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09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605篇
基础理论   211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10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压敏电阻片是氧化锌避雷器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和造价的高低,直接影响氧化锌避雷器的可靠程度和市场的销售。我公司生产的电阻片电极形式原来是一直是通过“被银”方式所实现的银电极,每年需要大量的氧化银,不仅价格昂贵,货源紧张,而且银电极对电阻片性能参数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八五”期间,我公司进行了铝电极取代银电极技术改造研究,通过试验发现,不仅铝电极的电阻片在性能参数方面优于银电极电阻片,而且具有相当显著的节能节材效果,在实际改造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分析监测了北京主要树种油松排放的萜烯类化合物,其中包括α和β蒎烯、蒈烯、松油烯、柠檬烯和罗勒烯,以及少量异戊二烯。松油烯、B蒎烯、柠檬烯和蒈烯的排放量之和占油松排放碳氢总量的94%以上。萜烯和异戌二烯排放速率随日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萜烯等浓度的日变化表明在正午和午夜油松有两个排放高峰。在日均气温为18℃时油松的碳氢化合物平均总排放速率约为8.7μh/h.g。  相似文献   
33.
支持向量机用于芳烃类化合物对芳烃受体亲和性QSAR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尝试将支持向量机(SVM)应用于3种典型芳烃类环境毒物(PCDD,PCDF和PCB)定量构效关系研究,通过对芳烃受体亲和性考察,结果发现该组样本的生物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具有非线性联系.SVM对内部和外部样本都具良好稳定性能和预测能力:所得模型拟合、交叉检验、外部预测复相关系数及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2cum=0.922、Q2cum=0.825、Q2ext=0.834和RMSext=0.531将其与文献报道及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小样本、非线性问题SVM具较强拓展性及泛化能力,故在环境毒物评价和控制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甲萘胺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采用氧化、酸洗、一滤一脱、蒸发、二脱二滤、结晶的处理工艺,可回收硫代硫 酸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5.
温晓玫  聂麦茜 《环境工程》1997,15(2):53-54,10
研究了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测水样中铜的光导光度分析方法。5个天然水样中的铜测量结果与用原子吸收法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5个水样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测量灵敏度比用1cm比色皿测量提高约112倍。  相似文献   
36.
苯胺类化合物在不同pH值下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13种苯胺类化合物在不同pH下(6.0,7.8,9.0)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24h半数活动抑制浓度24h-1C50,应用三种理化参数logP,TSA和pKa,对毒性数据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s)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苯胺类化合物的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   
37.
日本高炉喷吹利用废塑料代煤技术简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 依法推动废塑料再生利用日本根据包装容器废物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体积的 60 %和重量的 5 0 %的特点 ,为了促进垃圾减量 ,于 1 995年学习德国“垃圾减量法”的经验正式颁布了“包装容器再生法” ,要求制造厂对报废后的包装容器废物负有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义务 ,所需费用可计入价格转嫁给用户负担 ,并规定从 2 0 0 0年 4月正式实施。从此 ,使原来再生利用率在同类废物中处于最低的废塑料 (见表 1 )成为实施该法的重点而受到社会重视。表 1 日本 1 995年包装容器废物再生利用情况项目废铝罐壳废钢罐壳碎玻璃废纸废塑料节能量 (万cal/kg)…  相似文献   
38.
酚取代衍生物的QSA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大仁 《环境科学》1995,16(2):4-6,10
计算了带7种不同取代基的29种酚取代衍生物的分子表面积。用分子表面积,OH基表面积,代基当量作为描述变量,对上述化合物的Microtox^R毒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有一定意义的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为0.90。如果氰取代酚作为局外化合物,则相关系数达0.94。说明这些参数在预言毒性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朱慎林 《环境保护》1994,(12):35-36
糠醛废水中的醋酸浓度很低,为1%~2%(重量),并含有少量有机杂质,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国外早在80年代初曾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但至今未见工业化报导.国内也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并提出了电渗析—萃取—精馏工艺.当采用电渗析浓缩醋酸时,需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增加了工艺流程的复杂性,且电耗大、投资费用高.同时用乙酸乙酯为萃取剂,由于是物理萃取,效率低、水溶性大、溶剂损失大.因此,这一工艺在推广应用时难度较大.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我们提出用三元混合溶剂为萃取剂,脉冲筛板塔为萃取塔的萃取—精馏新工艺来回收糠醛废水中的稀醋酸.  相似文献   
40.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激活、复合、陈化、酸浸、干燥、焙烧等工艺制得FCZ—L固体酸催化剂,应用于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考察了不同的焙烧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比例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醇酸摩尔比为1:1.5,催化剂为反应物总量的1.5%,反应温度100~115℃,反应时间为2h时,酯化率可达98.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