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86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防灾博览》2014,(6):10-10
2014年12月1日,“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科学考察”项目验收会在北京召开。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本次科考超额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实现了既定目标。查明了芦山地震发震构造,对此次地震与汶川地震关系给出了定量分析结果,并对附近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危险性做出预测。本次科考在科学上取得了新认识、新进展,  相似文献   
362.
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地震预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地震断层滑面剪切力大于抗剪强度是地震产生的充要条件"作为地震灾害发生的主要判据。借助汶川地震力学物理模拟实验系统,揭示了发震断层面上剪切力的演变特征,用于指导发震断层活动性实时监测与预警。基于以上各理论,成功研制了发震断层活动性远程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并对张家口发震断层进行了现场活动性模拟试验,实验结果证实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63.
通过测定校园学生主要食物中(包括主食、鱼类、肉类、蔬菜等)总汞和甲基汞浓度,同时采集志愿者头发作为生物指示物,结合外暴露和内暴露数据系统评估学生群体的汞暴露风险.校园食堂食物总汞浓度范围为0.57~207.50ng/g(以湿重计),甲基汞浓度范围为0.06~49.20ng/g(以湿重计),与已有研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不同食物中汞浓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如水产品中总汞和甲基汞浓度均比其他食物要高.所调查人发中总汞浓度为0.03~0.77 μg/g,甲基汞浓度为0.02~0.67 μg/g,男性发汞浓度要显著高于女性.人体汞浓度与个人饮食习惯存在一定联系,水产品食用频次较高的人群中发汞浓度也相对较高.男性学生总汞摄入量约为9200ng/d,女性约为7500ng/d.总汞摄入主要通过主食摄入,而甲基汞则主要通过水产品摄入.根据现行人群汞摄入风险评价标准,本研究中校园人群汞暴露风险较低,但水产品食用频次增加仍可能造成大量的汞摄入.  相似文献   
364.
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的空间格局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滇高山栎是青藏高原具有代表性的常绿阔叶树种,在藏东南林区大面积连续分布,对高山峡谷地带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具有重要的防护作用和较大的生态效益.采用聚集度指标、以空间推时间法的Logistic方程和种群调节的乘幂函数拟合分别对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增长与调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幼苗多呈聚集分布,随着演替的进展,川滇高山栎种群的聚集强度减小;川滇高山栎种群增长的环境容纳量为15.2085m2hm-2,内禀增长率为0.614;种群最大增长速率出现在胸断面积9.66m2hm-2处,种群在平均胸断面积46.23cm2(均胸径7cm)~198.723cm2(均胸径15.91cm)阶段自疏强度最大.川滇高山栎种群聚集强度随演替过程逐渐减弱,是种群在有限的环境容量中自疏和自我调节特征的明显表现.Logistic方程即反映了生物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和环境容量限制的时滞效应这一重要特征,种群调节的幂函数拟合则有效刻画了生物种群在大量繁殖之后,随着个体增大,个体间资源竞争增强,种群内部出现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过程.图4表2参32  相似文献   
365.
格子Boltzmann方法及其在泥石流堆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沁  姚令侃 《灾害学》2007,22(3):1-5
以格子Boltzmann方法为平台,结合泥石流流团模型的特点,建立了特殊的格子Boltzmann模型。该模型从平衡态分布函数和非平衡态分布函数两个层次精细刻画了泥石流运动的非线性特征及其复杂的流变关系,成功模拟了泥石流的堆积过程,研究了地面形态与泥石流堆积形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6.
以钛酸丁酯、La2O3、斜发沸石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3+ -TiO2/斜发沸石光催化剂。利用红外光谱、热重-示差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物,太阳光为光源,对光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w(La3+)=0.5%的光催化剂经400℃热处理3h后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效果最好,甲基橙的降解率达92%;反应温度越高,降解率越高,40℃下反应3h时的降解率达97%;溶液pH为5时,降解率达92%。  相似文献   
36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镉污染人群头发镉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样经硝酸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镉含量。探讨了9种共存元素的干扰程度,采用模拟人发元素组成的标准样制作标准曲线,以修正基体效应。  相似文献   
368.
河南某污灌区土壤-作物-人发系统重金属迁移与积累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开展污灌区土壤-作物-人发系统(SCHS)重金属迁移与积累研究,对于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某污灌区为例,采集土壤和小麦籽粒样品各27份、人发样品355份,用原子吸收法测定Cu、Zn、Pb、Cd含量,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As含量,开展重金属在SCHS中的迁移与积累探讨.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和小麦籽粒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Cu、Zn、Pb、Cd和As平均含量分别为40.63、203.47、22.10、1.84、26.87 mg·kg-1,小麦籽粒中上述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10.10、25.83、0.87、0.56、0.35 mg·kg-1,都高于对照区.污灌区人发中上述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14.11、143.13、13.24、0.19、1.97 mg·kg-1,高于对照区,人发多数重金属含量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污灌区人发对小麦籽粒重金属的富集系数(BAF人发/小麦)远大于小麦籽粒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BAF小麦/土壤),人发对大多数重金属的放大作用显著.在SCHS中,大多数重金属沿土壤→小麦籽粒→人发的迁移与积累曲线呈不规则"V"形,长期污灌样点的土壤和小麦籽粒重金属污染程度、人发重金属含量都高于"清污"混灌的样点.  相似文献   
369.
2010-2011年,团岛污水处理厂完成了由单纯使用A2O处理工艺向A2O与MBBR联用工艺的转变,通过分析改造前后进、出水和污泥中一类污染物总砷和总汞的含量,对团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对污染物砷、汞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价,改进了总汞项目的检测方法,加强了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监管。  相似文献   
370.
编写了处理团岛试验站气象数据的程序,实现了试验站气象数据的自动化统计处理与分析,提高了处理数据的效率,对处理统计该站的气象数据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