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许多初中学生进入高一后,会感觉到高中数学抽象、难度大、不好学,数学成绩会大幅度下滑,其中初高中数学无论是从教材、教法、学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初高中数学的区别对部分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日语能力考试简称"JLPT",能力考试中的N1、N2的语言知识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三个部分,其中文字、词汇部分主要考查,单词的"形式","意思","用法"三个方面来测试。单词的"形式"主要考查应试者是否知道日文汉字的读法,平假名相应的汉字形式。"意思"则考察选择最恰当的词汇,"用法"测试方法为单词的词性和单词的搭配使用。其中选择恰当的词汇中,近义词选择题,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有一定难度。本文以"夢中""熱心""熱中""没頭"为例,利用现代日本语语料库(BCCWJ:Balanced Corpus of Contemporary Written Japanese)搜索到相关的例子,从中找出四个单词的形态上的区别用法,为应试者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
目前大多数企业第一轮清洁审核工作已经结束,如何有效进行持续性清洁生产审核成了当下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持续性清洁生产审核的分析,在明确持续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内容的同时,探讨持续性清洁生产审核与第一轮清洁生产审核的不同之处,为政府机构、企业自身和清洁生产专业机构在制定持续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方案中提供科学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4.
翟琳 《安全与健康》2011,(21):36-37
《社会保险法》(国家主席令第35号)出台后,《煤炭法》(国家主席令第75号)、《建筑法》(国家主席令第91号)、《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总理令第586号)都及时作了修改,各项法规不断完善,人们依法维权的意识越来越强了。但是,有的人受伤被认定为"工伤",而有的人受伤却被认定为"公伤"。"公伤"和"工伤"是怎么回事?常常搞得人满头雾水。  相似文献   
25.
<正>上海1月21日发布了"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人民日报》随即发问:事隔21天才公布调查结果并问责,是否太迟?问责以上海黄浦区领导为主,更高级别的领导没有出现在问责名单上,问责是否到位?问责依据何在?"12·31"外滩踩踏为何定性为"事件"而不是"事故"?在问责方面,两者有什么重大区别?对群众自发聚集性活动而非政府组织的公众活动,政府是否负有同样的责任?踩踏事件后上海取消或暂停了部分人流密  相似文献   
26.
从环保政策出发,依据有关基础资料,结合区域发展规划,以模型计算为基础,现状评价,容量分析和方案优选相结合,确立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划分的基本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27.
管理法治化是学生管理正规化、规范化,以及高校减员增效、遏制腐败的客观需要,也是将高校学生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实行严格管理,避免管理工作中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自由的发生所势在必行的事情.笔者针对我国传统高校长久以来存在的“人治”传统而提出的高校学生管理之法治化,着重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人治”与“法治”的利与弊.参5.  相似文献   
28.
中国土壤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区划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以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湿度为生态因子,评价中国土壤对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工具绘制了相对敏感性区划图。在评价土壤的缓能力时,除了以土壤的化学性质为指标外,还综合考虑了土壤质地和温度这2个重要因素使得评价方法更适合我国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大和南北温差大的特性,区划的结果表明,我国对酸沉降最敏感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云南的南部和华南沿海地区,其交介东北地区,长江以南和青藏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灰霾天气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公众及政府环保部门的高度关注,然而,大部分公众对于灰霾的认识都普遍存在一个误区,把雾天也看成了是灰霾天气,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区分开霾与雾的区别,了解灰霾的本质,并分析出灰霾形成的原因,才能有效做出灰霾天气的防治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