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张红玉  王桂琴  顾军 《环境工程》2017,35(5):112-116
以大类粗分后的厨余垃圾为研究对象,玉米秸秆作为调理剂,以不添加菌剂的处理作为对照(CK),以添加腐熟堆肥、鼠李糖脂和固体专用菌剂为3个处理,研究菌剂添加对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H_2S和NH_3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菌剂添加促进了堆肥腐熟;添加腐熟堆肥更能有效地降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H_2S排放,而鼠李糖脂的添加更能有效控制NH_3的排放。从恶臭气体控制、堆肥腐熟并结合H_2S和NH_3的检知嗅阈,优选腐熟堆肥作为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实现H_2S和NH_3同时减排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52.
调查了合肥市餐饮业现状,初步得出了合肥市餐饮行业餐饮有机垃圾的排放量、组成、性质.合肥市现有餐饮企业 3 350家,包括大中型连锁酒店、星级宾馆、集体食堂,每天产生餐饮有机垃圾 500~700 t.有机垃圾主要由蛋白质、淀粉、蔬菜、脂类以及无机盐组成,掺有少量餐巾纸、方便盒、塑料袋等杂物.有机垃圾的含水率为 83.76%、有机物含量为 83.23%、蛋白质含量为 15.92%、脂肪含量 16.77%、淀粉含量 32.83%、pH值为 6.13.针对合肥市餐饮业的结构和餐饮有机垃圾目前的处理状况,为合肥市餐饮有机垃圾的综合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对垃圾渗滤液与厨余垃圾进行混合厌氧消化研究,采用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工艺,考察3g/L和30g/L有机负荷(以VS计)条件下厌氧消化过程中pH值、产气量、VFA以及甲烷含量的变化,旨在探索有机负荷对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g/L负荷下比3g/L负荷反应过程更为稳定,且累计生物气产量有大幅提高.2种负荷下系统均能进入产甲烷阶段,最高甲烷体积分数分别达到77.14%和74.47%,VFA质量浓度在反应结束时分别为300mg/L和336 mg/L.  相似文献   
54.
开展了不同温度条件(150~300℃)下大粒径(>2 cm)厨余垃圾水热碳化实验,研究了水热炭的理化性质、燃烧特性和关键元素迁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水热温度过低,厨余垃圾颗粒尺寸影响水热碳化效果;大粒径厨余垃圾碳化需更高的水热温度;水热温度250~300℃产生的水热炭具有高热值(24.48~26.9 MJ·kg-1)、高燃料比(0.44~0.56)、高含碳量(59.6%~65.6%)和低含灰量(8.51%~4.35%)的特点.随着水热温度提高,水热炭中碳含量升高、灰含量下降;水热炭的着火温度、燃烬温度、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VI、可燃性指数CI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CP均上升,提高了燃烧稳定性;同时水热炭中K、Na浓度降低,有利于降低水热炭燃烧结焦;N、S在水热炭中分布比例下降,这将减少水热炭燃烧的烟气污染物排放.因此,水热碳化能实现大粒径厨余垃圾的燃料化利用.  相似文献   
55.
李兵  董志颖  王英 《环境工程》2012,30(5):86-90
为了探索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物料保持高温的方式,分别设置壁管式和水浴式供能好氧堆肥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堆肥5 d后水浴式供能堆肥装置堆体内部的温度高于壁管式装置,且维持45℃以上范围长达8 d;两者堆肥周期都为13 d;实验结束时,水浴式供能堆肥装置内物料pH为8.7,高于壁管式装置的8.3。水浴式供能堆肥装置内物料的C/N值、BDM分别为9.2和18.1%,低于壁管式装置的9.2和30.0%。两种供能方式均能使厨余垃圾在极短时间内达到稳定化。  相似文献   
56.
在现有厨余垃圾粉碎直排工艺上进行改进,变为将日常餐厨垃圾粉碎、脱水、收集的处理流程,达到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二次利用的目的。基于厨余垃圾各个组分的特性分析,以模塑螺旋挤出压缩和压榨固液分离的原理为指导,对变螺距变轴径特制螺杆的结构进行设计。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变径变距螺杆进行了刚度、强度、循环寿命以及模态振动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均达到设计要求。对设计模型进行实物加工并开展实验论证,对厨余垃圾组成种类进行分析并进行单因素破碎实验,七类厨余垃圾能得到有效破碎,处理产物粒度在2~3 mm,达到预期期望;对常规混合状态厨余垃圾以梯度体积进行分组验证日常实际处理情况,处理结果表明,脱水率达到51%,体积缩减率达75%,餐厨垃圾处理的实用性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57.
58.
通风速率对厨余垃圾堆肥NH3和H2S排放及腐熟度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少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NH3和H2S产生,该研究以通风速率0.16m3/h的纯厨余堆肥作为对照,以添加15%玉米秸秆(湿基)的厨余垃圾堆肥作为处理,并设置3个不同的通风速率(0.08、0.16和 0.24m3/h),研究通风速率对NH3和H2S排放及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厨余垃圾堆肥总氮含量有所下降,添加秸秆后总氮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风速率为0.16m3/h的处理效果最好,总氮含量可提高39.05%.与纯厨余堆肥相比,添加秸秆可减排14%~53% 的NH3 和67%~80%的H2S.随着通风速率的增加,NH3累计排放量呈对数增长趋势;H2S排放无明显规律,但过低和过高的通风速率,都会导致较高的H2S排放.堆肥结束后, 4个处理均可达到无害化标准和腐熟要求.综合NH3和H2S控制效果,厨余垃圾堆肥合适通风速率为0.16m3/h.  相似文献   
59.
随着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厨余垃圾分出量不断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北京市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制约厨余垃圾资源化产业化发展的是堆肥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针对这个情况,通过对现有厨余垃圾资源化标准进行梳理,分析现有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为厨余垃圾资源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为评估厨余垃圾有机肥(OFK)的肥效和安全性,在土壤中添加1%、 3%和5%OFK进行土壤培养试验,动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碳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并对微生物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添加OFK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 NH4+-N和NO3--N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80%~35.13%、 13.29%~29.72%、 16.91%~39.37%、 164.7%~340.2%、28.56%~32.71%;与碳、氮、磷循环的相关水解酶如α-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酸性磷酸酶等酶类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OFK刺激了土壤微生物生长,提高了微生物量碳含量.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纲和属水平均有显著变化;在属水平上,土壤中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植物病原菌显著降低.RDA结果佐证了添加OFK会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主要受土壤pH、有机质、有效养分和微生物量碳等因素影响.利用PICRUSt和FAPROTAX分析细菌群落功能,结果表明各处理在功能层上表现相似,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