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83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601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实验探究电催化氧化预处理技术对膜污染的影响。实验通过电催化氧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OH)无选择地与纤维素、腐殖质等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反应,将其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以此减缓膜污染。实验发现,通过使用电催化氧化工艺作为预处理方式处理二沉池出水,当电极为二氧化铅电极,电流密度为20 mA/cm~2,反应停留时间为3 h时的处理效率为最佳条件,此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减轻膜污染。  相似文献   
22.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鸿郭  周少奇  林云琴  钟宁 《环境技术》2003,21(3):22-25,17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及其特点,对膜分离技术进行了分类,同时阐述了渗透、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微滤和纳滤这些常规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液膜、气态膜、双极膜、膜萃取和膜蒸馏这些新型膜分离技术。提出了膜分离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方向、展示了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一台化工厂生产使用的2.5Mpa锅炉,水管与下锅筒连接的角焊缝熔合线位置因制造锅炉焊接时产生的严重连续咬边缺陷扩展为贯穿型裂纹发生破坏.本文根据现场检验的实际情况,对咬边缺陷导致贯穿型裂纹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4.
纺织粘胶黑液污染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晴  陈季华 《化工环保》2004,24(Z1):151-153
粘胶纤维工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其产生的黑液含碱量大、有机物含量高, 污染严重.粘胶黑液的处理应从清洁生产角度出发,研究采用超滤等分离技术分离回收废碱与半纤维素等有机物,从而回收资源、消除污染.  相似文献   
25.
通过应力分析和强度核算,得出压力容器环向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的容许值b,并把错边问题分成整圈错边和局部错边,再按错边的超标情况及缺陷情况进行评定,给出实际检验中发现错边量超标时安全状况等级的确定及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26.
采用UF&RO膜组合工艺制取纯水,考察各项操作条件对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来水经UF&RO膜组合工艺装置的出水满足试验纯水水质要求.对于UF系统,冲洗频率、过滤方式和操作压力均影响系统的制水效率.冲洗频率越大,制水效率越高;各种过滤方式中,死端过滤效率最高;在一定范围内,操作压力升高,制水效率反而下降.对于RO系统,应根据出水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回收率和操作压力.  相似文献   
27.
<正>局部小冒顶的处理。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范围小,顶板没有冒实,而顶板岩石已暂时停止下落,这种局部小冒顶比较容易处理。一般采取掏梁窝、探大梁,使用单腿棚或悬挂金属顶梁处理。范围较大冒顶事故的处理。一种是伪顶冒落直接顶未落,一般采取从冒顶两端向中间进行探梁处理;另一种是直接顶冒落,而且冒落区不停地沿煤壁空隙往下淌碎矸石,一般采取打撞楔的办法处理。  相似文献   
28.
基于2018年4月15日至4月24日在长江口北港主槽大小潮连续10天的定点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对枯季期间北港上段河道悬沙浓度的垂线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悬沙浓度较低,大小潮平均值仅为0.17 kg/m3,悬沙浓度具有大潮显著高于小潮,涨落潮平均浓度接近的特点;水动力则具有大潮明显强于小潮、落潮明显强于涨潮的特点;观测期间的盐度值很低,平均值仅为0.16 psu,盐度的大小潮变化、涨落潮变化以及垂向变化都非常小,盐度密度分层对悬沙剖面影响微弱。在这种动力、泥沙和盐度环境下,大潮期间的悬沙剖面主要为斜线型和指数型;小潮期间的悬沙剖面有斜线型、垂线型和指数型,其中以斜线型占主导。通过Rouse公式拟合发现,大部分的实测悬沙剖面较符合Rouse公式,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到的悬沙沉降速度介于0.36~2.89 mm/s。Soulsby公式能够对实测的斜线型和垂线型悬沙剖面进行较准确预测,平均误差控制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29.
采用树脂分级将二沉池出水有机物(effluent organic matter, EfOM)根据官能团分类,采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排阻色谱等多种表征方式对EfOM及其分级组成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EfOM及其分级组成的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了二沉池出水主要的膜污染组分以及膜污染模型机理。结果表明,憎水性有机物组分(hydrophobic, HPO)主要为芳香烃类有机酸,胶体有机物组分(organic colloidal, OC)主要为蛋白质类有机物,过渡亲水性有机物组分(transphilic,TPI)主要是有机酸和多糖。膜污染严重程度依次为OCEfOMHPOTPI,在过滤初期,OC和EfOM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会快速堵塞膜孔并引起膜通量的剧烈下降。另外,OC和TPI组分会与膜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可逆膜污染偏高。对于实际水体EfOM及其各分级组分,滤饼层过滤是超滤后期主要膜污染机理,超滤实验初期的膜污染可能是多种膜污染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识别了EfOM的主要污染成分和主要膜污染机理,为超滤工艺深度处理二沉池出水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0.
常州市臭氧污染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HYSPLIT4模式,计算了2013—2015年常州市臭氧(O_3)超标日的气流后向轨迹。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和常州市PM2.5、PM10、SO2、NO2、O_3数据,分析了O_3超标日不同类型气团来源对各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并利用引入权重因子后的潜在污染源贡献函数分析了影响常州市O_3超标的潜在污染源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常州市O_3超标期间易受到东南和西南方向气流影响,其中从东海和黄海途经浙江东北部、上海、江苏南部等地的东南气流占比达50%以上。自内陆途经黄山-湖州-宜兴到常州的气流对应的O_3平均质量浓度最高,为116μg/m3。自山东经枣庄-宿迁-淮安-泰州-苏州-无锡到常州的气流对应的O_3平均质量浓度最低,为78μg/m3,但该气流对应的SO2和NO2平均值为各聚类中的最高。影响常州市O_3的潜在污染源区主要在常州周边200 km以内的区域,且集中在从南京至上海的长江下游沿线区域和杭州湾区域;其中太湖湖区为重点污染源源区之一。O_3超标日影响常州NO2的潜在污染源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浙江东北部和上海3个区域,太湖周边的常州、无锡、苏州和湖州等几个临近城市为潜在的重点污染源区。与影响常州O_3的WPSCF高值区相比,影响NO2的高值区分布范围更大、距离更远。影响常州O_3的潜在污染源区分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为源大气污染物的高排放区域较为一致,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O_3污染与本区域的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