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162.
光散射法传感器微站以其体积小、反应迅速、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城市PM2.5规模化移动监测的新选择.由于其标准与传统标准台站不同,必须对这类微站的监测数据进行准确地校正.本研究利用2021年06月—2022年02月武汉市江夏区标准台站及同期传感器微站监测数据,探讨传感器微站监测误差与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并通过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or,RFR)校正传感器微站PM2.5监测数据.对比单一RFR模型、按气象因素分类后RFR模型、“小波去噪+RFR”组合模型、“加权滑动平均去噪+RFR”组合模型校正效果,结果表明:RFR模型和分类后RFR模型均出现泛化能力差的问题,不能满足校正需求;“小波去噪+RFR”组合模型、“加权滑动平均去噪+RFR”组合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8.77 μg·m-3和4.78 μg·m-3,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0.80%和18.13%.去噪组合模型能满足校正需求,且“加权滑动平均+RFR”组合模型校正效果明显优于“小波去噪+RFR”组合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光散射法传感器微站PM2.5监测值校正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3.
于2012年7月6日-7月31日和2012年12月1日-12月31日,借助中国香港地区东涌和观塘2个大气环境监测点的近地面O_3与NO_2浓度观测数据,采用去趋势互相关分析法对二者的相关性及其时间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冬季和夏季O_3与NO_2相关性在一定时间尺度内长期持续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地区近地面O_3与NO_2浓度波动的相关性在一定时间尺度内具有长期持续性特征,以幂律形式随时间缓慢衰减;其相关性在冬季和夏季的差异显著,可能与当地夏季温度、光照强度、太阳总辐射以及气象因子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4.
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制备复合电极,探讨了影响复合电极性能的因素并测定了其实际脱盐和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选用矿物质活性炭,活性炭与树脂质量比为1∶3,粘结剂PVDF质量分数为10%,制备的复合电极平均电容量为92.0 F/g,对KCl溶液的脱盐率比纯活性炭电极提高了32.1%,对V(Ⅳ)、Al(Ⅲ)两种离子分离因数为29.57,分离效果显著,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和选择性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65.
GAC-石英砂生物过滤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探讨了颗粒活性炭(GAC)-石英砂生物过滤对湘江微污染源水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具有良好的去浊特性,浊度的去除是传统吸附截留和生物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过滤可有效去除微污染源水中的有机物、NH4+-N、Fe和Mn,提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生物过滤对于分子量小于1000和分子量在3000~6000之间的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66.
通过试验探讨了不同滤料介质组成的生物滤柱对湘江微污染水源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具有良好的去浊性能,浊度的去除是传统吸附截留和生物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过滤可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中的有机物,NH+4-N,总铁和Mn2+,提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颗粒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滤料组合要优于石英砂单层滤料和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加氯水反冲洗不利于生物滤池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7.
填埋是固体废物集中处置的主要手段,填埋场则是固体废物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集中发生的场所。通过防渗层HDPE膜漏洞的渗漏是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开展防渗层渗漏快速检测和精准定位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电学渗漏检测难以检测双层衬垫或多层衬垫系统的下层衬垫破损,基于传统电法改进的电磁方法展现出下层衬垫检测的潜力,但迫切需要解决填埋场复杂服役人文环境和地球磁场环境下的电磁噪声干扰问题。为此,通过对磁法检测原理和信号特征的深入分析,以及对背景磁噪声类型、来源、特征和电磁噪声去噪方法的综述,得出如下结论:在特定条件下,漏洞越近,其磁场信号越强;填埋场噪声主要来源于地磁和人文磁场,且不同噪声有不同特征,需不同处理;去噪过程先预处理排除干扰,其次在检测中选择适宜的滤波或测量法去除噪声。  相似文献   
168.
铅封是保护电缆接头部位的重要部件。为确保铅封的有效性,基于涡流技术设计了一种高压电缆铅封缺陷识别方法,并展开仿真分析。首先,设置一个含噪声的一维涡流检测信号,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信号,对所得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利用去噪的方式对涡流检测数据实施预处理。然后基于涡流技术设计电缆铅封缺陷判别方法,训练缺陷识别分类器,通过求解凸二次规划得到最优分类决策函数,结合分类结果设计缺陷识别算法。仿真实验中,高压电缆铅封中分别模拟感应电流与感应磁场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始终保持在87.0%以上,其在无缺陷以及缺陷深度大于1 mm时的识别精度在95%左右,可见该方法识别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9.
陈延训 《环境科学》1992,13(1):41-45
对几个城市已开发的地下公共建筑进行噪声源调查测定,分析地下建筑内带共性的噪声源房间,如风机房、水泵房、地下柴油发电机组等,和不同使用功能的地下建筑声环境要求进行比较,并就地下现有隔空气声结构的隔声测定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为今后人防地下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0.
为准确掌握滑坡位移变化规律,基于滑坡变形监测结果统计,对位移数据进行去噪分解处理,将滑坡位移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误差项,并分别利用优化多核极限学习机和Arima模型构建预测模型,以实现滑坡位移的组合预测.结果表明:Morlet复小波较传统去噪模型分解效果更优,且通过优化处理,能更好地提高其分解能力;通过对多核极限学习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