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326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研究了以含铝、钴的化肥废催化剂为原料制备硫酸铝钾(明矾)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化肥废催化剂粒度为300目、硫酸浓度为9 mol/L、浸取时间为30 min、用K2CO3调滤液pH至1-2。在该条件下制备的KAl(SO4)2·12H2O产品纯度为98.2%,达到日本工业标准(JIS K1473-1970)工业级纯度。  相似文献   
552.
为探讨生物质炭-沼液配施条件下氮循环功能基因调控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并影响农作物氮素吸收利用机制.本试验以浙江省杭州市红黄壤作为研究对象,设置生物质炭和沼液两个因素,探究生物质炭-沼液配施条件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变化情况,刻画功能基因与农田氮素利用率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沼液配施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升土壤pH和土壤氮素含量,其中,高剂量生物质炭-沼液配施(C3B2)处理较单施化肥(COBO)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含量增幅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空白处理(CK)相比,生物质炭-沼液配施(C3B2)处理则显著提高了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较单施化肥(C0B0)处理增幅30.98%和44.99%.冗余分析结果显示,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碳含量对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影响较为显著,结构方程模型则表明硝化作用功能基因丰度的提升对包菜氮素农学利用率呈现负相关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养分施用量的条件下,生物质炭-沼液配施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氮素和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功能基因丰度的关键因素,硝化作用功能基因丰度的降低可以提高农田氮素利用率.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促进农业废...  相似文献   
553.
随着沼气发电工程的建设及推广,厌氧发酵后产生的大量沼液成为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膜浓缩处理后,沼液中大量常规营养成分的浓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浓缩液中含有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且有害的重金属含量低,因此沼液浓缩液通过还田培育作物,可实现沼液的消纳和资源利用。文章通过研究沼液浓缩液培育柑橘,并提出沼液浓缩液部分或者全部替代化肥施用技术,探讨沼液浓缩液对土壤、柑橘品质的影响。经分析,沼液浓缩液替代常规化肥施用能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的含量,能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能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的活性,不会导致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富集,并且能够提高柑橘总糖、总酸和Zn的含量。同时,研究表明75%及以上沼液浓缩液氮替代化肥处理的综合施用效果最佳。以期为沼气工程厌氧发酵副产物中沼液的处置及还田提供一种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54.
单力 《环境》2006,(8):18-20
新农村建设,首先是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这样的定义,是为了强调它意在告别那种破坏耕作环境、高化肥使用,以及生产的农作物高残留的旧现象,这一建设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地贯彻到农村和农业生产中,以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农耕方法,使用有机肥料和生态农药,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555.
556.
为揭示交叉口车道的布设、交通流量、车辆所在时空位置等要素对直行车辆出口车道选择行为的影响,保障直行车流运行安全,运用专家知识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由最内侧直行车道中线偏移角、进口车道位置等10个影响因素组成的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 BN)结构,采用数据驱动法进行了参数学习,建立了直行出口车道选择BN模型。经验证,模型的平均绝对偏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 RMSE)分别为4.37%、4.96%,具有良好的精度。应用正向推理得到:影响直行出口车道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进口车道位置、进出口车道数量匹配性、进出口车道选择不匹配比例、最内侧车道中线偏移角;引入情景分析法可有效预测进口车道平均流量等不同影响因素组合波动时出口车道利用率的变化,如直行车辆由最内侧进口车道驶入直行最内侧车道中线左偏移角为2°~4°的交叉口,在直行车流为>600~900辆/(h·道)、绿色信号倒数(Green Signal Countdown Display, GSCD)显示到达的条件下,选择最内侧出口道...  相似文献   
557.
558.
介绍了机械式测风传感器与超声波测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及对风力发电的影响。分别对装有2类测风传感器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了运行分析,得出2类测风传感器对应的机组功率曲线增长率。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测风传感器进行风速、风向测量更有利于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利用率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