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628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9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研究石家庄市域臭氧(O3)和NO2的时空演替格局及污染来源,取2014~2017年市域18个区县(市)的O3、NO2和气象要素资料(温度、湿度、风速、降水、日照),及2017年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数据,采用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空间插值(IDW)、Moran模型及后向轨迹方法,对市域内区县O3和NO2的空间联系、演替格局、空间影响因素及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14~2017年市域O3浓度呈上升趋势,市区O3月度变动呈单峰型态势,5~9月是O3污染(O3≥160 μg·m-3)的典型时期(TPOP),TPOP的气象特征为高温低湿弱风强光照,NO2在TPOP内的负相关性显著;②主城区O3浓度在2015年后呈逐年显著上升,主城区的污染物类型从NO2(2014~2016年)转为VOCs(2016~2017年),而县域2014~2017年均属VOCs控制区;③市域O3空间影响因子主要集中于工业、农业、经济和人口这4个维度(P≤0.05).第二产业对O3污染的高值中心出现在主城区和栾城区,与区域内工业生产活动有关;④VOCs夏季监测期间的轨迹聚类出3个来源方向,即A(东-东北,26.67%)、B(西北-西,43.33%)及C(东南-南,30%),轨迹A和C是VOCs传输的主要方向(东-东南).  相似文献   
982.
针对反硝化聚磷菌的生物学特性,设计并制作了硝化反硝化除磷气升式环流生物膜反应器,并就其对生活污水的脱氮、脱碳和除磷过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309.8 mg/L、NH4 -N为116.0 mg/L、PO34-P为10.5 mg/L时,它们的去除率分别为95.3%、94.6%和73.1%.通过间歇试验表明该反应器可以实现反硝化除磷.  相似文献   
983.
武汉东湖沉积物氮磷形态垂向分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冯峰  方涛  刘剑彤 《环境科学》2006,27(6):1078-1082
以武汉东湖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了3个采样点柱状沉积物中各种形态氮、磷的垂向分布,并结合pH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湖沉积物pH小于上覆水中pH并随沉积物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总氮与总磷均为处于湖湾区的1号点最高,2号点湖心最低,3号点居中.氨氮和硝酸盐氮也表现为1号点远远大于2号点和3号点.随着近年治污力度的加大,1号点的氮磷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是3号点受面源污染影响,氮、磷水平上升很快,甚至在表层已经和1号点持平.磷虽然仍然是东湖最主要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但受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及聚磷菌的影响,近20a来,东湖沉积物总氮含量下降很大,氮磷比仅为3左右.  相似文献   
984.
通过统计,在2020年和2021年2次维持时间较长的污染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PM2.5,因此将黑碳(BC)和一氧化碳(CO)作为PM2.5的示踪物,通过2次污染过程的对比分析,在后向轨迹的基础上,结合卫星火点分布、生物质燃烧排放清单,计算出BC和CO的传输效率TE和有效排放强度EEI,进而对西双版纳地区大气污染进行源识别。  相似文献   
985.
绿色信贷政策作为金融调控手段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创新应用,是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大探索。绿色信贷政策在重塑重污染企业信贷融资环境,倒逼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激发重污染企业绿色发展热情的同时,是否及如何影响企业的“脱实向虚”?文章立足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和绿色信贷政策日趋深化的现实背景,选取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前后,重污染企业相对于非重污染企业的金融化水平波动情况,以此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为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参考。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重污染企业,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抑制了重污染企业的金融化水平,且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PSM-DID、安慰剂检验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代理成本对重污染企业的金融化水平产生抑制效应。异质性检验进一步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会随企业产权性质、区域环境执法强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与国有产权性质、弱环境执法区的重污染企业相比,绿色信贷政策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强环境执法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文章从...  相似文献   
986.
山谷地带城市冷热岛及其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华北某城市现场实测资料,对实测到的谷地上空“冷岛"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借助于二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城市冷热岛对山谷地带坡风环流和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热岛在晚间出现则可以加速坡风环流,加之逆温层存在,不利于污染物输送;白天冷岛的出现,加强坡风环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   相似文献   
987.
将莆田市东圳水库垂向划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研究其藻类群落的分布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影响的演变规律,进而明晰“水华”爆发机制。结果表明,水库中共检出浮游藻类7门39属,群落结构主要以蓝藻、绿藻、硅藻和隐藻为主,在不同季节沿水库垂向分布呈现显著差异性。表层和中层水体中优势藻类为绿藻门和蓝藻门,受水温、光照、DO和TN影响;深层水体优势藻类为硅藻和隐藻,主要受水温和TN影响。对水库中营养盐分析结果表明,东圳水库N/P平均值达到32.4,呈典型磷限制性特征,水库氮污染主要来自农业面源输入和内源释放。底泥中氮类物质易于在夏季分层期发生释放,并与DO结合发生形态转化后输入至上层水体,由此导致“水华”现象的发生。针对东圳水库水华防范与治理,需严格防控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并建设水力扰动设施以及增设原位修复装置等措施,全方位防控水华现象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分析东圳水库藻类功能组时空演替,有助于确定东圳水库藻类爆发机制,可为水库藻类治理、水环境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8.
本文以2022年1月28与29日北京地区典型细颗粒物(即PM2.5)重污染过程为例,依据大气颗粒物水平和垂直监测数据,常规及加密自动气象站数据和高时间分辨率风廓线数据,分析重污染过程中不同尺度环流形式,并制定精细化管理机动车与创建扬尘治理小组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弱高压场控制下,受低风速、强辐射逆温和下沉逆温影响,北京市冬季PM2.5细颗粒物数量增长迅速;通过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北京市冬季PM2.5浓度。  相似文献   
989.
新世纪以来,世界旅游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中日国际旅游竞争更为激烈。以2000—2019年官方统计资料为依据,采用宏观分析与市场分析、实证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日国际旅游的反向性及市场翻转现象。结果发现:(1)以2013年为分界点,中日国际旅游客流量及旅游收支呈现反向性,中国旅游贸易从顺差转向逆差且逆差迅速扩大;日本旅游贸易从逆差转向顺差且顺差不断扩大;(2)从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的游客流向来看,2011年起客流转向出现明显的市场翻转,来自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的远程洲际游客,从偏向前往中国转向偏向日本旅游,并且该趋势仍在加强;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洲内市场,游客流向也从偏向入境中国转向偏向日本旅游;(3)从中日两国旅游互动来看,以2015年为分界点,中国出境日本旅游客流量增大,日本入境中国客流量减少,旅游互动呈现反向性;(4)产生此种国际旅游差额变化的反向性及主要客源市场的翻转,与两国旅游产业政策及环境卫生条件、旅游服务质量有关。因此,调整旅游产业政策、改善环境与卫生条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将成为中国建成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90.
基于上海地区2006~2021年逐日臭氧浓度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要素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ER)再分析数据,分析了2006~2021年上海地区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和气候背景,进一步对比分析臭氧浓度异常年份的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差异,并加入关键气象影响因子建立臭氧浓度月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全年和夏半年臭氧浓度的平均值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且夏半年臭氧浓度和风速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826),与静风出现频率以及低云量<20%出现日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和0.724).当夏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且位置偏西偏南时,上海易受偏西风异常环流影响,不利于海上洁净空气向上海输送,易引起高浓度臭氧污染.当夏半年地面射出长波辐射偏低时,有利于地面升温,易引起高浓度臭氧污染.加入太阳直接辐射、最高气温和风速作为外生变量的臭氧月预报模型对月预报效果提升明显,均方根误差减少47.7%,相关系数提升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