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46篇
综合类   699篇
基础理论   169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羟基化多溴联苯醚(OH-PBDEs)在小鼠肝脏S9中的体外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羟基化多溴联苯醚(OH-PBDEs)是一类具有内分泌干扰性质的酚类化合物,且内分泌干扰效应大于其母体多溴联苯醚(PBDEs),研究OH-PBDEs的体外代谢行为对于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小鼠肝脏S9部分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3-OH-BDE-47、5-OHBDE-47、6-OH-BDE-47和2'-OH-BDE-68在小鼠肝脏中的体外代谢.结果表明小鼠肝脏S9中的I相酶和II相酶均能代谢4种OH-PBDEs;醚键与OH官能团及Br原子互为邻位时,I相酶对OH-PBDEs的代谢率最高,即6-OH-BDE-47表现出较高的代谢率,此外,4种OH-PBDEs经I相酶代谢后均能生成2,4-二溴苯酚,表明醚键断裂是其主要的I相酶代谢途径;OH-PBDEs的OH官能团与醚键互为间位时,II相酶对其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最高,也就是5-OH-BDE-47表现出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82.
大型底栖动物是河流健康评价中最常用的生物类群,鉴于在大区域/流域进行大量生物样品采集与生物评价时需要消耗大量的野外调查时间、实验室内鉴定时间等时间成本的问题,基于浑太河流域9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如物种、丰度、敏感值等)和环境因子〔ρ(CODMn)、ρ(NH3-N)、ρ(TN)、EC(电导率)等〕,选择比较常用的5种大型底栖动物快速生物评价指数〔SIGNAL指数(stream invertebrate grade number-average level)、EPT-Fa指数(Ephemeroptera, Plecoptera, Trichoptera)、BMWP指数(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ASPT指数(average score per taxon)和BP指数(Berger-Parker index)〕和1项生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进行比较. 通过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拟合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6种生物评价指数的相关性,构建水环境污染梯度,识别出主要的水环境影响因子,并探讨5种大型底栖动物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对主要水环境影响因子指示程度的差异性. 结果表明:①5种快速生物评价指数以及B-IBI指数之间均呈两两显著相关(|R|为0.35~0.94, P<0.01),说明它们在评估河流健康状况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②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轴1的解释率为59.14%,可以有效表征主要的压力梯度,并且5种快速生物评价指数与轴1的线性拟合度均较高(R2为0.23~0.31, P<0.01). ③各快速生物评价指数与不同水质指标的线性拟合结果差异性较高,其中BMWP、EPT-Fa、SIGNAL和ASPT指数对ρ(CODMn)的线性拟合度均较高,BMWP指数对ρ(CODMn) (R2=0.47, P<0.01)、ρ(NH3-N) (R2=0.31, P<0.01)、ρ(TN) (R2=0.27, P<0.01)的线性拟合度较高,BP指数对ρ(BOD5) (R2=0.22, P<0.01)、EC (R2=0.24, P<0.01)的线性拟合度较高. ④BMWP指数与B-IBI指数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并且二者对水质健康评价的结果最为接近;在浑太河流域河流水质状况评估中,BMWP指数应当作为首选快速生物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983.
为了确定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对多重人类活动压力响应是否一致,以浑太河流域为例,采用典范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以自然环境因子(包括海拔、坡度、流域面积、经纬度)为协变量,比较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所占比例)、河岸带(各土地利用面积所占比例)和河段尺度(水质、水力形态、水文、栖息地质量、底质类型等)下人类活动因子对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流域尺度上,林地和农村聚落用地面积所占比例解释了8.09%的鱼类群落特征空间变异,林地、旱地、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聚落用地面积所占比例解释了18.28%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空间变异;在河岸带尺度上,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例解释了4.26%的鱼类群落特征空间变异,没有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产生显著影响;在河段尺度上,电导率、ρ(TDS)、ρ(NH4+-N)、ρ(CODMn)、河宽、QHEI(a qualitative habitat evaluation index,栖息地评估指数)、ρ(DO)、ρ(TN)、硬度和pH解释了36.60%的鱼类群落特征空间变异,电导率、ρ(TDS)、ρ(NH4+-N)、ρ(CODMn)解释了14.65%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空间变异.河段尺度人类活动因子对鱼类群落特征的直接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流域尺度,河岸带尺度的影响最小;流域尺度和河段尺度人类活动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影响大致相同. 河段尺度的水力形态和水质状况主要受流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其次是河岸带尺度.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力形态的影响较水质更大.   相似文献   
984.
大型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之一,其是河流生境与水质生物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的重要生物指标。以辽河典型生态保护型河流——凡河为研究区域,对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生境、水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凡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在空间和不同水期呈现差异,其中物种丰度(NO.taxa)等指数空间差异性显著,丰富度(dm)、EPT(Ephemeroptera,Plecoptera and Tricoptera)和科级生物指数FBI(Family Biotic Index)在枯、丰水期间呈显著性差异。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总磷(TP)、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DO)、生境复杂性(HC)为枯水期和丰水期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共同驱动因子。驱动因子与大型底栖动物相关性及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TP、BOD5与EPT、FBI分别呈显著负、正相关关系(p0.05),且与摇蚊科(Chironomidae)、颤蚓科(Tubificidae)等耐污类群存在明显响应关系。溶解氧及生境复杂性与物种丰度、丰富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扁蜉科(Heptageniidae)、纹石蛾科(Hydropsychidae)、石蝇科(Perlidae)等清洁类群响应关系明显,且在丰水期对大型底栖动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85.
本文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污染区、对照区10个村的1274个居民开展内暴露及问卷调查,通过采集这些居民的晨尿和10个村的土壤、大气颗粒物、饮用水、大米样品,对采集的所有样品进行了镉含量的测定.同时,将这些检测调查资料通过MLwiN 2.02软件进行多水平模型拟合,以评估南方某县污染区和对照区居民尿镉含量在不同水平之间的差异性,并找出影响这种差异的社会人口和环境方面的因素.结果表明,居民的尿镉含量在村和个体不同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QL-3、FJ-4污染区人体尿镉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研究区,远远超过其临界值.多水平模型的结果显示,土壤镉含量、大米镉含量、居民性别、居民的外出工作时长和居住地离污染企业的距离对居民尿镉水平有影响,而居民的年龄、涉镉工作时长、吸烟时长和在当地生活时长这4个因素对居民尿镉水平的影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一般线性模型相比,多水平模型拟合的效果更佳.研究表明,多水平模型能够较合理地揭示居民尿镉水平的地区差异及社会人口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6.
刘祥  陈凯  陈求稳  王敏  王丽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6):1928-1938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生态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其群落结构特征可有效指示河流水质及生态健康状况.为掌握淮河流域主要河流强人为干扰下水生态健康状况,分别于2014年夏季和秋季对淮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上27个站点进行水质、沉积物及底栖动物采样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底栖动物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时空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两季共获62个分类单元,4297个底栖动物,主要以软体动物门(Mollusca)和昆虫纲(Insecta)为主,其中昆虫纲主要为双翅目(Diptera)、蜉蝣目(Ephemeroptera)和蜻蜓目(Odonata),分别占昆虫纲分类单元数的33.33%、21.21%和18.18%.其次,夏季平均密度为74.21 ind·m~(-2),平均生物量为7.89 g·m~(-2),优势种为米虾属(Caridina)和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秋季平均密度为27.53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13 g·m~(-2),优势种则为米虾属、直突摇蚊属(Orthocladius)、四节蜉属(Baetis)和环足摇蚊属(Cricotopus),但t检验差异分析发现,夏秋两季生物密度无显著空间差异(p=0.135),而生物量空间分布则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02).对比发现两季生物丰度的差异主要由软体动物门与甲壳纲(Crustacea)贡献;同时,昆虫纲类丰度分布也表现出季节性,夏季毛翅目(Trichoptera)明显多于秋季,而双翅目和蜉蝣目则显著少于秋季.冗余分析(RDA)发现水温、p H、总氮和沉积物重金属(Cd、Pb、Hg)的梯度变化是该区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其次,闸坝运行、边坡固化、岸边植被带及采砂活动等对底栖动物的栖息地与空间分布同样是重大干扰.  相似文献   
987.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11):61-61
经常夜间行车的驾驶员,应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A和其他维生素,可多食些动物肝脏、牛奶、蛋、胡萝卜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夜间行车前不宜长时间看电视,以免过多地消耗维生素A。因为一旦血液中缺乏维生素A,就会发生视紫红质再合成过程的障碍,降低眼睛在弱光线下的观察能力,严重的能发生夜盲症。另外,缺氧、饮酒、吸烟或过度疲劳等都会使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988.
动物伦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构建动物伦理学,笔者考察并概括了西方动物伦理研究的本质和关键问题,认为:动物伦理学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尊重动物的价值和权利的新的伦理学说。它的产生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伦理基础和现实迫切性。  相似文献   
989.
在2005年的炎炎夏日,《帝企鹅日记》带着一股南极的冰爽,让中国的观众为之一振。其实,早在这一年的2月,《帝企鹅日记》在法国率先上映,几个月后就有一半的法国人看过这部影片,打破了当年同类型影片《迁徙的鸟》创造的票房纪录。同年6月底登陆美国后,又是一阵旋风,票房当时成为有史以来北美票房的第二高。这样的成绩对于一部动物题材的纪录片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帝企鹅日记》的故事发生在南极,影片展示了帝企鹅这个滑稽、可爱而又坚强的物种怎样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它们的天敌作斗争,怎样对小企鹅倾注他们的爱,从而完成他们的生命延续之…  相似文献   
990.
晓燕 《环境教育》2006,(4):18-21
神秘的深海是一个至今不大为人类所知的世界。自古以来,渔民们和海员们都想象着在大洋的深处有着各种希奇古怪的庞然大物:大章鱼、巨大的蟒蛇等等。但海洋科学家们曾通过对生命极限的研究得出结论:在黑暗无底的大洋深处,终年水温不会超过2摄氏度,食物稀缺而压力巨大,一般来说,在大洋深处没有生物存在。然而生命的存在能力有时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深海鱼类以及动物群的存在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