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应用污泥实测数据模拟计算了深度脱水后污泥焚烧过程中调理剂的热转化过程及逸出产物,并预测了含Cl调理剂与CaO耦合作用对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泥添加单一调理剂Al_2(SO_4)_3、Fe_2(SO_4)_3、FeSO_4、AlCl_3及FeCl_3后,Fe和Al在高温下主要以Al_2O_3(s)和Fe_2O_3(s)存在,主要气态产物是HCl和SO_2.调理剂CaO和FeCl_3共存且含量增加时,焚烧过程中HCl(g)逸出过程变慢,并且Fe_2O_3(s)易于和CaO(s)作用导致Fe_2O_3(s)存在温度区间变窄.污泥未添加调理剂焚烧过程中,重金属Cd、Pb、Cr、Tl、Hg、As易于以Cd(OH)_2(g)、PbO(g)、CrO_2(OH)_2(g)、AsO(g)、Hg(g)、Tl(g)形式挥发,而Cu、Zn、Ni以其氧化物形式存在而难挥发.调理剂FeCl_3及CaO添加到污泥后,重金属(Cd、Pb、Cu、Zn、Ni、Hg、Tl)的分布受FeCl3的影响大于CaO,导致其形成重金属氯化物而挥发,而Cr和As与CaO作用生成CaCr_2O_4(s)、Ca_3(AsO_4)_2(s)热稳定化学物,抑制了Cr、As的挥发.当脱水污泥与含硫化物掺烧时,重金属(Pb、Cu、Zn、Ni)挥发受到Cl的影响大于S,在低温区间其主要以硫酸盐为主,在中高温区间以氯化物存在,而Hg和Tl不受硫化物影响.  相似文献   
72.
不同调理剂对有机垃圾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以锯末、玉米芯、麦麸、稻壳和堆肥腐熟物作为调理剂,与水果、蔬菜垃圾进行好氧堆肥试验,分析了各处理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有机质、p H值、EC、全氮和GI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含水率和有机质总体上呈下降的规律,且堆肥结束时EC都在适宜范围内,堆肥腐熟物处理的有机质下降最高,且全氮含量有所升高;其中,麦麸处理的堆肥升温最快,高温持续时间最长,种子发芽率也最高。综合来看,在本研究范围内,麦麸为水果蔬菜有机垃圾堆肥的最适宜调理剂。  相似文献   
73.
针对麦田土壤镉(Cd)、砷(As)和铅(Pb)复合污染问题,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初期对小麦进行叶面单独和混合喷施Zn(0.2% ZnSO4)、Mg(0.4% MgSO4)和Mn(0.2% MnSO4)处理,以期探究叶面调理剂对小麦籽粒Cd、As和Pb累积的阻控效应,最终筛选出适用于北方重金属复合污染区有效阻控小麦籽粒中Cd、As和Pb累积的叶面调理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Zn+Mg+Mn复配溶液能够显著降低小麦籽粒中Cd、As和Pb含量,降幅分别为18.96%、23.87%和51.31%,TF籽粒/秸秆分别降低了14.62%、27.73%和47.70%,该叶面调理剂能够通过抑制Cd、As和Pb从小麦茎叶到籽粒的转运进而降低其在籽粒的累积;研究还发现,对照的籽粒中Cd和As主要分布在中心胚乳(34.08%~37.08%),而Pb主要分布在果皮和种皮(27.78%).喷施Zn+Mg+Mn复配溶液可显著降低Cd和As在糊粉层含量,分别比CK降低81.10%和82.24%,而Pb除果皮和种皮、中心胚乳外,各层次Pb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为42.85%~91.15%),各层次面粉只有糊粉层(P2)重金属含量与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对于北方石灰性土壤Cd、As和Pb中度复合污染农田,于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初期各喷施一次Zn+Mg+Mn复配的叶面调理剂,可有效阻控Cd、As和Pb在小麦籽粒尤其是糊粉层的累积.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去除麦麸来进一步降低重金属尤其是Cd的污染,保证小麦安全生产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4.
叶面喷施纳米MnO2对水稻富集镉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镉(Cd)容易被水稻富集,从而造成稻米中Cd含量超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锰(Mn)是植物必需元素,为了探究叶面喷施纳米MnO2对水稻富集Cd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在酸性Cd污染土壤上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在水稻抽穗早期叶面喷施0.1%、0.3%和0.5%的纳米MnO2溶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纳米MnO2可以有效降低水稻叶、壳和糙米中的Cd含量,增加所有部位的Mn含量,但对水稻的产量影响不大.叶面喷施纳米MnO2后,提高了叶片光合作用效果,抑制了叶片脂质过氧化,增加了氧化应激酶的含量,从而缓解Cd对水稻的胁迫.此外,叶面喷施纳米MnO2增加了水稻根表铁锰胶膜的含量,强化了铁锰胶膜对Cd的吸附/共沉淀作用,从而限制水稻根系吸收Cd.因此,在水稻抽穗早期叶面喷施纳米MnO2是一种增加糙米中Mn含量和减少Cd含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5.
城市不同功能区内叶面尘与地表灰尘的粒径和重金属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城市粉尘污染研究中,叶面尘与地表灰尘被认为是新的切人点.以南京市不同功能区为例,分别收集了各功能区典型绿化树种的叶面尘与同区域的地表灰尘,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了叶面尘与地表灰尘的粒径分布规律,应用ICP-AES对样品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为基础,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了叶面尘与地表灰尘所含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面尘与地表灰尘中颗粒物粒径集中分布于100 μm以内,两者粒径累积曲线均呈现正态单峰分布,其中商业区和工业区颗粒物粒径较小.不同功能区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污染水平递减顺序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枢纽区、街道复层绿化区、科教生活区.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表明,叶面尘的生态危害大于地表灰尘,除科教生活区外,叶面尘在其余四个功能区均产生中等生态危害.重金属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叶面尘与地表灰尘存在相似来源,即主要来自交通排放、工业污染等人为源.粒径与重金属两方面的研究指示出南京市粉尘污染最严重的是商业区与工业区,这为进一步控制城市粉尘污染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6.
城市污水厂污泥快速好氧堆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陈玲  赵建夫  李宇庆  C.Paul Lo  方萍  李季 《环境科学》2005,26(5):192-192-195
以污泥静态堆肥工艺为基础,针对上海曲阳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动态好氧堆肥处理工艺研究,重点研究了控制参数和评价参数(温度、含水率、pH、水溶性有机碳和发芽指数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污泥堆肥过程中,含水率、物料温度、水溶性有机碳、发芽指数等指标变化规律性强,效果指示性明显,均可选作堆肥腐熟度的表征参数或评价参数.在优化工艺条件下,通过添加适量的木屑和回流物料,控制物料初始含水率在60%±2%时,堆肥处理可以实现顺利升温并在>55℃维持4d,100%杀灭了病原菌;14d反应周期结束时,物料含水率显著降低,水溶性有机质降解50%左右,出料松散且无臭味,堆肥产品腐熟,卫生学指标达到了我国标准和美国EPA污泥产品A类标准.  相似文献   
77.
调理剂耦合水分管理对双季稻镉和铅累积的阻控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水稻自身的生理活动共同决定糙米的重金属累积.选取广州市郊一土壤镉(Cd)总量未超标但糙米Cd存在超标风险的稻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以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和水稻生理阻隔为切入点,研究富硅调理剂(JD)、钙镁调理剂(YY)、富硅调理剂+淹水灌溉(JD+YS)和钙镁调理剂+淹水灌溉(YY+YS)处理对早、晚稻...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城市植物叶面尘粒径及重金属元素(Cu、Zn、Cr、Cd、Pb、Ni)的分布规律和污染特征,以西安市不同功能区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叶面尘为研究对象,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叶面尘的粒径分布,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叶面尘重金属质量比,并探讨了叶面尘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大叶女贞和小叶女贞叶面尘粒径小于50μm。前者叶面尘粒径累积曲线呈双峰分布,平均粒径和粒径峰值从大到小为相对清洁区、工业区、居住文教区、交通枢纽区、商业区;后者呈单峰分布,平均粒径和粒径峰值由大到小为工业区、居住文教区、交通枢纽区、商业区和相对清洁区。不同功能区叶面尘中Cu、Zn、Cr、Cd、Pb、Ni有明显的富集,其质量比分别为(325.5±72.6)mg/kg、(3 965.6±1 112.9)mg/kg、(349.2±149.3)mg/kg、(35.3±6.8)mg/kg、(1 182.0±355.1)mg/kg、(324.1±129.5)mg/kg,为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7.9~20.8、29.7~77.9、2.6~11.1、262.8~489.4、26.4~71.8和6.9~18.9倍。不同功能区2物种叶面尘各重金属质量比差异显著(p<0.001),物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叶面尘中Zn、Pb、Ni、Cr的质量比以工业区最高,Cu、Cd以交通枢纽区最高,其次为商业区,居住文教区和相对清洁区负荷最低。研究认为,叶面降尘中的重金属可能来自外源输入。  相似文献   
79.
邵晨  于鑫  蒋平  田兴军 《环境工程学报》2014,8(9):3971-3977
为了探索不同调理剂对微生物降解餐厨垃圾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选取了木屑(桦木)、米糠、泥炭、花生壳、稻壳等材料分别作为主要调理剂,以餐厨垃圾的重量减量率作为评价降解效果指标,测定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pH值、微生物生物量及重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餐厨垃圾降解效果主要因素有温度和含水率;以木屑和米糠为主要调理剂的保温性能最优,其余材料热量散失较快;以50%木屑处理的调理剂含水率适宜,能达到最适含水率要求(50%);同时,以50%木屑(桦木)为主要调理剂处理的减量率最高。  相似文献   
80.
叶面喷施铁肥对菜心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叶面喷施硫酸亚铁(FeSO4)、柠檬酸铁(FeC6H5O7)和EDTA二钠亚铁(EDTA·Na2Fe)3种铁肥对芸薹属叶菜类蔬菜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Cd、Pb、Cu和Zn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喷施铁肥的清水(CK)处理相比,喷施铁肥使菜心Cd、Pb和Cu浓度分别降低4.30%~35.5%、6.17%~50.3%和8.34%~33.4%,Zn浓度变化为-27.1%~19.6%,Fe浓度提高42.6%~90.2%。柠檬酸铁和硫酸亚铁处理菜心产量比CK处理分别提高6.95%和18.2%,而EDTA二钠亚铁处理降低16.0%。叶面喷施铁肥可降低菜心Cd、Pb和Cu积累,并可提高Fe含量,其中以EDTA二钠亚铁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