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正>人们知道的很多急救知识可能来源于过时的做法,荒唐的故事或是世代相传。当你的姥姥告诉你,应该在擦伤的膝盖上搽双氧水,你也是深信不疑的。但对姥姥的一些说法,我们应该要质疑。因为急救专家会告诉我们真相。Nici Singletary博士,美国红十字会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向我们揭示人们总会犯的6个急救错误的实情,并告诉我们正确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22.
马楠  刘华波  谢鑫源 《环境科学》2015,36(2):576-583
类Fenton反应关键是催化剂的活性,利用浸渍法负载铁、钴双金属对天然矿物材料进行改性,提高其催化活性,并运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对负载前后的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负载后材料中生成Fe2O3和Co Fe2O4两种新物质.将合成的催化剂用于催化H2O2氧化阳离子红3R染料废水,在催化剂投加量3 g·L-1,H2O2投加量0.3 m L·L-1,反应时间1 h条件下,100 mg·L-1阳离子红3R废水脱色率可达99.8%,TOC去除率可达58.4%,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主要为表面负载的Fe2O3和Co Fe2O4,电子自旋共振(ESR)分析表明催化氧化过程中产生羟基自由基,阳离子红3R发色基团在1 min已被完全破坏,光谱分析表明反应过程中有小分子物质生成.催化氧化效果受染料废水初始p H值影响小,适应p H范围广,解决了传统Fenton反应p H条件苛刻的问题.研究结果为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了具有工程应用潜力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3.
建立了碱性条件下双氧水氧化测定废水中总铬的方法.考察了前处理条件对测量体系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检出限为0.003 mg/L;以2个样品为例,每个浓度进行6次平行测定,并对样品做消解前加标,铬的回收率为104%~114%之间,RSD≤5%.对两种不同的消解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证明:双氧水氧化法对测定废水中的总铬较好.  相似文献   
24.
结合公司15万吨/年双氧水装置的生产运行及技术改造情况,总结了有关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技术措施,实施后对装置安全稳定运行、节能环保、降低产品成本和提升装置整体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事故经过与现场1999年12月9日,晴。湖南省黔城双氧水厂刚刚完成了生产系统检修,11时40分开车生产。12时10分,双氧水车间氢气过滤器忽然冒出黑烟。经查是氢化釜内的触媒发生燃烧,该车间当即停车待修。这边检修还尚未开始,远离此处30米之外的氧气充装站在15时25分突然发生爆炸。正在作业的两名工人全部烧伤,其中许某的胸腹烧伤面积达49%以上。充氧站主要任务是把工厂生产出来的氧气经过压氧机抽吸、升压装入高压气瓶中,然后向外出售或自用。出事后现场一遍狼藉,1号压氧机分离瓶炸开;从分离瓶出口到1号充氧线左、右操作阀、压力表、安全放空阀等全炸烂了;长21米的高压铜管炸开7处,断口呈高温熔化状;现场的墙上有火焰喷烧的痕迹;距压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氯化三苯基锡不同初始浓度、光照时间、初始pH值和添加H2O2等因素对光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弱酸条件更有利于氯化i苯基锡的降解;当pH=2.0时,120mg·1-1氯化三苯基锡溶液光照75min后,其降解率约为89.4%;氯化三苯基锡浓度愈低,其光降解效果愈好.在氯化三苯基锡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后,光照75min后光降解率基本能达到100%.根据产物GC-MS分析结果,初步探讨了氯化三苯基锡光降解的机理.  相似文献   
27.
双氧水生产废水的治理工程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的废水的性质作了简要介绍,针对该类污染物提出了隔油+气浮+催化氧化+生物碳塔为核心的治理工艺。着重介绍了该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及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8.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u-Al2O3-g-C3N4类芬顿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自旋共振(EPR)、拉曼光谱(Raman)对所制备的催化剂及反应过程进行表征.以染料亚甲基蓝(MB)和罗丹明B(Rh-B)及小分子有机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双酚A(BPA)和苯妥英(PHT)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催化剂在初始pH=7条件下的类芬顿催化活性.同时,探讨Cu掺杂量和有机物配体g-C3N4掺杂量对体系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验证晶格氧诱发与有机配体络合两种方式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提高产生的影响.DMPO-EPR自由基测定实验及Raman光谱监测催化反应过程验证表明:Cu的晶格氧掺杂诱发了靠近铜晶格O2·-的富电子Cu中心,以及靠近铝晶格O2·-的缺电子Al中心;引入的g-C3N4以阳离子π作用形式通过σ-型Cu—O—C键桥将π体系上的电子转移至Cu,形成一个新的缺电子π中心.在H2O2存在的情况下,富电子Cu中心将电子传递给H2O2,使其被还原为·OH;同时,体系中H2O的电子被缺电子中心剥夺,进而氧化为·OH.羟基自由基转化率TOFs值的进一步计算结果表明,Cu-Al2O3-g-C3N4体系中TOF值为0.516 s-1,是传统均相芬顿体系TOF值(1.53×10-2 s-1)的33倍以上.  相似文献   
29.
双氧水协同生化法强化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传统生化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了双氧水协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系统,对印染废水进行强化处理.采用污泥挂膜、生化系统启动、双氧水协同启动的方法,将双氧水投加到水解酸化时的条件严格控制为:投加3m L·L~(-1)、投加量100.0 m L、流速0.67 m L·min-1、投加频率1次·d-1,可使整个系统成功启动与稳定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双氧水协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可对印染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进行有效强化处理.其中,COD平均去除率为89.8%,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6.7%,PVA平均去除率为87.4%,废水平均脱色率为92.1%.采用16S rD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接种种泥、水解酸化污泥和接触氧化污泥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经过驯化,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微生物群落均发现了显著变化.其中,水解酸化污泥优势菌门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接触氧化污泥优势菌门主要为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该实验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均证实双氧水协同生化法强化处理印染废水具有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
进行了Fe(0)和H2O2协同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分析了Fe(0)投加量、H2O2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和染料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Fe(0)和H2O2协同可有效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在pH为4.5,Fe(0)用量为2.0 g.L-1,H2O2用量为3.0 mmol.L-1时对10 mg.L-1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在60 min内达到90%以上。MB的降解去除率随着Fe(0)投加量与H2O2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其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研究结果还表明,Fe(0)和H2O2可在接近中性条件下有效协同催化降解亚甲基蓝。UV-Vis光谱在反应过程的变化说明亚甲基蓝降解生成了一些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