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0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1680篇
废物处理   212篇
环保管理   591篇
综合类   2007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130篇
社会与环境   145篇
灾害及防治   14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能源连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得到显现.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发展生物质能是解决中国能源紧张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生物质能的战略措施是建立生物质能源的产业体系。即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的第二产业体系。具体战略阶段是:2000—2010年实验探讨阶段(初级阶段);2020—2030年推广应用阶段(发展阶段):2030年一2050年优化提出阶段(提高阶段)。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战略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即农村小康社舍的建设;有助于减轻环境压力;有助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82.
83.
陈德淦  初志春 《环境》2000,(10):35-35
针对核电站的特点,大亚湾核电站制定了较完善的监测大纲并建立了先进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系统,保证了以保护环境、保护公众的目标的实现。一、环境监测系统大亚湾核电站通过自动监视性监测系统、实验室监测系统和流动监测系统等三部分设施开展对周围地区环境放射水平的常规监测。 1、自动监视性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4.
建立中国绿色包装体系之我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峰 《环境保护》1999,(4):40-42
讨论绿色包装定义,要求通过光、生物、光/生物降解技术与纸板包装、纸浆模塑包装技术分析建立中国绿色包装体系的材料技术可行性,讨论回收再生复用技术的作用与技术可行性。通过分析绿色包装体系中法规、政策、管理领域的国际动态与国内情况,提出建立中国绿色包装体系的现存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5.
用线性分配法评价重庆主城区排水系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综合评价的目的及要求,建立了重庆主城区排水系统方案的评价体系,并用线性分配法对诸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6.
国外包装废物的处理技术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乔敏 《上海环境科学》1993,12(12):18-20,26
在欧、美、日等西方国家,废包装材料已成为主要的固体废物之一,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较全面地介绍废包装材料的填埋、焚烧、循环回用、再资源化利用和减少使用包装材料等五种重要技术动击与途径。还重点介绍了美国的PET瓶的资源再利用,以及德国建立严格的包装废物法规和完善的处理系统的概况。  相似文献   
87.
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从市场需求、产品市场、技术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市场管理、技术政策、财税政策、收费政策等方面论述了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对这些外部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同时也分析了它们所形成的体系的成熟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
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法治显得尤为迫切,而法治的前提必须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效力体系。文中归纳了我国环境法律效力体系,解析环境法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公民环境权利司法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89.
林小群 《环境》2007,24(10):96-97,91
论文阐述了我国矿山环境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矿山生产环境恶劣、"三废"排放、地质灾害、环境资源破坏等,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建立明晰的矿山环境资产产权制度、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实施矿山环境准入制度等管理制度治理途径,同时还提出了清洁生产、"三废"治理、废弃地生态恢复等技术防治措施,以改善我国的矿山环境.  相似文献   
90.
徐兵 《陕西环境》2001,8(2):33-34
2000年11月,笔者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在香港举行的中国高级公务员经济管理研讨班(城市环境保护),就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市政管理、城乡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习、研究与讨论,特别就香港环境保护的条例、法规及其特点进行了重点研究,感悟到了香港的发展正在体现人类对自然价值的认识及对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