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34篇
综合类   348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41.
福州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的是系统之间各要素的共同发展。以福州市为例,对2000年-2007年福州市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1年-2002年福州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大于0.8,为良好发展类型,其余年份协调发展度大于0.9,为优质协调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642.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利用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年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内蒙古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波动增长的发展趋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演化周期经历了失调衰退、基本协调发展协调发展3个阶段.  相似文献   
643.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可以从历史、现实、未来、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多个方面进行归纳。生态文明是对生态危机的反拨与超越,是对长期困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困境的历史性扭转。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社会工程,学界就此提出价值体系、关键环节、整体推进和低碳消费等基本思路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44.
黄毅 《安全》2006,27(2):I0001-I0001
当历史的车轮伴随和煦的春风驶进"十一五"时期,以"安全发展"组成的时代音符,在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奏响起激昂的主旋律.它如同常鸣的号角,激励人们高扬起"以人为本"的旗帜,推动着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45.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环境究其实质意义上来讲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资源,保护发展,实现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本文从此出发,说明了要搞好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作用,以促进环保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46.
在剖析边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构建了物流与区域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边疆区物流与区域经济影响关系以及协调层次,揭示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物流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质量提升有益于发展能效释放,进而激发区域内市场需求,提振边疆经济发展;(2)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物流业发展需求、物流业运行绩效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产业具有正向带动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边疆区的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47.
城市生物多样性问题及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秦皇岛市的实际,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特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648.
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茹江  李彬  徐云麟  叶文虎 《环境科学》1995,16(6):47-49,72
以区域持续发展为原则,运用环境承载力的规律及其表征方法,分析环境与经济综合规划的协调性问题;采用效益化的衡量依据,对本溪开发区的发展方案进行了评价和筛选,得到了合理的结果,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9.
关于加强环保工作与构建和谐青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5,15(2):47-49,56
构建和谐社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谋求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理念。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和严重破坏,都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紧张,从而引发人与社会的矛盾。良好的环境和生态秩序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与环境优化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因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50.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以山东省邹平市为研究对象,选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剪刀差方法,分别对邹平市2011—2020年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状态和发展速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邹平市社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而后逐步下降的变化趋势,自然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前者发展速度总体上快于后者;耦合协调度指数由0.323 6增长至0.596 6,反映了该区域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不断改善,较好地实现了二者的协调发展;剪刀差呈平缓波动上升趋势,说明二者发展趋势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研究结果为当地制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