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6篇
  免费   1193篇
  国内免费   3477篇
安全科学   770篇
废物处理   275篇
环保管理   353篇
综合类   6823篇
基础理论   1271篇
污染及防治   1263篇
评价与监测   409篇
社会与环境   141篇
灾害及防治   221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478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537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410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730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554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91.
介质粒径对复三维电极-生物膜脱硝反应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无烟煤作填充介质时其粒径对复三维电极 生物膜反应器脱硝效果的影响 .选择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无烟煤粒径 :平均粒径D分别为 1 9mm和 4 0mm .研究了两种粒径介质的反应器出水中的NO-3 N、NO-2 N、pH变化 ,并对电流效率及处理负荷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在一定电流下 ,两反应器的NO-3 N去除率均能达到 98%;在同样操作条件下 ,D为 1 9mm反应器的脱硝能力优于D为 4 0mm反应器 ,前者比后者对水中NO-3 N的去除率高 10 %左右 .D为 1 9mm反应器的NO-3 N最高容积负荷、NO-3 N最高电极负荷、电流效率分别为 0 0 15kg (m3 ·h)、0 0 37mg (cm2 ·h)、36 0 %,均高于D为 4 0mm反应器约 10 %.以小粒径无烟煤为介质的反应器的生物量明显高于大粒径介质反应器 .  相似文献   
92.
滇池细菌总数与有机碳、氮、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琼芳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01-103
通过对滇池水体一年多的定点采样工作,重点调查研究了草海、外海表层水中细菌数量及有机营养盐碳、氮、磷的季节变化规律,分析探讨了细菌总数与环境条件和有机营养盐之间的某些关系.对滇池富营养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提出利用微生物学的方法参与这一研究.  相似文献   
93.
废水反硝化除氮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反硝化是NO3^-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经NO2^-、NO、N2O被还原为N2。反硝化对NO3^-及有机基质呈零级动力学反应。文章还介绍了生物反硝化的生化反应,反硝化细菌以及基质、温度、溶解氧、PH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人-机-环境系统是把人、机、环境作为武器系统中的要素,从总体角度对武器装备进行全面规划和控制.人-机-环境系统在武器装备研制中的应用,将改变以往武器装备分散、孤立的研究局面,它把武器装备研制推向一个新阶段.综述了武器装备研制的不同阶段应用人-机-环境系统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5.
EEC标准针对生态敏感地区出水总氮排放要求达到10-15mg/l,利用生物反硝化是使出水达到该标准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利用淹没式滤池进行反硝化能使出水达到该排放标准并且布局紧凑。大部分的磷和SS在化学预处理中被去除,而氮和溶解性有机物在生物滤池中被去除。对经过化学预沉淀的污水利用后置脱N和同时进行硝化/反硝化,试验的结果表明两种工艺都是可行的,试验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淹没式滤池中进行,一个是下向流反应器,一个是上向流反应器。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两者的出水NO3-N浓度低于5mg/l。  相似文献   
96.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在北京市西单观测了大气细菌粒子的粒度分布及降雨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大气细菌粒度呈偏态分布,降雨可明显降低>8.2μm的大气细菌粒子的粒数百分比。  相似文献   
97.
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器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点,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本文简单介绍其优点及研究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98.
在电场和电解副效应的共同作用下,选定0.5mA、1.0mA、1.5mA和1.95mA四种电流强度作为不同的运行条件,处理时间24h,分别测定反应开始和结束时厌氧污泥上清液COD、NH4^+-N和VSS,其变化率随电流强度呈抛物线型变化。用反静电处理厌氧污泥时,电场对污泥参数的影响存在着最佳的工作电流强度,在本试验条件下,反静电处理厌氧污泥的最佳工作电流强度为1.5mA。反静电场可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使COD与NH4^+-N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同时,污泥的性质影响反静电场处理污泥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新疆阿勒泰区的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断裂带是划分阿尔泰褶皱区与北准噶尔褶皱区的一条重要构造结合带。南北两区,无论在地层、构造、喷发—侵入活动、矿化作用以及变质程度上均有明显不同,资料表明,它经历了长期的发育过程,最终发展成为两区的天然分界线。  相似文献   
100.
溶解氧对水质变化和沉积物吸磷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有光和黑暗条件下,富氧和缺氧环境对东太湖沉积物吸收磷酸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能够吸收上覆水中高质量浓度的磷酸盐,但吸收量和吸收速度随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缺氧环境上覆水中的pH高于或略高于相同光照条件下的富氧环境;实验开始的前20d,富氧环境有利于沉积物吸附上覆水中的磷酸盐,并快速达到吸附平衡,缺氧环境则相反;实验开始20d后,有光缺氧组上覆水中磷酸盐质量浓度开始迅速下降,且明显低于其他实验条件;富氧环境沉积物中总磷的增加量高于缺氧环境,其含量顺序为无光富氧>有光富氧>有光缺氧>无光缺氧;溶解氧对沉积物中铁结合态磷和钙结合态磷含量的影响较大,对有机磷含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