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186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介绍了ETM+图像与ASAR数据在探测浅层地下水方面的优缺点,并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地区遥感资料的处理,研究了光谱图像与雷达数据融合后在探测浅层地下水方面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该方法虽不能精确地探测到浅层地下水的埋深与范围,但对掌握宏观区域上浅表层地下水的分布较之单一数据源具有更快速、更直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海岸带是重要海陆过渡带地貌单元与区域,兼受海陆动力双重作用与影响,包括不同类型的沉积相,经历复杂的动力沉积、地貌演变及灾变过程。海岸带调查涉及学科交叉融合,调查要素相对独立与内容多学科交叉并存。我国曾分别于1960年、1981年和2003年组织开展过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工作,调查获取了大量丰硕成果。当前海岸带调查与研究过程中亦暴露出一些亟需突破问题,包括:1)海岸带存在大范围“盲区”,浅水易陷、礁石养殖等区域难以到达,成为海岸带数据“空白区”、调查“禁区”;2)我国海岸带观测平台数量少、分布零散,未形成综合有效观测网,导致长时间序列、多源准同步调查数据缺乏,难以准确把握海岸带变化规律,破解资源环境有关问题;3)海岸带数据获取智能化程度低,严重阻碍制约有关对策及时有效性;4)海岸带不同学科协同调查、交叉融合研究模式尚未建立,不能及时发现海岸带科学问题。今后海岸带调查将在海岸带高分辨率过程数据、全覆盖无死角实时动态数据获取技术,长时间序列综合数据采集平台建设,陆海空全天候立体化数据采集传输及快速智能决策,以及海岸带多学科交叉攻关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3.
梳理了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城市固废现状和处理能力缺口,专门针对西海岸新区生活垃圾问题,提出由规范化再生资源企业为运营主体,构建生活垃圾环卫、回收和处理一体化运营模式,为政府提供城市固废一揽子服务,打造垃圾分类、回收、环卫、保洁、厨余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加工和固废终端处理产业链条,为蓝海经济的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支撑。这种环卫回收一体化模式,对传统再生资源企业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4.
光合细菌与酵母跨界融合子降解味精废水性能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筛选出能综合双亲优势的杂种细胞,为废资源化生产SCP提供更为理想的菌株来源,将原核球形红假单胞菌细胞与真核酿酒酵母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构建成跨界杂种细胞。从中筛选出F13,F15,F20三株高絮凝性融合细胞,在起始BOD5浓度为191-690mg/L,pH7.0,30℃的味精废水中振荡反应7-8h测得融合细胞双亲菌株降解利用有机污染物的系列的反应动力学参数μmax,qmax,Ksμ,Ksq,Y  相似文献   
65.
原生质体转化构建有机磷农药降解工程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降解有机磷农药甲胺磷、敌敌畏和对硫磷的菌株地衣芽孢杆菌 P12( Bacilluslicheniformis) 经溶菌酶处理获得原生质体,加入降解乐果的供体菌 G1 D N A,经ρ( P E G6 000) = 300 g L- 1 诱导,在液体再生培养基中振荡培养t= 20 h ,使其恢复细胞壁后,离心收集菌体,涂布于含乐果的基础培养基上,经筛选得一转化子 J P Z.其菌落形态明显不同于出发菌株,乐果平板连续传代10 次,性状保持稳定.在θ= 30 ℃,100 r/min 的培养条件下,3 d 内对ρ( 甲胺磷) = 0 .5 g L- 1 ,ρ( 敌敌畏) = 0 .2 g L- 1 ,ρ( 对硫磷) = 0 .1 g L- 1 ,ρ( 乐果) = 0 .3 g L- 1 的降解率分别为 Rd = 79 .1 % ,46 .7 % ,29 .4 % 和46 .4 % .  相似文献   
66.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网络走向开放性,亟需推出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两安”融合一体化技术方案。针对信息安全措施与原有的功能安全措施可能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以SIL3安全控制系统为例,首先确定功能安全措施,通过定义系统边界识别出系统的威胁与脆弱性,得到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最后综合分析两种措施的可同时实现性,提出基于“两安”融合技术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以系统功能安全的可用性为目标和约束,通过考虑信息安全实现迭代优化设计,实现工业系统的“两安”融合。  相似文献   
67.
基于信息融合的自然灾害等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自然灾害灾情等级进行准确评估,在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结合DS证据理论建立基于信息融合的自然灾害灾情等级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对输入的灾害评估指标数据进行分类,建立网络组,对网络组的输出,建立对于各类信任度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最后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从而实现灾害的最终等级评估。在MATLAB环境下,以我国45个自然灾害的灾情历史资料数据为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并对2009年自然灾害灾情进行评估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改善单一BP神经网络不稳定、误差大的缺点,得到较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
驾驶员注意涣散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注意涣散时驾驶员头部运动及面部表情变化特征的分析,系统实时监测驾驶员眼睛、嘴巴位置和运动状态信息,构建驾驶员注意涣散特征表征参量,实现对驾驶员注意涣散状态信息的检测与提取。驾驶员注意涣散表征量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非线性识别的优势对驾驶员注意特征进行模式分类,实现驾驶员不同注意涣散状态下的特征捕捉。同时采用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技术,对驾驶注意涣散多源表征信息进行决策融合,实现对驾驶员注意涣散状态的判断。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与D-S规则多源信息决策融合技术的运用提高了驾驶员注意涣散特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9.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联网既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要求,因此受到全世界关注是一种必然。我国已经具备物联网发展的政策、经济和技术环境。微型传感器、超高频芯片、云计算和信息安全等将成为技术发展重点。安防、交通、物流、家居、环保、电力等领域将成为应用重点。  相似文献   
70.
互联网通过增强文化需求和旅游供给之间的互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并促进文旅融合的溢出和扩散。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文旅融合程度,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需求侧和供给侧互联网水平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文旅融合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需求侧互联网发展水平促进了文旅融合并有正向的空间溢出,其作用比供给侧互联网发展水平更显著;供给侧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由于竞争的互斥性、空间扩张的高成本和区域间互联网布局的问题,抑制了邻近地区文旅融合;在互联网的交互影响下,传统的资本、劳动和资源禀赋的作用被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