相关表明主要来自人为活动;乙酸与nss-SO4^2-。始终显著相关表明主要来自间接源;草酸与甲酸、乙酸的偏相关系数很大程度上小于相关系数表明主要来自与甲、乙酸来源相似的前体物的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992.
夏寒 《绿叶》2013,(7):110-116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争论,已经溢出了科学问题的边界,成为政治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无论科学研究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了IPCC的结论,它一直面临着来自不同政治派别的质疑。在处于急剧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质疑全球变暖的主要是一些民族主义者,他们认为全球变暖论是欧盟的阴谋,它旨在重建欧盟的霸权,剥夺第三世界的发展权利。而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全球气候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城市植物叶面尘粒径及重金属元素(Cu、Zn、Cr、Cd、Pb、Ni)的分布规律和污染特征,以西安市不同功能区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叶面尘为研究对象,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叶面尘的粒径分布,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叶面尘重金属质量比,并探讨了叶面尘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大叶女贞和小叶女贞叶面尘粒径小于50μm。前者叶面尘粒径累积曲线呈双峰分布,平均粒径和粒径峰值从大到小为相对清洁区、工业区、居住文教区、交通枢纽区、商业区;后者呈单峰分布,平均粒径和粒径峰值由大到小为工业区、居住文教区、交通枢纽区、商业区和相对清洁区。不同功能区叶面尘中Cu、Zn、Cr、Cd、Pb、Ni有明显的富集,其质量比分别为(325.5±72.6)mg/kg、(3 965.6±1 112.9)mg/kg、(349.2±149.3)mg/kg、(35.3±6.8)mg/kg、(1 182.0±355.1)mg/kg、(324.1±129.5)mg/kg,为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7.9~20.8、29.7~77.9、2.6~11.1、262.8~489.4、26.4~71.8和6.9~18.9倍。不同功能区2物种叶面尘各重金属质量比差异显著(p<0.001),物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叶面尘中Zn、Pb、Ni、Cr的质量比以工业区最高,Cu、Cd以交通枢纽区最高,其次为商业区,居住文教区和相对清洁区负荷最低。研究认为,叶面降尘中的重金属可能来自外源输入。  相似文献   
994.
以甲醇为溶剂,采用发散合成法,以脱氢枞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低代超支化分子骨架.以这种低代超支化骨架为起始剂,与氯乙酸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松香基超支化水煤浆分散剂.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分析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同时用这种新型的分散剂对陕西神府煤制浆,考察了制得的水煤浆的表观黏度、Zeta电位和稳定性等性能.结果表明:松香基超支化水煤浆分散剂可以制备具有较高质量分数的水煤浆,在浆体质量分数为67%,分散剂用量为0.4%(分散剂占浆体的质量分数)时,水煤浆黏度仅为980 mPa·s.这种新型分散剂明显改善了水煤浆的成浆性能,增强了浆体的静态稳定性,并具有很好的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995.
西太湖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分布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至7月,对西太湖流域113个河流断面进行了浮游动物采样调查.浮游动物经鉴定共有38种,其中,轮虫6科15属29种,桡足类4科4属4种,枝角类4科5属5种.流入西太湖的河流上游农业区浮游动物多样性最小,中游城市工业及生活区浮游动物多样性有所增加,下游濒临太湖区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明显增大.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与生物指示法评价了流域内水质状况、生态系统稳定性.西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优劣顺序为:下游濒临太湖区、中游城市区、上游农业区.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城市当前普遍存在室外大气PM_(2.5)与室内甲醛(FA)联合污染状况,二者均被报道在单独暴露下可以导致肺损伤并诱导和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但其联合污染的具体效应,以及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探究PM_(2.5)和/或甲醛暴露对小鼠的肺损伤及其可能的机制,分别将雄性Balb/c小鼠分为以下6组:对照组,AZD8055组,PM_(2.5)组,FA组,PM_(2.5)+FA组,PM_(2.5)+FA+AZD8055组。染毒结束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肺组织氧化损伤,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DNA损伤,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 crosslink,DPC)系数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的含量,以及细胞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含量。结果表明,当吸入气态甲醛浓度为3 mg·m-3,气道滴注PM_(2.5)浓度为2.5 mg·m L-1时,肺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重塑和炎症细胞浸润。ROS显著上升,GSH显著下降,DPC、8-OH-d G以及Caspase-3都显著上升。添加AZD8055后,肺组织损伤效应更加显著。PM_(2.5)复合甲醛的暴露导致小鼠肺损伤具有协同作用,氧化应激及其下游的DNA损伤可能是甲醛联合PM_(2.5)致小鼠肺损伤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7.
抗生素的滥用使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给许多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增加了难度。基因突变和质粒接合转移是细菌获得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主要方式,许多研究围绕抗性基因来展开,但是关于群体感应对于抗性基因产生和传播的影响鲜有报道。本文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模式生物,群体感应信号分子N-(β-酮己酰)-L-高丝氨酸内酯(3-oxo-C6-HSL,C6)和3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氯哒嗪)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对大肠杆菌生长效应、突变效应及接合转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6不影响磺胺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抑制率,但能够削弱磺胺对大肠杆菌突变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增强磺胺对大肠杆菌R388质粒接合转移的抑制作用。本文为从群体感应角度研究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8.
醇和酚类等有机化合物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有机合成、食品工业等领域,但生产中排放于环境的这些物质,会对生物造成一定的毒性作用。为建立包含醇和酚类有机污染物对欧洲林蛙蝌蚪及梨形四膜虫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模型,计算了227种有机污染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和分子形状指数,优化筛选了分子连接性指数的0X、1X、2X、4X和5Xc、分子形状指数的K1和K2共7种参数,将这7种结构参数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变量,110种有机污染物对欧洲林蛙蝌蚪的毒性值作为输出层变量,采用7:8:1的网络结构方式,构建了令人满意的对欧洲林蛙蝌蚪毒性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方程总相关系数r为0.988,毒性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0.14。为检验指数的普适性,同样用这7个结构参数与117种醇和酚类化合物对梨形四膜虫的毒性进行分析,所得神经网络模型的总相关系数达到0.997,对梨形四膜虫毒性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仅为0.065,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有机污染物对林蛙蝌蚪及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9.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广西红树林面积监测与群落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国产多源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结合野外勘查的方式,对广西红树林面积进行遥感监测并对其群落类型进行野外勘查。结果表明:截至2013年12月,广西红树林总面积为7 243.15 hm2,共有斑块2 793个,平均斑块面积为2.59 hm2,其中最大斑块面积为173.67 hm2。北海市红树林面积、斑块数及比例分别为3 263.66 hm2、905个、45.06%;钦州市为2 097.41 hm2、1 259个、28.96%;防城港市为1 882.08 hm2、629个、25.98%。红树林群落类型有白骨壤、白骨壤+桐花树、桐花树、桐花树+白骨壤、木榄-白骨壤等共21种,其中面积及比例从大到小前7位排列分别是白骨壤群落(3 022.96 hm2,41.74%)、桐花树群落(2 383.81 hm2,32.91%)、白骨壤+桐花树群落(405.42 hm2,5.60%)、木榄-白骨壤群落(303.93 hm2,4.20%)、红海榄-白骨壤群落(214.43 hm2,2.96%)、无瓣海桑-桐花树群落(138.46 hm2,1.91%)、木榄-桐花树群落(128.40 hm2,1.77%)。通过对比发现,不同研究者、影像数据源和研究方法,会使得同一区域红树林面积监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生态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探讨其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城市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尝试将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扩展到城市生态系统,以分析其内部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的水桶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定量评估模型,并以长江三角洲具有代表性的八城市为操作对象进行了研究.案例结果表明,长三角八城市的综合承载指数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 无锡、南京、杭州、上海、常州、宁波、苏州、扬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