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1篇
  免费   2253篇
  国内免费   7148篇
安全科学   2422篇
废物处理   856篇
环保管理   942篇
综合类   14314篇
基础理论   1765篇
污染及防治   2865篇
评价与监测   361篇
社会与环境   251篇
灾害及防治   286篇
  2024年   383篇
  2023年   1228篇
  2022年   1187篇
  2021年   1238篇
  2020年   995篇
  2019年   1094篇
  2018年   649篇
  2017年   668篇
  2016年   723篇
  2015年   934篇
  2014年   1364篇
  2013年   979篇
  2012年   1126篇
  2011年   1147篇
  2010年   991篇
  2009年   1167篇
  2008年   1106篇
  2007年   1101篇
  2006年   1041篇
  2005年   803篇
  2004年   706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采用微电解-芬顿氧化的组合工艺处理末端焦化废水,考察静态实验中微电解填料的铁碳比、过氧化氢添加方式及加入量、曝气量、反应时间、pH值等不同条件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情况,确定最佳条件是铁碳质量比是2.5∶1,分批加入过氧化氢,且加入量为0.25 mL/L,曝气量为1.25 L/min,pH值为3,反应时间140 min.最终实现将焦化废水COD的去除率达88%以上的目的.按静态实验的各因素条件进行动态实验,试验结果COD去除率可达87%以上,处理后℃OD质量浓度为为91 mg/L,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处理后焦化废水的颜色变淡.  相似文献   
962.
采用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农村分散污水,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研究表明采用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农村污水,在反应器内溶解氧(DO)质量浓度维持在2.0~4.0 mg/L,水力负荷为3.53 m3/(m2·d)的运行条件下,对COD,NH4+-N及 IN去除率分别达到76.10%,68.12%,60.50%,出水可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963.
采用有效容积88.7 L的上流式厌氧填料床反应器启动厌氧氨氧化工艺.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运行的第119天NH4+-N,NO2--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100%,97.40%和91.71%,3种氮素的比值ρ(NH;-N):ρ(NO2--N):ρ(NO3--N)为1∶1.35∶0.28.随后通过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的方式提高客积负荷,HRT从开始启动时的35.5 h逐步下降至15.2 h,至反应器运行末期,TN的客积负荷达0.10 kg/(m3·d),获得的具有厌氧氨氧化活性的污泥镜检呈红棕色.  相似文献   
964.
NPR工艺是一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的工艺,具有强化脱氮除磷的能力.中试研究采用固定的分段进水比例(厌氧流量∶缺氧流量=7∶3),在污泥龄为10 d的情况下,比较了0.6 m3/h和0.9 m3/h2种流量下对氮磷去除效果,分析了在0.6 m3流量下,工艺是如何对CODCr,NH3-N,PO43-进行去除的.试验发现:在0.6 m3/h流量下:出水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在0.9 m3/h流量下,出水稳定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965.
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反硝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张苗  黄少斌 《环境科学》2011,32(1):259-265
通过高温筛选,从燃煤电厂生物滴滤系统填料的生物膜上分离出1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TAD1.该菌株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状,大小为(0.67~0.89)μm×(1.03~1.41)μm;经生理生化特性和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螯台球菌属(Chelatococcus 8p.).对菌株TAD1的反硝化性能进...  相似文献   
966.
为研究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生物滤池挂膜及运行过程中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脱氮机制,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不同时期生物载体上的异养细菌、氨氧化细菌及硝化菌进行堵养计数.并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细菌的16S rDNA V3可变区的...  相似文献   
967.
果蔬废弃物两相厌氧消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永亮 《能源环境保护》2011,25(4):19-23,28
厌氧消化在处理果蔬废弃物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同时可获得甲烷等能源气体,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研究两相厌氧系统启动及试运行,深入分析了该系统处理果蔬废弃物的消化特征。酸化初期,苹果和白菜两种底物在酸化过程中均降解迅速。约10d即可分解70%80%的还原糖;当系统运行40d后,pH稳定在7.5左右,反应器已形成较好的缓冲体系:氧化还原电位稳定于-460--540mV之间。适宜产甲烷阶段的进行。挥发性脂肪酸的分析表明,果蔬废弃物置于循环反应体系中。仍有一段时间的酸化过程。该过程中丁酸由2000mg/L增加至2600mg/L,戊酸由600mg/L增加至1300mg/L。乙酸含量基本稳定在1000mg/L左右,丙酸含量略有提高,由450mg/L增加至600mg/L。此阶段发酵类型为丁酸型发酵.各挥发酸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丁酸、戊酸、乙酸和丙酸,所占比例分别为45%、23%、20%和10%。  相似文献   
968.
本文给出了济三煤矿生活污水水量和水质情况,以及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该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工艺流程和特点。详细描述了实际运行过程中培养和驯化适应低浓度生活污水优势菌种的几个步骤,以及防止和控制污泥膨胀和老化的方法。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回流比150%、控制氧化沟未端溶解氧(DO)1.5 mg/L,能取得最佳的CODcr去除率和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76.7%和79.8%。  相似文献   
969.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使得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低碳经济的提出成为了目前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策略,而发展中国家在进行低碳技术引进时常常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本文从"公地悲剧"角度解析气候变暖的经济学根源,从"反公地悲剧"角度揭示低碳技术转让过程中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为借口制造技术壁垒的经济学缘由。  相似文献   
970.
以安徽某县污水处理厂的改良氧化沟工艺调试为例,采用自然培菌和间歇培养相接合的方式进行调试,结果表明方法可行。在进水COD100mg/L时,MLSS在1500mg/L时,出水COD、NH4-N均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对调试过程中的各环节如人员培训、带负荷试车、污泥培养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确定了各工艺段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