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515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146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近年来,化学氧化技术开始应用于土壤修复工程,因药剂选择和施工方法的差异,工程应用效果大不相同。从技术原理、适用范围、主要材料与设备、施工方法与步骤、关键参数、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总结了原位化学氧化土壤修复工程施工技术,为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2.
以浙江省某垃圾填埋场为例,分析了该场地现状和配套条件,对比行业较成熟的多种存量生活垃圾原位和异位处理技术,以及对该填埋场治理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提出将“原位—异位”联合创新应用技术应用至该填埋场,达到较好治理效果,解决了采用单一治理技术存在的诸多弊端。该联合治理方法不仅能释放土地空间作为后续利用,降低项目投资额,缩短治理工期,并消除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风险,而且满足了城市规划建设需求,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实现CO2排放减量。  相似文献   
923.
低渗透非达西流场中的一维溶质运移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准确地研究低渗介质中地下水污染问题,在充分考虑地下水在低渗介质中渗流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动边界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渗介质中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渗流的耦合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混合有限分析法对耦合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对地下水污染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地下水污染浓度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研究低渗介质中的污染问题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24.
受污染的河道底泥对周围水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文章立足于河道底泥的处置方式与资源化利用,调研并分析其当前在原位处理和异位处理的技术方法与进展,为河道底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分析总结现阶段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和现状,对塑造安全健康的河流水环境具有显著意义,拓展其在建材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更是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目前各种利用方式均有一定的优势却又各自存在局限性,故展望其发展方向,以期为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5.
垃圾渗滤液原位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外硝化-原位反硝化是垃圾填埋场氮管理的新途径.本文利用垃圾柱模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研究了硝化渗滤液在填埋场内部的变迁及其对垃圾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化渗滤液回灌促进了填埋场垃圾降解,回灌的总氧化态氮(TON)被完全还原,反硝化为主要作用反应,最大TON负荷为28.6 mg(N)kg(TS)-1d-1.当负荷大于11.4 mg(N)kg(TS)-1d-1时,垃圾产甲烷受到抑制.抑制作用随负荷的增加而加强.在此过程中,反硝化逐渐代替产甲烷作用成为填埋场内垃圾降解的主要反应,产生气体以氮气为主,而非甲烷;硝化渗滤液与垃圾的长期作用也改变了填埋场的菌群结构.图5表1参18  相似文献   
926.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启动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曝气生物滤池是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研究了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时各级的启动状况,考察了出水中主要污染物和生物滤池内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氧化有机物的碳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速度要远快于氧化氨氮的硝化曝气生物滤池.鉴于这两部分在启动期间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在处理生活污水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快的同步启动速度,这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应分别启动,并重点针对硝化滤池增加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927.
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是一个多阶段过程,取决于操作条件、基质组成等多种因素.在简述污泥颗粒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的研究进展,指出厌氧污泥颗粒化应用前景广阔,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厌氧污泥颗粒化技术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8.
采用两级UASB与好氧组合工艺处理早期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系统出水按不同比例回流到一级UASB中进行反硝化,同时进行产甲烷反应,有机物在二级UASB中被进一步降解,好氧池完成剩余有机物的去除和氨氮的硝化.启动阶段通过对原渗滤液不同比例的稀释,分5次逐步提高进水浓度,启动结束时完成了对原渗滤液的高效处理.在进水COD浓度从3000 mg/L提高到15000 mg/L,氨氮浓度从250 mg/L提高到1400 mg/L时,最终COD去除率稳定在92%左右,氨氮去除率可达99%以上,一级UASB中反硝化率接近100%,回流比为300%时系统总氮去除率为70%~80%.  相似文献   
929.
原位络合的超临界萃取技术开辟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萃取金属离子的新途径。本文综述国外有关SC-CO2萃取环境样品中金属离子的原理、流程、应用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加理想的络合剂和SC-CO2携带剂的发现,必将使SC-CO2萃取金属离子的技术在环境样品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前处理和分析以及有害金属离子的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930.
针对受到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污染形成的复杂有机污染地块,采用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开展中试试验,研究该技术在低渗透区(以粉质黏土/黏土为主)、污染程度复杂、污染严重条件下的技术有效性,同时研究该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升温规律及影响半径。结果表明,原位热脱附前期,位于加热井所构成正三角形的中心点的测温井以5℃/d的速率升温,当土壤温度到达95~100℃,进入潜热阶段,此时土壤中水分大量汽化,当升温达到100℃左右时,土壤中毛细水未完全去除,升温进入瓶颈期;综合考虑该地块原位热脱附的影响半径为1.5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